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高句丽王系史的记载,从《三国志》到《新唐书》均繁简不一,尚存阕如。关此记载最详尽的应首推《三国史记》。本文基于《三国史记》的记述,对高句丽王朝继统概况作出梳理和阐发。认为按《三国史记》的记述,高句丽王位继承采取了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三国史记》史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史记》共有31篇史论,是《三国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史记》史论不仅效仿了春秋笔法,而且还学习《左传》、《史记》等史书中史论的写法。《三国史记》史论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史学成就的折射和补充,尤为重要的是,《三国史记》是站在中原王朝附属政权的角度去记载新罗、高句丽和百济历史的,因此,认真研究《三国史记》中的史论,对于厘清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历史角色,估价《三国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国史记》是金富轼奉高丽仁宗之命纂修的一部汉文史书,它是朝鲜的第一部纪传体正史,成书于公元1145年。在《三国史记》中关于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记载于杂志的色服中,但我们可以从《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发现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特点,了解其发展轨迹,从中看出中国服饰对于三韩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王世系积年考——兼论朱蒙建国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王的世系与积年是有问题的。参照中国史书的记载可以排出27世29王的高句丽王世系。中国史书对高句丽诸王在位时间的记载虽然极少,但仍然可以据此修正《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诸王在位时间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5.
从《三国史记》初探新罗社会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罗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与高句丽、百济并立于半岛。其开国于公元前57年,亡国于公元935年,存续近千年。朝鲜高丽时期的著名文人金富轼在其著作《三国史记》中对新罗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从而使之成为研究新罗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对《三国史记》关于新罗的记载,对新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展现《三国史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国史记》关于棘竭、渤海的相关史料,反映了秫揭、渤海与中原王朝及新罗、高句丽、百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渤海建立前棘辐与三国之间的相互征战、秫辆对唐朝的隶属关系,渤海建立之后渤海与唐、新罗的关系等,这些史料是金富轼摘抄中国、朝鲜古代史料所为,尤其是一些朝鲜古籍中的史料,对于探讨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历史,以及中原王朝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统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原始先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三篇本纪的开端,分别引用了殷、周、秦起源的神话传说。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蕴藏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研究探讨这些神话传说,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又可以挖掘其蕴藏着的文化元素,从而探究原始社会的奥秘。  相似文献   

8.
《史记·高祖本纪》采藏之于金匮石室,而又流播得四海皆知的关于刘邦的神话附会入史,是《史记》对这些极具欺骗性的神话予以揭露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刘邦的神话传说和人性之间呈现的现象上的矛盾所暗寓的文本深层次意义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神话化的理性批判。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神话的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发生形变和质变,甚至散佚、消亡的核心原因。《史记》中的上古神话传说,词约而意丰,文短而时长,探索了神话传说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兼顾了实录原则和文学修饰的优长,既填补了上古历史的空白,又开启了《史记》五种体例的范式,是司马迁个人才识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作者对“神话历史化”的进一步尝试。以《史记》为例谈神话的历史化,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文学名著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神话的历史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三国史记》是朝鲜古籍中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以记人为主.仅就人物而言,《三国史记》就包括国王在内的190余人的传记,大致把活跃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近十个世纪的重要人物都纳入了书中。本文仅以列传为倒,分析《三国史记》人物传记在人物材料的取舍上主要采取的方法——集中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外学者早就发现,无论是在原始宗教仪式还是在民俗中,卵(或者说蛋)都是一种超自然的生殖力量象征.西方学者弗朗西斯科·德米特欧(Francisco Demetrio)在其论文《菲律宾神话中的洪水母题及再生象征》中指出:在初民眼中,宇宙如同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当它耗尽自己的能量时就会死去,从而出现万物萧疏的严冬;待到春天它又死而复活,万物欣欣向荣.而“卵生殖”母题,正是宇宙万物从巨大的圆状浑沌物中再生的象征.在东亚神话中,有许多“卵生殖”(蛋生儿)故事.朝鲜半岛各个部族都有“卵生殖”图腾崇拜意识,在其三个系统神话:百济神话、高勾丽神话、新罗神话中都有“卵生殖”形态.在韩国文学史上,百济神话也叫东明神话,因为创世祖叫东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二十四史》中的《北史·百济列传》.其中记载:“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有孕,王还,欲杀之.侍儿曰:日前,见上天有气,如大鸡子来降,故感而有娠,……彼生男,  相似文献   

12.
在唐丽战争期间,高句丽加强了同倭的联系,双方各有所图,就高句丽而言,结好倭是为了实现连横之势,在战略上抗衡唐朝;于倭而言,加强与高句丽交往,有助于实现其自身的以朝鲜半岛为基点的"天下秩序"。本文以《日本书纪》记载为基础,结合《三国史记》、《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试对唐丽战争期间的高句丽与倭交往情况做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三国史记》记载了高句丽于氏的相关事迹,从对于氏两次婚姻的解读可知,高句丽王室存在着与不同部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通婚的状况,其民族在婚姻关系方面保留着原始的“蒸报”制,“兄死妻嫂”、女性改嫁均未受歧视。从对于氏家庭关系的解读来看,高句丽民族在原始婚俗的影响下,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存在着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王室家庭在一夫多妻的环境下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纵观于氏的一生辅佐三代国王,其在男权社会有一定的政治权利,说明高句丽女性并未被排斥于权力核心之外,总体反映出其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出现了氏族这一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朝鲜的卵生神话反映的则是朝鲜族人由母系氏族时期向父系氏族时期的过渡。朝鲜的三大神话系统(百济神话、高句丽神话和新罗神话)均有丰富的卵生神话形态,其源头之一应该可追溯到徐偃王神话。多大山与深谷的自然环境和游女赘婿之风盛行的社会环境,是朝鲜卵生神话赖以产生的条件。此外,朝鲜很多民族信仰与风俗都和禽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产生了一种鸟崇拜。朝鲜人崇拜鸟,甚至把鸟视作他们的图腾,反映出他们对天神的崇拜,以及对大自然模糊不清的认识。但当时毗邻地区和民族的相近风俗,还是促成了卵生神话在东北亚地区的泛滥。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记录了许多有关神话的材料,其中帝王感生神话的材料比较突出,研究《史记》中的感生神话可以从史学的角度来了解神话的再现和发展,对研究汉代神话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神话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神话文献学价值。商周始祖契与弃诞生的神话传说,最早就分别见之于《诗经》的《商颂·玄鸟》与《大雅·生民》篇中。历来学术界对此二神话虽看法不一,但大都认为它们具有“感生神话”的特色。历来各家学者对《诗经》之“感生神话”主要有三种解释。《毛诗正义》用崇祀高襟信仰的宗教仪式来加以解释,是不可取的。商周始祖的氏族起源神话与图腾崇拜是有可能相联系的。上述“感生神话”都应该是图腾生育信仰的产物。当然,也有认为它是原始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观念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三国史记》是王氏高丽大臣金富轼在1145年以古汉语写成的关于新罗、高句丽、百济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可从古汉语的角度对这些语法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三国史记》古汉语中的谓语类型主要包括名词用作谓语、形容词用作谓语、数词用作谓语、副词用作谓语、连动句式、兼语句式、谓语省略等等,例句比较丰富,将这些谓语类型与现代英语对应表述,可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语言语法现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为古汉语英译及古汉语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阅读》2007,(5):40-42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黎国国王,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释迦牟尼就诞生在这里。既然释迦牟尼已被神化,那么,他的诞生也就带上了一定的神话色彩。关于释迦牟尼的诞生,《阁多伽》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一书列举大量神话材料论证《史记》的著述表明司马迁对君权来源的看法,并以此说明《史记》有神学目的论倾向。其实这是对《史记》的误读,是囿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的认识。该书举证的神话材料涉及了《史记》阐释的历史化神话、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等问题,司马迁对这些问题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使他能超越君权神授的思想,把握历史本质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吕氏春秋》等,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有许多古典神话的纪录。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其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物形象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