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杰克·凯鲁亚克身上有诸多垮掉行为。从本质上而言,它们与凯鲁亚克的佛教信仰之间存在矛盾。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达摩流浪者》中,凯鲁亚克依据佛教的部分内容对自己的两种垮掉行为(酗酒和纵欲)进行了辩护。这种辩护产生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加深了凯鲁亚克的垮掉程度;削弱了凯鲁亚克心目中佛教的神圣性,从而为他的信仰转变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大师小传】杰克·凯鲁亚克,美国现代作家,“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早年他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主要作品有自传性小说《在路上》《达摩流浪者》《荒凉天使》《孤独旅者》等。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其中《在路上》已成为20世纪不折不扣的文学经典。【分享经典】读书人语:《孤独旅者》是凯鲁亚克的合集,收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旅行。作为以自述为主要风格的作家,凯鲁亚克在记述了早年的行迹——遍及从南部到东部海岸、西部海岸、遥远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3.
中国禅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引发了巨大的热潮,对于"垮掉的一代"有极大的影响。杰克·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自传性质作品《达摩流浪者》中展现了他在现实的重压下习禅的过程。虽然他对于中国的佛禅有一些误读,但是他还是在习禅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解放,寻找到自己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是一部探求人生真谛的苦旅,揭示了艺术与生命的种种玄妙之处,通过与贾菲·莱德禅悟之旅,在孤凉峰的山顶上经过沉思冥想,最终践行了参禅悟道式的朝圣之旅,进行了一场伟大的背包革命,摒弃了物质生活的方式,在精神上追求到自由。  相似文献   

5.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风格——"自发式散文",他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本文旨在介绍凯鲁亚克的"自发式散文"创作理论,并结合他的三部小说对其"自发式散文"创作实践加以探讨,又针对"自发式散文"创作理论提出几点批判。  相似文献   

6.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杰克·凯鲁亚克较早就接触到日本俳句,他一方面从中吸收养料,另一方面在题材及表现形式上对俳句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其俳句作品与日本俳句有了显著差异.凯鲁亚克的俳句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对俳句在美国的传播所作的奠基性工作及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On the Road)是凯鲁亚克(Jack Kerouac)最重要的作品,它堪称是“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小说出现了多次对爵士乐的描写。本文将从爵士乐的角度出发,结合爵士乐这一黑人音乐反映的音乐文化现象和它的特点来讨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状态以及小说《在路上》中人物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8.
作为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路上》不仅是其"自由式散文"的完美演绎,更是以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之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因为无论从叙事特色,还是从人物形象,抑或从主题传达来看,它都最集中展现了凯鲁亚克对小说创作艺术乃至人生价值的永恒无止的追求。基于此,本文立足文本,拟从叙事、人物、主题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凯鲁亚克小说创作的卓绝之处以及其独树一帜的人生追求,以此彰显其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安妮宝贝是新时期深受宗教影响的作家,作品中既有佛教一切皆苦、诸行无常的思想,又有基督教博爱和感恩思想。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佛教的。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七月和安生》《二三事》等小说都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莲花》佛教的色彩和倾向更明显,思想情感依然是悲悯、爱和感恩。  相似文献   

10.
韩少功是一个有大慈悲心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欺压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人性的黑暗有着深刻的洞悉。他认为文学不能改变人性,不能承载沉重的社会使命。他在小说《女女女》中表达了他的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其小说《女女女》中蕴含有佛教的缘起性空论、因果报应说、顿悟见性、即心即佛等思想。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和章太炎等社会改革家、政治家一样,韩少功企图将佛教思想作为解决中国人性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他希望通过佛教"治心",通过"治心"以达"治世"。  相似文献   

11.
安妮宝贝是新时期深受宗教影响的作家,作品中既有佛教一切皆苦、诸行无常的思想,又有基督教博爱和感恩思想.对爱情的理解也是佛教的.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七月和安生》《二三事》等小说都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莲花》佛教的色彩和倾向更明显,思想情感依然是悲悯、爱和感恩.  相似文献   

12.
韩少功是一个有大慈悲心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欺压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人性的黑暗有着深刻的洞悉.他认为文学不能改变人性,不能承载沉重的社会使命.他在小说《女女女》中表达了他的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其小说《女女女》中蕴含有佛教的缘起性空论、因果报应说、顿悟见性、即心即佛等思想.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和章太炎等社会改革家、政治家一样,韩少功企图将佛教思想作为解决中国人性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他希望通过佛教“治心”,通过“治心”以达“治世”.  相似文献   

13.
《老残游记》不仅具有谴责小说的特点,更承载着作者刘鹗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其《二集》所塑造的逸云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终身奉行的思想理念。本文通过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解读演绎,剖析了作者不太为人关注的佛教素养,并透露出一个饶有趣味的信息:晚清儒学潜流太谷学说,在其思想内核中,更有着极其深刻的佛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西游故事在演化过程中,表现为佛教思想的淡化和世俗化特色的增强.百回本《西游记》架构了一个庞大的佛教世界:从大的结构框架来看,作品没有脱离取经故事的佛教性质,描写了完整的佛教世界,塑造了一系列佛教人物,表现了佛教的心性学说、救度观念、因果报应观念和地狱观念,宣扬了佛教教义.同时,百回本《西游记》又解构了自己所架构的佛教世界:作品并没有将西牛贺洲及天竺国描写成为真正的佛国净土,对不少佛教人物都有所批评和讽刺,对某些教义持批判态度,甚至作品的某些内容是违背佛教的.从这层意义讲,作品的佛教内容,只是作者构建故事、表达思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流浪者之歌》作为小提琴作品之中的经典作品,有着浓郁的吉普赛风格.这首作品之中对于小提琴演奏技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左右手的配合.在文中就从《流浪者之歌》中的左右手配合出发探讨了小提琴中的左右手技法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前的关于《儒林外史》思想的研究多关注儒家思想,而很少有学者对小说中的佛教思想做过多的关注。本文从对人世间苦难的展示和对佛家慈悲为怀的赞许两个方面对《儒林外史》中隐含的佛教思想进行挖掘,以其对《儒林外史》佛教思想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以卖画为生。戴进对于人物造型的精准把握和高超的技艺,在《金陵琐事》中记载得十分明显。这种精准把握的能力,与他释道人物画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从画史记载来看,戴进确实创作过许多释道人物作品。《达摩六祖图》的故事与文本此图中画佛教禅宗六代祖师  相似文献   

18.
黎安理的《梦馀笔谈》是一部文言小说,由十四篇作品组成,以第一人称叙事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和奇情幻梦,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运用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目的是针对人心和世态积弊"骇观听、寓惩劝"。同时通过作品前后的议论,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生活哲理,也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尤深。本文主要探讨佛教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影响,着重就第五回分析小说中反映的因果业报与轮回。人生苦谛、诸法皆幻以及佛教世界观成住坏空等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受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影响,多数作品教化意味浓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从名称中就可见作者所赋予的深层含义。《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三言”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教化思想,还具有轻松、诙谐、幽默的娱乐特点。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