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  相似文献   

2.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过节的过程”,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让你们印象深刻的故事。一、明确传统节日按本次习作要求,你们觉得以下哪几个节日是不可以选择的?A.春节B.清明节C.劳动节D.端午节E.国庆节F.中秋节G.元宵节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民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儿童美食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民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我心中的美好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习作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美好的感情和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紧拿起笔,写出你心中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什么事让你想到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想象自己和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读给大家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习作准备了解有关节日的知识:有哪些节日,一些节日的来源,人们怎么庆祝这些节日的。教学过程一、七嘴八舌节日多1.同学们,在我们…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一趣味互动,感受节日的喜悦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开心辞典》题,想请大家猜一猜老师描述的语句写的是哪个节日。(生异常兴奋)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  相似文献   

9.
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是书写中华传统节日。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怎样写好本次习作呢?一、充分展开综合性学习,收集好资料同学们应该已经注意到,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这些传统节日是在什么时间,又有哪些习俗呢?可以用列表的方式,看看日历、问问长辈、查查资料,把了解到的与节日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乌镇香市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相似文献   

11.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如果能给我机会设立一个节日,我希望世界上能有一个快乐的电脑节。我为什么要创设这个节日呢?因为我觉得电脑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而我们孩子玩电脑的机会又太少了。在家里,爸爸妈妈管着不许用电脑;在学校里,几个人合用一台电脑,总是不能尽兴。如果有了“电脑节…  相似文献   

12.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相似文献   

13.
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 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的。  相似文献   

16.
正常听周围老师说,教材上的习作不好指导。因为,教材的习作,和每个单元的课文没有什么联系,老师们无所适从。确实如此。但苏教版教材习作训练的编排又有其明显的优势,习作内容和形式多样灵活,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譬如第七册教材中的七次训练: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写清楚设这一节日的理由,想象别人会怎样度过这一节日;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一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家乡独具特色的习俗;通过叙述一件事,描写一  相似文献   

17.
写自己的家     
●训练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习作指导●重点指导:家,是你避风的港湾;家,是你成长的乐土。一说到家,你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有开心、有趣的  相似文献   

18.
习作要求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好多话要说。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只要与家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积累·运用八。习作指导家,是亲人相聚的地方,是充满关爱的地方,是我们遇到任何艰难困苦、暴风骤雨后可以避风的港湾。我们的家通常有爸爸妈妈,有的家还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可能很遗憾,有的家不幸失去了亲人。所以介绍你的家,可选的材料很多,角度也很多。只要是“家里”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人或事都可以。但是,不能把家里发生的事、生活情况或人物,一…  相似文献   

19.
<正>审题要点分析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你能写一篇《家乡的风俗》,从而展现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吗?对于本单元的习作,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深入了解风俗特点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深入了解风俗特点非常重要。风俗有很多,有节日风俗、婚丧风俗、农林牧渔风俗等等。你一定要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最好是自己也参与过的风俗来写。  相似文献   

20.
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