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大击球力量生物力学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所谓击球力量是指人体通过球拍作用于球体的力。它是通过球飞行速度V=s/t表现出来的。所谓飞行速度,本文系指从击球点到落对方球台点之间这段时间内球飞行速度。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都希望自己击球力量大,球飞行速度快或旋转强。以达到压制对方或直接得分的目的。怎样增大击球力量呢?本文试图从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一、击球力量与球飞行速度的关系球的飞行速度主要是由击球力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李永安 《乒乓世界》2010,(8):102-102
在牛顿三大定律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单个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只有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乒乓球击球瞬间,必然存在球拍和球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只有将击球瞬间球拍和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清楚,才能比较科学地认识击球后乒乓球的旋转规律和飞行轨迹。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但有一乒乓球基本知识问题,在书本上和刊物上找不到明确答案,就是双方对峙打起来时,目光是集中在球上,还是集中在对方挥拍动作上,我认为这对做好回击准备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请给予指教。唐山刘向阳编辑即答:初学乒乓球的业余选手,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击球前总是把目光盯着对方的来球,但是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在击球的瞬间一定是把目光盯在对方的击球动作上。因为通过对方的击球动作,可以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旋转等变化,由于乒乓球的速度很快,在盯住对方击球动作的瞬间,球…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的各项基本技术,都是由各种步法和手法所构成。只有提高步法的快速灵活和准确,才能抢好击球时机;只有用不同手法处理不同落点,不同旋转,不同速度的来球,特别是在击球的瞬间加快击球摆速,才能把握住击球时机,保证击球命中。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在以快制转,以转制快,以快制快,以转制转的斗争中,向着更快更转的方向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各种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因此,努力提高步法的快速灵活和准确,加快击球摆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仅从加快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摆速这一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一)加快击球摆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吴焕群同志在“对乒乓球运动某些规律的认识和体会”一文中,曾对我国一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物理分析法发现:乒乓球按照传统的击球时间划分,在不同的击球时间对击球效果有多种作用,但是如果依据另一新的划分标准,不同的击球时间击球对击球效果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教学中步法练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访谈法和实验法,针对各高校乒乓球步法教学时数偏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状,进行乒乓球步法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步法移动与速度、灵活性密切相关,快速灵活的步法移动能减少击球失误,提高击球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特别是改用40mm大球的今天,不断加快挥拍的速度,增大击球力量是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要测定乒乓球运动员极快的挥拍速度,必须使用高速摄影等特殊手段,一般很难完成。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我们对击球瞬间挥拍速度与被击出的球飞出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挥拍速度与球的飞出距离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使用40mm乒乓球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男子为0.881(P(0.01),女子为0.889(P(0.01)。用测量扣杀时球飞出距离来推算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作为一种简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世界优秀乒乓球选手击球时的观察和分析,结合长时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认为头和非持拍手臂在乒乓球击球时起到了维持身体平衡、保持良好的体轴、增大击球力量的作用,提高击球时的稳健性和威胁性。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击球节奏与技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奏是动作的时间、空间、力量互相配合的集中表现,是运动技术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节奏在周期性运动项目中尤为明显,如游泳、划船、自行车等。运动节奏的精确性对掌握、提高运动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乒乓球虽然不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但是,不同的击球动作均有着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奏感要求很高。掌握正确的击球节奏,对提高乒乓球技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击球节奏所谓击球节奏就是指相邻两次击球间隔时间的长短和力度的强弱。乒乓球是一个连续而又有间歇的隔网对击项目,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就形成了击球节奏。从力学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速V_t应等于球拍在击球前摆动加速阶段的平均加速度a与加速度的时间t之乘积:  相似文献   

11.
距离和准确性是击球的两大要素,要保证合适的击球距离和准确性,离不开正确的心理策略。本文重点讨论球员击球距离的心理策略,科学地将击球距离细分为飞行距离和落点距离,并分别详细讨论了2种距离的心理策略以及如何正确估计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南京  张兵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4):18-18,22
拳击和武术打击动作因目的和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在运动生物力学上又表现为打击力、打击速度、打击质量的不同。笔者对两者进行运动生物力学上的比较,揭示打击的本质过程,以利于运动员对打击动作结构的认识.从而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一梅强攻扣球技术动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海波 《体育科研》2009,30(1):81-84
采用三雏DLT录像解析法对中国女排队员王一梅强攻扣球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王一梅在助跑阶段的最大水平速度分别为375cm/s;起跳瞬间两足间距离的长短与起跳时间有密切关系,即两脚间距离越短、起跳时间也越短,起跳动作完成的越快。王一梅空中击球技术特征。击球点高,空中击球前合理运用了躯干向后展体扭转,以加大躯干扭转角度。击球瞬间有助于快速屈体,和加快扭转角速度、致使躯干连接部胸骨上缘的速度加快,并依次带动肩、肘、手指掌关节点速度的加快,并达到最高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14.
胡启权 《体育科研》2009,30(2):67-70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摄像解析法对我国2名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柏衍和陈卅正手大力击上旋球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网球选手击球动作成多环节特性,能适应现代网球由于球速变得更快,选手底线击球时间、空间相对有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德国Dartfish视频分析软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中国VS与意大利队比赛中王一梅与皮切尼尼的前、后排的扣球中的助跑起跳动作环节及空中击球的技术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王一梅前、后排扣球技术中,前排助跑速度低于后排,都有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前冲起跳的特征;后排扣球重心移动距离较长,动作幅度较大。皮切尼尼的后排扣球动作的数据都明显小于王一梅,但是击球后的球速却略小于王一梅,其中躯干的前屈动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长时间的专业棒球训练中发现大部分安打和本垒打往往都是靠力量比较大的击球员来完成的。这说明了打击技术在棒球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日益激烈的棒球竞赛中,面对集速度、力量于一身具有高超防守技术的队员,要想突破得分,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打击技术,以加强进攻能力。最终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怡的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摄影、测试、解析得出:单脚背飞和球的球速比正面扣球球速快的优势.3名单脚背飞扣球队员中,王怡助跑速度适宜,腾起角合理,较好地利用身体的前冲力量,使空中位移增长,有较充分时间做空中转体击球动作.从而使她转体利落、连贯、完整、协调.能运用转体的惯性.增加击球时手指掌的加速度,通过比较,王怡的单脚背飞扣球技术、动作合理完整、协调,可称为优秀的单脚背飞和球手.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mechanics of hitting a baseball to the same and opposite fields. Twenty male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baseball hitting abilities. Each subject performed as many trials as were necessary to successfully hit a pitched ball three times to both the same and opposite fields. Each trial was filmed from abov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p < 0.05) were found between subject groups and field hits with selected temporal and kinematic parameters enter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found between body landmark and segment component displacements and velocities at the instant prior to ball contact. The maximum resultant linear and angular speed of the examined body and bat landmarks were found to occur prior to ball conta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was concluded that no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hitting ability and hitting technique when hitting to defined field areas and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cs of hitting to defined areas are due in part to: (1) differences in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s of the left wrist and left elbow joints and (2) differences in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wings.  相似文献   

19.
专项速度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目的:研究在常规训练中增加速度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影响。实验结果:增加速度训练的运动员在移动击球实验中成功率要大于常规训练的运动员。结论:速度训练有助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步法,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0.
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高速立体摄像和现场调研等方法,对我国男,女网球选手的发球技术进行了分析,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抛球,击球动作技术冯及动作节奏问题的本质做了探讨,认为抛球高度落差过大是造成球爆发用力动作不连贯的主要根源;提高发球重点是要发挥躯干力量,就采用螺旋式向上用力技术,上技心地球折有最后加速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控制用力方向和球的落点;新、旧发球技术在用力节奏上有着本质性区别,新的发球动作节奏更符合动作作目的和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