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2005年语文高考回顾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一共16套: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3套试卷,13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命制了1套试卷。这16套试卷总体看来,有如下几个特点:穴一雪主观题比重加大,客观题相对减少2005年的考纲取消了统一的试卷结构和对赋分值的规定,这一变化既给了单独命题的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又增强了命题的灵活性。与这一变化相应的是,2005年高考语文16套试卷中有些试卷的结构与赋分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3套全国卷总题量比2004年少了4小题,选择题由以前的14小题变为10小题,分值减少为30分;主观题题数虽无变化,但分值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陈国星 《中国考试》2004,(11):99-104
2004年的福建省自行命题的语文试卷与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基本一致,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Ⅰ卷14道客观题,分值42分;第Ⅱ卷11道主观题,分值108分。  相似文献   

3.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试题的标尺,它保证了高考命题及其评价的严肃性和规范化。200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严格遵循2004年语文《考纲》,可以说“不敢越雷池一步”。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4道,分值为42分,主观题11道,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考情分析近三年,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全国卷中,文言文阅读考查形式相对稳定。从2020,2021两年的新高考卷Ⅰ和卷Ⅱ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试题基本固定为3道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的形式,分值增长1分,变为20分。  相似文献   

6.
一、总体评价2004年的福建省自行命题的语文试卷与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基本一致,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Ⅰ卷14道客观题,分值42分;第Ⅱ卷11道主观题,分值108分。命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框架不变。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考生比较适应。语言运用试题强调积累和应用的整合;阅读试题加大开  相似文献   

7.
测试形式是依据测试内容的性质与特点,凭借测试材料而设计的题目类型,解决的是"用什么方式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测试形式按照答案的唯一与否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文中的主观题专指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实用类文本"文段后所命制的答案开放性较强的书写作答题:填空题、简答题及论述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通过论述、联想、阐释、判断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近年来"实用类文本"的客观题逐渐淡出,主观题日趋走强,分析2004年至2009年"实用类文本"测试形式的演变轨迹,旨在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以期为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及试题命制提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评价1.依据《考纲》,平稳平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试题的标尺,它保证了高考命题及其评价的严肃性和规范化。200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严格遵循2004年语文《考纲》,可以说“不敢越雷池一步”。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4道,分值为42分,主观题11道,分值为  相似文献   

9.
清风提示在高考试卷中,阅读类试题是重头戏,全国各套试卷占分均在60分以上。毫不夸张地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关键就在阅读题。而阅读题的解答又是最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与平时的训练和模拟题相比,高考题由命题专家命制,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紧扣考点,设题合理,难易适中,对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与2010年高考试卷题型与结构比较:均为四大部分,每部分题号一致:语言文字运用(7小题,24分)、现代文阅读(9小题,32分)、古代诗文阅读(9小题,34分)、作文(1小题,60分),总共26小题,150分。但现代文阅读的“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2010年比2009年多了一道主观题(3分),客观题相应减少,为主客观题各两题;  相似文献   

11.
稳中有变,变中创新的语文试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结构,仍采用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的基本格局,题型仍是客观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和主观题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四大块”的格局,通过主、客观题型制卷,交织渗透,纵向排列为五大题、36小题。试卷这种构架,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创新的特点,在语文测试的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属文学作品阅读。所选材料系林非先生的一篇随笔《话说知音》。围绕这篇短文,命题人精编了4个小题,其中前三题是主观题,最后一题是多选题。本文试以这4道阅读题的“评分标准”(俗称“国标”)为例,结合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典型失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所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区高考语文试卷仍采用了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II卷,我所批阅的是阅读题,具体是第11小题至20小题,总分为60分。从命题情况来看,今年语文试题难度比较适中,设题也比较常规。下面我就批阅的几道典型题目及考生答题的大致情况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试卷结构分析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由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组成。第一大题为语文积累与运用,有7个小题,共20分,由客观题组成;第二大题为综合运用题,由1个题3个小问题组成,共6分;第三大题为阅读题,分三个板块16个小题组成,共44分,主要由主观题组成;第四大题为作文,由1个小题组成,共50分。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占Ⅰ、Ⅱ卷90分的三分之一,两大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可谓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2004、2005两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降低了客观题分值,增大了主观题分值。比如北京卷(2005)科技文阅读增加了一个主观试题,全国语文卷Ⅰ卷把原17题的多选题变为主观表述题,湖南语文卷的变化更大,21题变为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步子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 ,高考语文的命题积极贯彻“大体稳定 ,个别调整”的方针 ,发挥选拔与导向的功能 ,为中学语文的教学与复习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坐标 ,而每一年的试卷又是高三复习的蓝本。因而研究总结高考命题的规律 ,明确命题的基本走向 ,有利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几年来 ,高考试卷的基本格局是 :试卷以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区别分为Ⅰ、Ⅱ二卷 ;根据语言知识及其应用 ,抽象思维文章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 ,翻译、诗歌鉴赏及名言名句 (俗称新三题 ) ,文学作品阅读 ,语言应用三题 (俗称旧三题 )及作文分成七大题 2 6小题 ,共 15 0分 (其中选择题 4 5分 ,主观…  相似文献   

17.
一、总体评价2006年语文命题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和《江西省自主命题实施方案》,坚持思想性、科学性统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与2005年语文试卷相比,试卷结构略有不同,题目数量由去年25个小题减为23个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也由108:42变为114:36,客观题的分值在减少,主观题的分值在增加。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我省中学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6年汉语文高考试卷分析(一)2016年汉语文高考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2016年我区普通高考汉语文试卷的结构保留了传统设计,由Ⅰ卷和Ⅱ卷组成。Ⅰ卷包括16道基础知识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Ⅱ卷包括阅读和作文两大模块,阅读部分仅一篇文章,设有14道小题,各3分,共42分;作文部分设1题,分值60分。试卷在题型设置、考查重点、题量、难易程度等方面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特点,符合高中汉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王文槐 《甘肃教育》2013,(1):63-65,76
一、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结构特点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共150分,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全卷有六道大题,18道小题,其中第I卷为阅读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四道大题,共70分;第II卷为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道大题,共80分。试卷结构具体如下:认真分析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可以看出新课标全国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无论哪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除去作文题,分数最为集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给材料的语文阅读题,包括以客观题为主的科学文阅读和以主观题为主的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从多年来的考试情况看,许多考生均在这类阅读题上失分严重。为了帮助考生攻克这一难关,特对高考语文阅读进行综合解析,并以2007年湖北卷为样本,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充分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