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63-167,13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举全国之力,迅即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震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启动了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动员全国各方面力量,在短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农村恢复重建的任务。文章在分析了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基础及条件后,提出在重建中应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农民,保障生计、保护生态,自建为主、统建为辅,规划优先、建设分步等原则,并且要妥善解决原地重建与异地迁建的关系、恢复重建的项目时序、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的保护等问题。文章最后从组织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和建材供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后, 国务院已经提出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不少专家也呼吁,一定要珍惜灾后重建这个机逼,力争把灾区建设抗震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家园.作为一切建设活动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先行.  相似文献   

4.
借鉴区域经济政策中期与事后评价采用的问卷调查分析方法,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倾向于满意.但是,对产业发展、就业及创业等民生工作仍有更高的期望.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凌  寇宏伟 《科研管理》2017,38(6):51-58
我国传统的经济影响评估通常关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忽略其间接经济影响和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对四川省GDP所造成的影响。首先,论文根据索罗增长模型分析了地震发生后灾区的可能增长趋势;然后,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时间序列方法预测出若不发生地震时四川省的GDP,通过"有灾"时的实际值与"无灾"时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震后的恢复重建政策对四川经济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特别是长期来看拉动了四川省GDP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汶川震后重建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四川省45个受灾县划为实验组,其他93个县划为控制组,采用倍差法(DID)对汶川震后重建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抗震救灾政策对灾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其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存在互补性,二者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分析了抗震救灾政策对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震救灾政策的实施全面促进了灾区的生产恢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境内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是我国大陆历史上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干扰事件。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使区域生态功能衰退显著。本文在分析地震灾区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重灾区目前比较突出的生态退化问题与恢复重建任务,提出了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农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4,36(8):1652-1659
发生于四川省西部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分析汶川地震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本文在四川省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两个区域尺度上,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从旅游业总量指标、年度特征和季节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对两个区域旅游业影响的阶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震前平稳发展期、震中急速下挫期、震后努力恢复期和恢复之后发展期,不同区域恢复期持续的时间不同,四川省为1年左右,而阿坝州为3年左右;2汶川地震对不同区域尺度受灾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存在差异,灾后1年内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旅游业总收入减少186.94亿元,游客接待量减少1.84亿人次;灾后3年内阿坝州旅游业总收入减少114.62亿元,游客接待量减少0.13亿人次;3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影响不大,而对阿坝州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影响显著,可见地震对小尺度区域旅游季节特征影响更明显,地震3年后阿坝州5月和6月的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说明对地震灾害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有效促进灾区旅游业的快速恢复和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强有力地组织全国军民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在灾害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灾害社会学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大规模抽样社会调查数据,从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三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区的社会资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援助和支持;与此同时,灾区群众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中的各项社会公益行动;灾区群众的整体信任程度较高,与灾前相比,社会信任水平呈明显上升之势.灾区人民的互助、参与、团结与信任,构成了他们重建家园时最可依赖的"社会资本".在制订灾后重建政策时,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丽娟 《科教文汇》2014,(4):193-193,195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布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多种困难。认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很显然,山区承载力具有国家性。重建工作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在重建规划指导下,逐步实现山区人口合理布局的调整,慎重对待迁建问题,要继续深化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开展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形成机理、防治与预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今,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有效地进行。时值地震一周年,回想5月12日,天地同悲,山河同哭,不禁潸然泪下,而今,看着灾区的人民群众井然有序的生活,我们相信四川灾区的明天会更好!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一场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开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为灾后重建工作伸出援助之手,中华民族从未像这样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而中国政府动员能力也再一次证明了体制的能量。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为遇难的人们点上一支蜡烛、送上一朵百合,以此来悼念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与国内地震灾区公共事业与文化重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可以值得参考的经验。提出了灾区公共图书馆恢复重建工作的措施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5月10日,2000余名群众、学生及省内外的嘉宾在此共同参加了"见证重建巨变、感悟大爱崛起"——走进青川体验活动启动仪式。这既是灾区人民感恩社会大爱的一项重大行动,也是社会各界见证灾区重建巨变,感悟大爱崛起,感恩伟大祖国的一项重大活动,更是青川加快旅游资源转化、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举措。仪式上,四川省首个"5.12"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被授予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12地震灾区执行灾后税收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和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分析,得出地震灾区经济复苏的税收制度安排存在某些缺陷和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地震灾区税收制度安排应进一步贴近灾区实际,充分调动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和非受灾企业投身灾区恢复重建和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地震灾区经济的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8.
唐璞妮  杨档 《现代情报》2010,30(6):102-104
5.12汶川地震过去1年多,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重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灾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了解,分析了在灾区建立流动图书馆的意义,并就建立流动图书馆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目前灾区已经进入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中。而科学家们对汶川地震来龙去脉的研究还在继续。最近,中国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距离地震震中5.5千米的一座水坝上,他们认为,也许这座水坝对汶川大地震要负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强度大,频率高,并且分布范围广.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对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