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滞后于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基于军民融合战略,分析了军转民、民转军中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需求.分析了国外发达军事国家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基于中国国防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支持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包括国防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推进工程.  相似文献   

2.
50年代,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注重资本和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问题发展,知识在投资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以及在这些生产能力作为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是其它生产要素不可比拟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认为,随着更多的本投入到经济中,回报率会递减,然而,这会被新技术的注入所抵消,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这又可以反过来增进知识的积累,经济效益的提高已越来越依靠技术笔知识的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济效益的提高,67%靠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33%靠智力投资,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劳动生产已达到70-80%,OECD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C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知识提供的生产力远远高于其它生产要素的部和,是经济增长中已被公认了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雪莹  刘珊  陈洪侃  步一 《情报杂志》2024,(5):167-175+166
[研究目的]当前借助引文关系开展知识流动规律分析的研究已经十分常见,但对于知识的融合与扩散过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中美学者所创造知识的流动规律有助于厘清两地的科学生产力及知识流动的差异。[研究方法]通过引用关系构建知识融合级联网络和知识扩散级联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网络数量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和级联网络国别等特征维度对中美知识融合网络和知识扩散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纯美国学者组发表文献不论是知识融合级联网络还是知识扩散级联网络规模均更大,形成的知识融合级联网络密度、接近中心性和PageRank平均数更大。物理学相比于社会学,其文献的知识融合级联网络和知识扩散级联网络呈现更加稠密、节点联系更加紧密、中心性更强的结构。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知识融合与知识扩散的认识,加深对中美两国科研生产力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予波 《青海科技》2001,8(4):62-64
在数千年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我们正在迎来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那就是知识经济。江泽民同志说:“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知识经济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对于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制度保证 所谓知识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上,知识经济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为…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关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是知识与经济的高度统一,也可以说是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经济知识化。是指所有经济过程,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管理各个环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知识化,社会经济活动全面地以知识生产为主导,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投资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科技研发与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重要的资金来源,在知识产权价值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相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光义 《软科学》2000,14(4):52-54
当前 ,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因此 ,对知识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一、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相继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 ,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实施仅十多年 ,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涉及观念意识、机制缺陷、经济环境、知识工作者激励评价等因素。1 观念意识因素知识不仅可以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 ,而且比有形资…  相似文献   

8.
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以知识的形式”存在的,是“一般社会生产力v,这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生产力要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并人生产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总是通过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改变和发展这些要素,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速度,使之从潜在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既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所以,科技成果转化,或者说科技成果产业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而且将是我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称“知识经济”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产权是指对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按“知”分配的基础,更是知识经...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财富。知识产权创新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加快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和引领产业高端发展、转型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全面梳理了中关村近年来开展的知识产权与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资源相融合的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作,在深刻剖析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深入推进中关村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作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