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相较于寄生在如人体、家禽、家畜等生命体内的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明显。然而,由于植物占地球生物量的80%以上,植物病毒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病害,且它对粮食作物和观赏植物的影响尤为明显,一系列植物病毒会造成全球每年约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目前,由虫媒传播的作物病毒病害已成为全球作物生产的重大威胁,并深深困扰着育种等领域内的专家和从业者。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丙烯酰胺对人体毒性作用已经被大家所公认,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还是一种可能致癌物。本文就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存在的情况、人体吸收及代谢途径和过程以及可能造成体内毒性及其他影响,作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α1,1糖苷键连接的非还原性双糖,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体内,对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对生物体抗逆性起着重要作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毒剂,在酸性环境中,对生物生长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酿酒酵母菌株LK及其耐铝突变株LKt,分析它们胞内海藻糖含量的差异,研究铝胁迫下胞内海藻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含量的提高可明显增加酵母细胞在铝胁迫时的存活率。耐铝突变株LKt在铝胁迫下诱导产生海藻糖的能力显著高于原始菌株LK;酿酒酵母菌株中海藻糖诱导合成积累含量与其耐铝性存在密切正关系,是酵母主要耐铝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防范铝超标     
赵瑞芹 《百科知识》2006,(4X):40-41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产生危害,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孕妇摄入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5世纪时期,人们认为人体具有三种灵魂:生长灵魂,这是人、动物和植物所共有的,在人体它位于脐部;动物灵魂,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它位于心脏,主管感觉和运动;理性灵性灵魂,这只有人才具备,位于脑部,主管智慧。亚里士多德则分别称这三种灵魂为生殖灵魂、感觉灵魂及理性灵魂。植物只有生殖灵魂,动物有前二种灵魂,只有人才具备三种灵魂。当时,人们对灵魂、人体充满了困惑和不解。盖伦的人体质疑、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哈维的血液循环……正是这些人的研究,才使得我们能够正确的认知自己。当然,关于生命科学这个复杂的体系,我们还有许多疑惑。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的组织细胞,这种新的组织细胞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西医认为肿瘤细胞是从正常细胞转变而采的,但当它变为肿瘤细胞后,就具有异常形态、代谢功能,它异型生长旺盛,呈相对无止境生长,与整个机体不协调,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发育成熟的能力,有些甚至具有接近幼稚胚胎细胞的表现。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得病是在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情影响身体的状态下而形成的。人极度的愤怒,就会伤害肝脏而引起肝病;喜会影响心,增加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思、悲影响脾的功能,减少免疫淋巴细胞的数量;忧会影响肺,降低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惊、恐则会影响肾的功能,降低人体对有害物质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7.
被誉称为“智慧泉”的碘元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认为,以碘元素为原料合成的甲状腺素是促进人类大脑和身体发育的源泉。它可增进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调节机体产热,促使人体对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盐等代谢和利用,并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有着攸关作用。胎儿一旦在发育过程中缺碘,则将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及生长发育障碍,影响智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及其大农业的发展(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中的气候、土壤、水分、植物、动物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农业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动植物依靠着一定的气候、土壤、水分而生活,反过来,气、土、水也受着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影响.动物吃植物或草食动物,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生态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9.
吐水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正常的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植物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大量水分,并沿着体内庞大的木质部输水系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叶片中去,再由叶片上的气孔向外排除多余的水分,形成一种正常的水分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0.
动物饲料在动物的饲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饲料中的营养因素成分还是非营养因素成分都会对动物的生长阶段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动物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免疫功能的发挥方面。动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蛋白和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而非营养成分中包括棉酚、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等,不管其中的成分是过量的还是不足的,都会给动物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动物们的免疫能力。免疫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防御系统,抵御外界细菌与病毒的入侵,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因此,在动物养殖产业当中,饲料的配置相当重要,然而饲料的成分非常多,只有准确掌握了各种成分的最适量才能使动物更好地生长,更好的激发体内的免疫系统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1.
岳春林 《内江科技》2011,32(1):31+38-31,38
自由基系指外层轨道合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特殊状态的分子。自由基研究在医学界和生物界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为了了解人体在急性运动的状况下,体内自由基的变化情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对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急性运动对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如何健康地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体必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铁无论是在重要性上还是数量上都属首位。由于从事运动训练体热能代谢水平较高,人体大量出汗,使体内铁、钙等排出量和消耗量增加,所以练习者运动后应及时适量的进行补充,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机能和生理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它与生物分子蛋白质、多糖、核酸、维生素等密切相关,对植物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的关键步骤起调控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安全性等品质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对于改善农产品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在我国土壤中的含量现状以及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原理、微量元素对于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以及微量元素对于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化集团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优势植物体内元素分布的研究,探索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并筛选超富集植物。采集5块样地的植物与土壤,利用ICP-OES检测土壤与植物中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土壤pH在7.71~8.43之间,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3.91~9.07 g/kg之间,低于土壤肥力3级水平。5块样地的Zn、As、Cd均超标5倍以上,个别样地还有Pb超标;11种植物中Cu均超标;合成氨厂的何首乌和向日葵中As超标,可见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元素分布产生影响。刺藜中Cr、Cu、As及Cd的转移系数均居11种植物之首,其次是龙葵和葎草;但所有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系数均小于1。虽未筛选到超富集植物但也可以看出刺藜、龙葵和葎草的富集和转移重金属能力较强。大化集团废弃地的Cd-As-Zn的复合污染严重,对生长的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修复该地污染的土壤,建议引入Cd、Zn、As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和东南景天,并配合当地生长的耐性植物刺藜、龙葵、葎草,构建复合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正>谣言:现在,果农违规使用乙烯等催熟剂的情况很普遍。很多人认为,乙烯利将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后,儿童吃后会性早熟。真相:正常情况下,乙烯利被植物吸收后,在细胞液的作用下缓缓释放出乙烯气体,它的半衰期很短,容易降解,所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人体中并没有植物生长调节的  相似文献   

16.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通过呼吸及进餐侵入人体内,铅、铝、汞等重金属就是其代表;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吲哚、硫化氢等。时下,清除体内垃圾已成为健康时尚的热门话题。下列方法可帮您及时清除体内毒素。  相似文献   

17.
酶催化生物体内物质代谢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对代谢发挥调节作用,人体许多疾病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酶活性的改变有关;血见酶活性的改变又可反映许多疾病.因此酶与医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衰老会引起人体机能的减退,导致疾病产生,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氧自由基损伤,而能清除氧自由基的物质称抗氧化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的“桑属植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桑属植物及其代谢产物蚕沙均有明显的降糖活性,其中许多酚类化合物都是良好的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这些活性化合物的进一步研发,对于糖尿病和衰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大意义。该项成果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给人类独一无二的馈赠,它是指动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其复杂的骨架结构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吸引着科学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及化学合成。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成为天然产物应用于临床研究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药物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植物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结合了脂类与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多糖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等几类。从前植物多糖只被看成是一种生命组织物质和能量物质,经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植物多糖还参与了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和机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多糖来源广泛,可通过化学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