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课伊始,师生互相问候,是沟通师生感情、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老师问一声"同学们好",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并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中学阶段实施礼仪教育,对弘扬我国优良传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礼仪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际动作的规范训练。一、礼貌教育应落实到行动中礼貌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具体到礼仪教育中,就出现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在接触交往时的礼貌规范。每天当学生进入校门第一次见到老师时,问一声“老师好”,同时给老师鞠躬行礼,这是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每当知道有学生感冒了,我会给他倒一杯热开水,轻轻问一声:“好点了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有一篇学生作文《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4.
出于礼貌,在中小学,上课伊始,总要有一段形成多年的师生间约定俗成的“礼仪”。当老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行注目礼.老师来到讲台说声:“同学们好!”学生托着长长的声音齐喊:“老——师——好!”出于礼节,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无可非议。但如果你留心观察,听其声,观其神,听到“老——师——好”时,就会看出多数学生随声附和,例行公事。新课程进入课堂,师生尖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老师对“问好”针对特殊时间、特殊情况时赋予新的内涵。请看案例。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6.
温杰 《教育文汇》2004,(1):29-29
魏书生老师说:“我是个懒老师”。名师自称是“懒老师”,令人吃惊他的学生对他这样的“懒老师”又大加赞赏,说“老师还是懒一些好”,更令人不可思议。其实,仔细想来,师生之间的这一唱一和绝不是一句笑谈,而是在撰写现代教学理念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这是全国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上的示范课片断。靳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的这段对话,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细细品睐靳老师与学生的这一段即席对话.我们不难体会到如下几点:(1)对话应具有目的性。“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靳老师是初次与学生见面.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和了解,这一鲜活的对话设计,一下子缩短了师生问的距离.课堂气氛也因此被“激活”.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产生求知欲,没有兴趣.何来求知欲?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9.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能和学生心理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境界,更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力量。在教师中我们提倡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扮演好“朋友”这个角色。各班以“师生架心桥”为内容开展活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为“师生情感沟通”课。教师以朋友的口吻与学生交谈,学生以朋友的心态面对教师。学生被教师的和蔼所吸引,教师被学生的童真所感染。例如各班开展的“我真想对你说”“老师我爱你”“老师,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10.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一百多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我这样安排:一、用“师生换位法”预习所谓“师生换位法”,即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当老师首先要备课,于是,告诉学生们:下面请你们“备课”(预习)———要让学生懂,先要自己懂;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老师们”可得充分“备课”,我这个“学生”可是有点刁,不好应付啊。之所以采用“师生换位法”,第一是因为比较新颖有趣,而“趣”,是学习之母。第二是容易造成压力,产生好的效果。第三,既然是当“老…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位小学生对我说道:“我们老师好不公平哦!”我问道:“为什么呢?”孩子说:“我们老师罚这次成绩考得较差的同学去扫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学习好,扫了地就更没有时间去复习了啊,还怎么学习得好呢!”在我们老师看来,通过惩罚来教育学生是再正确而平常不过的了。但是幼小的学生心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师生心理的巨大反差怎能不使我们的教育结果低效,甚至是适得其反呢?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只是不愿去做那么请听过许多课。上课伊始,师生会相互问好,“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这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上过多年课。上课伊时,也还是那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学生此时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目不正视,有的甚至手中忙着“活儿”还能“应付自如”……忽然有一天,上课时老师的问候语变成“大家好!”“你们好!”“朋友们好!”……学生先是一愣,然后探究地注视着老师,有惊奇,有疑惑,有猜测……接着从老师那真诚的微笑中他们领悟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的脸上也漾起了灿烂的笑靥………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开始,我当上了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一开始我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目的是了解学生个性,以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久,我发现一名女生表现比较特殊。她叫潘小梅,是一名转班生,她与其他学生明显的不同就是见到老师非常紧张。具体表现为: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见到老师后不像其他同学那样热情大方地问一声“老师好”或说一声“老师再见”,而是低下头紧走几步,躲过与老师正面接触;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极小,而且言语结巴,答案一出口,她就立刻往四下里看,想从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应中看出她的回答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4.
刘欢 《现代语文》2006,(11):97-97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哎,现在的学生真是不懂事,又把好心当作驴肝肺,明明是为他们好,可他们却一点也不领情?”,再去听听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这个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这,要求我们那的,好象我们是他的奴隶似的,一点都不为我们着想。”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师生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是希望自己在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出息。既然如此,那么怎么二会有思想上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爱学生。可有的老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确实是有爱心但学生不领情的。我们认为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行动上,比如要求学生这,要求学生那的,更应明确的说出来。作为老师,对你的学生说出你的“爱”,会更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一、由师生感情淡薄向师生感情融洽转化 目前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就是老师对学生之间感情越来越淡薄了,联系也越来越少了,这是很危险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和老师感情好了,喜欢老师就相信老师传授的知识。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有种特殊的依恋心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而老师的一言一行,也都含有“感情”的因素,即使是一次微笑,在学生眼里  相似文献   

16.
穆林云 《文教资料》2006,(11):49-50
师生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孔子到子路、从徐特立到毛泽东……师生关系的动人故事被代代演绎着。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要使教育教学有好的效果,师生之间首先得相处好,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老师不仅应是学生的良师,也应是学生的益友,若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还得和学生经常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老师怎样才能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呢?一、真诚是师生成为朋友的黏合剂老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手帕     
秦敢 《现代语文》2004,(5):19-19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篇章是重在写师生之间的“爱”,赞美师生之间深挚的情谊的。老师出自对学生的疼爱,用自己新买的手帕为学生擦干净座椅,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学生出自对老师的敬爱,事隔18年后,又旧事重提,并用一小盒手帕作礼物,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敬意。章主要是通过这位老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老师常喜欢“好”学生,老师不喜欢“差”学生,这似乎是人之常情。可是,走出校门之后,“好”学生却常常冷淡老师,“差”学生却亲热老师。这种令人忽视的现象的背后,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说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  相似文献   

20.
“笔谈”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谈”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书信、便笺,也可以是作业批改附言、日记赠言等。“笔谈”优越于面对面、严肃的说教,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笔谈能消除师生之间对立情绪,促使学生转化。大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有如此体会,那些行为较差、又不善言辞的学生,面对老师拘束不安,与老师谈话时,或一言不发,或消极对抗,致使师生感情难于沟通。如果教师改变方式,运用“笔谈”,其努力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谈”有助于师生感情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笔谈有助于规范学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