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相似文献   

2.
1.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2.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3.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4.广东上联: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5.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6.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南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7.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8.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  相似文献   

3.
为了挖掘出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从2005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春联”入手,把春节晚会引入语文课堂。一、寻寻觅觅配春联出示“春晚”上出现过的20来副春联,上下联均已被打乱,让学生找出配对的上下联。学生在寻寻觅觅中体会到了对联的主要特点: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当。配好对的春联还要确定上下联,这是个难点。我趁机告诉学生: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是平声。找到配对的对联的学生再一起讨论确定上下联,然后模仿“春晚”上全国各地电视台主持人两两配对,展示春联。学生配好的对联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和各地高考命题中连续出现“对联题”这种新形式,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格式:从格式上看,它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 缺一不可。第二,对联要求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第三,要对仗工整,即字数相等,诃性相对,句式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句式中一致的位置上。第四,要熟悉对联的类型: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赠联、勉联等。最后,要把握对联内容。对联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内容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破天荒地出了一道对 联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虽然语文课本中没有对联的文章,但是对联作 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艺术的独特 瑰宝,语文试卷里理当有它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第16页上说:有一副对联--上联"玉龙吐宝庆吉日",下联"金凤含珠贺新年",挂倒了.该文认为,上联应挂在右边,下联应挂在左边.(这里的"左右",是指我们面对着门的"左右")认为这种张挂方式符合人们读写顺序的人还是很普遍的,比如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也是这样说明的:"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相似文献   

7.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在绍兴昌安门内建了一座住宅。乔迁之日正值新春即临,王羲之便大宴宾客,酒过三巡,便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岁新景”。  相似文献   

8.
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第24题是一道"对春联下联"题。它把传统的对课知识纳入高考试题,显然有别于近几年"句子仿写"题。这是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状况、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新题型、新方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该试题题干要求明确:"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9.
奇联欣赏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可曰“绝情对”。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在对联里这叫对不上。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此联为反传统联。重叠用了两个“天下”,看似违反对联规则,实则是一大妙笔。它使楼与湖更为突出,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0.
综观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可谓异彩纷呈。在“语言表达运用”这一命题上,专家的“试验田”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和创新点:对联题。它是一道让考生既要锤炼语言基本功,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大语文”题。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鲁晋豫冀皖赣六省卷24题)  相似文献   

11.
短文谐趣     
一字对联“九·一八”惨案时,有人写了副对联,痛悼受害学生。上联写着“死”,下联写着倒过来的“生”意为宁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三字小说《解放日报》曾发表过一篇超级微型小说,题目叫《第一篇稿件寄出之后》,正文只有三个字:等待着余味无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智慧加油站     
改革开放后,某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记者到该村采访,找来四位老农座谈。记者问:“大伯,你们以前的生活怎样?” 一老农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记者一看,上联下联都是数字,而从1到10这十个数字中,上联缺“一”,下联少“十”,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Z1)
一年一度的期盼,明知道是无奈的结果,可还是希望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可是,思路已经局限的导演们真的能给我们一台与众不同的晚会吗?就在神思恍惚间,一幅对联从天而降,打开细看,上联书:飞雪连天射白鹿;下联写: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是:办好春晚。于是,眉头一皱上心头,要是让我来办春晚,我就这样办……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08,(4)
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人民除夕夜的一道精神大餐。从2007年起,全国的少年儿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大餐——全国少年儿童新春联欢晚会。少儿春晚是全国少工委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节日礼物。每年一届,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2008全国少年儿童新春联欢晚会"已于2008年除夕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作为在春节期间专门奉献给少年儿童的春节精神文化大餐,本次晚会立足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着力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和谐社会的无限向往。晚会的几大亮点也深深地吸引了全国的小观众们——  相似文献   

15.
春联的来历     
春联,即在门上贴上吉祥的联语,上方还有横批,横批一般为四个字。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一般都在五个字以上,为对偶句。近春节时,在腊月29日,家家户户门上贴上春联,民谣中有“二十八白面发,二卜九贴道友”,“道友”即是春联。此时,户里户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再加大红的春联,烘托出了一派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16.
1953年,科学院组织考察团出国考察,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古论今.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赵魏韩”,求对下联. 华老出的上联虽只有5个字,但含义丰富.“三强”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大强国,又隐含有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求下联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也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在座的诸位都紧皱着双眉,一时间,鸦雀无声.隔了一阵子,华老慢条斯理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顿时,满座捧腹大笑,连…  相似文献   

17.
趣话酒联     
在街头巷尾的酒店、酒馆、酒楼,人们时可见到楹联,而其楹联或明或暗都与酒、酒店有关,古代更如此。有一家酒楼对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字面上虽无酒,却写出了饮酒的感觉,更巧的是把自己的楼名“天然居”嵌入其中。明代潮州韩江酒搂的楹联是: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上联韩,下联江;上联酒,下联楼,组成了“韩江酒楼”的店名。韩愈、刘伶、江淹、王粲之“送”、“醉”、“作”、“登”  相似文献   

18.
1916年4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里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能续个下联吗?”孙中山微笑着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考新郎来了。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高考的四套语文试卷中均出现了给春联对下联的试题;单独自主命题的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则将全国卷的给“春联”对下联分别延伸为给“行业场所联”、“思想修养联”、“植物瓜果联”对下联;上海卷也考查了对仗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有理由大胆预测,2005年全国卷将继续试行对下联,各地卷也将有可能流行对联试题。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应用空间。而现在的学生,接触对联较少,对联的基本知识也相当匮乏,因而要他们对对联,显然存在不小的难度。如何增加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  相似文献   

20.
先说一副对联:旧时候有位穷人,大年三十无米上灶,于气愤中在门框上画了副对联,上联是: “????????”,下联是:“!!!!!!!!”,横批是: “…………”其中上联的八个问号意在“问天问地,问贫富怎么如此不均”;下联的八个叹号意在“叹己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