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精深凝练的典范之作──学习邓小平同志一篇口述新闻李显宗去年10月号的《中国记者》杂志,发表了一篇郑德金同志撰写的老新闻工作者吴象的回忆文章:《“一则小平同志口述的新闻的由来”》,其中披露了邓小平同志1946年10月口述的一篇新闻作品。这篇消息新华社曾...  相似文献   

2.
我为什么“赶制”这篇电讯李庄《新闻战线》1995年第7期登载《精深凝练的典型之作──学习邓小平同志一篇口述新闻》一文,同时登载所评介的新闻:《蒋方捏造“负伤”“牺牲”谣言(肩题)刘伯承将军一笑置之》。评介文章写得很好。惟这篇新闻不是出自邓小平同志口述...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科技信息体制结构调整──纪念邓小平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发表10周年汪廷炯(中国科技情报学会)1984年小平同志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的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至今已10周年了。小平同志的题词不仅指明了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4年9月13日《新民晚报》报道。8月22日上午,范敬宜乘车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路上,他看到了一辆红色私家车身披一幅大红标语“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于是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小平同志,别朱无恙》。无独有偶,1998年他曾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因误了班车,打的时,的哥让他带三条市政建设方面的建议。结果,  相似文献   

5.
皖南大学是安徽师大的前身之一 ,这一校名是由刘少奇同志题写的。1982年 ,我校校史编写组成员向原校党委书记万立誉同志了解校名题写情况 ,并将万立誉的口述内容记录下来。据这份口述记录 ,皖南大学校名是少奇同志在1959年10月来安徽芜湖视察时 ,应万立誉之请而题写的。但笔者在1997年3月23日《芜湖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看到“1958年10月21日 ,刘少奇同志视察芜湖”这句话时 ,就产生了疑问 :少奇同志究竟来过芜湖几次呢 ?带着这一疑问 ,笔者查阅了1959年10月以后的芜湖日报 ,没有少奇来芜湖的报道 ,后在195…  相似文献   

6.
小平同志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徐慰曾(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4期)《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是西方国家一部历史悠久、具有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它的第一版于1768—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问世。经过几世纪的沧桑变迁,至20...  相似文献   

7.
6月12日,新华社发了一条重要电讯,报道中顾委主任邓小平这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斯特凡·科罗舍茨一行时的重要谈话.《北京日报》把新华社的这一电讯分成两条发表,并根据小平同志的谈话内容,各标了一个标题,登在6月13日第一  相似文献   

8.
江河呜咽,大地同悲。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作为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老新闻工作者,回忆起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支持,对新闻工作者的爱护,更是心绪难平,追思无限。2月24日上午,本刊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在会上动情地追忆一件件往事,述说他(她)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情。彭雨:小平同志永远离开我们,我感到很悲痛。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对西南局机关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人们发 现,1985年3月7日这一大,小平同志有两篇讲话,前一篇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后篇题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为什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在同一天内作两次讲话?笔者当时为文汇报驻京记者,出席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得以在中南海怀仁堂聆听邓小个同志的报告,目睹他的后一篇讲话,是应邓颖超同志的敦请而作的即兴演说,印象尤其深刻。那天是会议的“压轴戏”,事先得知邓小平同志将发表讲话,主席台上坐满在京的中央领导同志,各部部长、委办主任全都出席,真可谓冠盖…  相似文献   

10.
提高素质做好服务不负期望──写在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十周年前夕李琴信息业:由此起步1984年9月1日上午,《经济参考报》编辑部内一片沸腾,同志们争相观看小平同志题词: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兴奋得无以复加。“一定要完成小平同志交给我...  相似文献   

11.
再谈企业档案馆质疑●马素萍自笔者“企业档案馆质疑”在《浙江档案》1996年11期上刊载后,先后看到两篇商榷文章。一篇是王茂跃同志的“企业档案馆并非国家档案馆”(《浙江档案》972),一篇是杨爱东、刘军同志的“对‘企业档案馆质疑’的质疑”(《北京档案...  相似文献   

12.
1950年5月16日,时为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和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145页)。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高屋建领地论述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地位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论述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应遵循的方针原则,对办好党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是小平同志担任党的高级领导职务之后,专门就新闻工作的一次讲话,是学习研究理解小平新闻思想的十分重要的文献。在缅怀小平同志的时候,重温这个风格平实、意蕴深刻的讲话,可以使我们对如何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得到许多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报总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王然的新闻评论集《人民至上》,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王然同志在中国社会报社工作10多年,一直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评论、言论。该书收入的每篇评论后面都附有一篇写作谈和同事们的评点。此书分评论、短论和杂论3部分,对新闻宣传工作者及评论写作者具有借鉴价值。(张亚平)《人民至上》@张亚平  相似文献   

14.
广东电台改革与岭南文化方亢10年前,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我和余统浩同志在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广播理论研讨会上,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试论岭南广播电视改革》。文中第一次提出和讨论了岭南视听改革的地方特色。10年过去了,回顾10年改革的历程,广东电台...  相似文献   

15.
一次广受欢迎的研讨会本刊记者《中国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辑部主办、《图书馆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图书馆与经济”(东北地区)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8月6~10日在吉林市举行。71个单位的104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192篇。这是围绕IF...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的希望》:深度报道的新探索人民日报记者部1996年5月27日至6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连续10天推出10篇文章,构成一组深度报道,总标题冠以《中西部的希望》。10篇文章共分5组,分别是《观念转变篇》《资源转换篇》《产业转移篇》《区域经济篇》《...  相似文献   

17.
近日翻检旧稿,发现当年应《中学生阅读》杂志之约,写的一篇关于新闻报道中的地名应当怎么写的小稿,并没有刊出。从普及新闻写作知识的角度,似乎并未过时。因而稍作删节,发表于兹。 (一)四川省青神中学文补班刘同学的来信(摘要) 《中学生阅读》(1991年第11期)选载了新闻特写《王诗超人生的最后画面》(以下简称《画面》),同时也刊登了孔祥料同志以这篇新闻与另一篇新闻为例而谈新闻特写的基本特征之文章——《新闻为体,文学为用》,文章简明扼要地谈了新闻特写的基本特征,令人受益匪浅。 但是,孔祥科同志在谈《画面》…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前后,我采写的几篇反映基层干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稿件在人民日报连续刊登出来,分别是《县委书记与“背篓公寓”的故事》(8月29日)、《“党员形象是干出来的”》(9月2日)、《挑担稻谷谢支书》(9月5日)、《“背包警察”进山村》(9月30日)、《巴中建新村农民尽开颜》(10月7日)等。这些稿件,记者部编辑组作了精心修改,总编室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稿件刊出以后,编辑组和总编室的同志分别两次给我打电话,认为这些稿件“以小见大”、“可读性强”,鼓励和要求我多抓一些这样的稿件。与此同时,每…  相似文献   

19.
一、《SCIE》、《EI》和《ISTP》三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2001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72280篇,比上一年增加72504篇,增长率为5.18%。同年,三系统收录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64526篇,占三系统收录世界科技论文总数1472280篇的4.38%,比其2000年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49678篇增加14848篇,增长率为29.89%,明显高于世界科技论文总数的增长率(参见表1和表…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4,(9):48-48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深情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江西省委联合摄制的六集理论文献片《小平您好》自8月6日在江西卫视黄金时间播出以来,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这部文献片共六集:《关山万里行》《人民是母亲》《让人民高兴》《春风化雨露》《真情天地行》《丰碑在民心》,每集25分钟。全片生动展示了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真挚情感,充分表达了江西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无比热爱和全国各族群众对小平的深切怀念。随着该片的成功播出,江西电视台又组织录制了一台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