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们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留有以下三篇教学札记。 一、应用列表法,教学基本概念。 列表、图象、解析是讲正比函数与反比函数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们用列表法向学生揭示数学规律,讲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 例如,我们在教反比例意义时,可将“用一批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2.
一、对学生易混淆的应用题可组织学生去讨论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应用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正、反归一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等。它们纵向、横向联系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解答时不易分辨,常出现混淆。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些应用题的特点,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以座位周围每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并按学习好坏适当搭配进行讨论研究,使各类学生都有收获。如讨论易混淆的两类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不同?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各用什么方法解答?解法有何异同?等。…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都是重难点内容。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把教学重心放在解题技巧和解题知识的讲解上,应该授人以渔,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立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结合教学经验,探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外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开始。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1.改变传统的算术、代数、几何夯科的办法,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把原来中学的一:些代数、几何知识下放到小学。在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方面,很多国家删去了较复杂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例如,整数乘除法一般只学到乘、除数是三位数的;分数的分母一般不超过10,法国小学只讲到分数乘法。比例也加以简化,如美、苏、法等国只讲正比例,日本只讲正、反比例概念等。在增加的内容方面,比较普遍地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简单的正、负数计算。  相似文献   

5.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的量能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样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一、比和比例的概念讲解比时要联系除法、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概念,使学生知道两数相除  相似文献   

6.
九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系列讲座(之十)比例应用题的○教○学刘北荣比例应用题是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用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1):77-78
<正>小学分数应用题,北师大版教材主要分布在五年级下册的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及百分数等章节中,可谓贯通全书,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各个阶段.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概念、法则、性质等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尤其分数应用题,牵涉面广,题型多易变,易于混淆.学生学习感到棘手,教学质量不理想.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揭示解答问题的规律是多年来教学探讨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同时根据分数的意义和由它演绎出  相似文献   

8.
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好方式。讲练结合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1.先讲后练。即教师先把一堂课需要讲的主要内容集中一起讲完,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结合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练。2.先练后讲。即先提出问题给学生练,然后再由教师来讲解、总结归纳。3.边讲边练。即讲与练有机地穿插进行。至于采用哪一种形式好呢?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教材内容和学生对象而定。不过,一般情况应以边讲边练较为合适。这样可以做到教师讲的知识内容,通过边练来加深理解和巩固,把问题分散解决。现以《串、并联电路分析》这节课如何  相似文献   

9.
<正>微课程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习任务和目标,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教师对于某个知识点精彩讲解的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具有精炼高效、灵活便捷以及掌握迅速等特点。这样一种形式弥补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探索和研究微课程,将之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一、课前预习,增强学习自主性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在课内导入新的内容,讲解新的知识并且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的先讲后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而  相似文献   

10.
包丽华 《学子》2015,(1):18-18
【正】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1.教学模式单一传统小学应用题的讲解模式以老师讲解例题、学生训练和教师评价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由于小学生注意能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导致学生产生害怕应用题、厌倦应用题等心理。另外,传统法的应用题教学模式具有完备性和结构封闭等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容...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按梯形结构编排的,以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应用题为序。其纵向联系不十分紧密,所遵循的是单一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中,对正,反比例概念容易混淆。为此,不得不被动地安排较多的对比练习进行弥补,以致教学时间过长,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教学时,重新组织知识结构,以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为序,来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把正反比例知识组织成一个网络结构,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正、反  相似文献   

12.
杨自福 《天津教育》2022,(11):10-12
<正>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难点。小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需要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灵活运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灵活的掌握,才可以对应用题有一个清晰的分析过程和解答能力。本文从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几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与解答要比对整数应用题的掌握困难得多。因为分数应用题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它们之间的严密性、逻辑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因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按照由旧知识引入新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作以下探讨,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用题是连接抽象数学与具体生活的一座桥梁。通过解答应用题能够切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题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领会教材意图,改革教学方法。下面谈谈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们探讨。 一、借助复习题,正确进行迁移。义务教材在讲新知识前都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复习题。如果处理得好,可以起到铺路搭桥和分散难点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正确进行迁移。例如,在讲解课本 83页例 4(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以下同)时,我采取了以下作法。 复习:简单分数应用题 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用去了多少吨? 255…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中,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很多。教学时,若能教会学生用比例法解答这些应用题,便可达到教一法、解一串、连一片之良效,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用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生一提到做应用题便无从下手。教师也常发出感慨,无论讲多少遍,学生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应用题教学任务,有些教师总是一类一类地讲,让学生反反复复地练。这种教学方法,没用突出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疲于题海战术,靠死记硬背,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启发、自学、尝试、讨论、讲解和练习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并掌握较复杂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整、小数倍数关系应用题的继续和深化,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变化的形式多,解题的思路宽,既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又有基本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