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学生读书的时候,我习惯绕到他们身后,轻轻低头倾听他们朗读。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流利,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充分,以便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那一篇日记,却让我真正感到了我这样做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感谢学生     
每当学生读书的时候,我习惯绕到他们身后,轻轻低头倾听他们朗读。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流利,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充分,便于对一些典型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和指导。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有一篇日记,让我真正感到了我这样做的巨大作用。那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学生,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第二节课是阅读课。我正在读书,突然感觉到老师离我近了。尽管我没有转身看,但我知道他正站在我身后听我读书呢!老师站在我身后,我感到好温暖、好高兴。同时我又有点儿紧张,万一没读好怎么办?我打起精神,坐直身子,大声朗读,我…  相似文献   

3.
每当学生读书的时候,我总习惯绕到他们身后,轻轻低头倾听他们朗读。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流利,读得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充分,以便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那一篇日记,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我这样做的巨  相似文献   

4.
李青春 《山东教育》2005,(19):29-29
生平第一次,我被我的学生感动了,他们的自信大方,他们的活泼开朗,他们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对美的深刻认识,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阅读,我坚持每周推荐阅读文章,要求他们每天阅读半小时,每两周进行一次阅读分享,每月开展一次阅读小竞赛。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尝试写一写阅读摘抄。考虑到学生间的能力差异,我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但是,对于那些坚持做摘抄的学生,我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相似文献   

6.
守望乡村     
之一   我是一名村小的音乐老师,有一次带着孩子们去中心校表演口风琴,中巴车在气派的校门口停了下来,孩子们开始惊叹了,“真漂亮呀!““真大呀!“……我想制止他们,可还是忍住了,农村的孩子,出来一次不容易,不扫他们兴了.……  相似文献   

7.
声音     
《甘肃教育》2012,(2):5
爱国主义教育体现教育是否成功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北大校长12月24日在长沙市一中的一次演讲上这样说,引来媒体一片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且不管媒体报道周其凤的演讲是否断章取义,只来看一看美国教育的结果,便可知道美国教育对美国人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举一个细微例子来说,在好莱坞生产的诸多以美国国家安全、警匪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8.
感动     
每当学生读书的时候,我总习惯地绕到他们身后,低头倾听他们朗读。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流利,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充分,以便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有一篇日记,让我感动。那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学生,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第二节课是阅读课。我正在读书,突然感觉到老师离我近了,尽管我没有转身看,但我知道他正站在我身后听我读书呢!老师站在我身后,我感到好温暖、好高兴。同时我又有点儿紧张,万一没读好怎么办?我打起精神,坐直身子,大声朗读,我要读得最好,最有…  相似文献   

9.
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今天,我教给学生什么?我之所教他们是否乐意接受?能否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一点帮助?假如我明白,我之所教对学生没有多大用处,甚至根本没用,我可不可以无所顾忌地放弃呢?  相似文献   

10.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句话时常在我耳边萦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我们在埋怨孩子基础差、脑子笨、不听话的同时,是否经常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孩子?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把他们当作一个与我们平等的“人”进行交流?日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互感     
大约十年以前,康涅狄格州的一所学校举办了一次“艺术日”活动。他们问我是否愿意去谈谈职业写作是怎么回事。等我到那儿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还请了另外一个演讲者——布洛克医生(我就是这么叫他的),他是一个外科医生,  相似文献   

12.
忍不住了     
<正>有一次,我帮某大企业老板过滤人才,到了当天下午时,已经面试过十几个应征者。这些应征者都是名校毕业的高才生,家世背景也不错,言谈间都很有自信。由于这次找的储备干部未来要掌管上亿元的资产,因此老板特意向我请教:如何从这些人才中看出他们未来的潜力?我回答:"自律。"他愣了一下,我又说了一次:"是的,只有这两个字。"他又问:"如何从短短的面试中看出端倪?"我说:"第一,不要听他们说什么。好听的话人人会说,要看他们的衣角是否有褶皱,指甲是否干净,发型和鞋子是否用心整理过。  相似文献   

13.
那年我九岁,上小学三年级。深秋的一天傍晚,几个小伙伴来找我,告诉我说他们几个都过了“胆量测试”关,问我是否敢去。我问他们怎么个测试法,他们说就是一个人勇敢地在离村二里远的河口处呆到夜里十点钟。谁要是坚持到十点,他就是胆大无比的英雄,要是逃跑了,就是狗熊,如果不敢接受测试,那就是孬熊。我当然不能落下这样的骂名。当我随他们几个人来到河口时,太阳已经西落了。他们临走时告诉我,“三星”正南时才到十点钟,不到那时不准走。等他们离开后,我惊魂不定地发现天上的星星正朝着我眨着诡秘的眼睛;河水如泣地哗哗作响;秋风不怀好意地撕扯…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15.
纪彦 《教育艺术》2003,(9):16-17
我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初中“副科”班主任。当我看到班级60多个孩子的名单时,我年轻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当我看到他们那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激动的心立即和他们融入到了一起。我依稀记得学生们第一次报到时我对他们说,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回今生的擦肩而过,今天我们有幸成为师生那是前生注定的多大的缘分啊!从此,我便把这60多个孩子看作是和我有着缘分相牵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在课堂上哭过一次,因为我的学生,惹恼了我。那天我要上的课是《南京大屠杀》,我放了一张碟,我觉得那样更形象,更能说服学生,我要给他们最直接的感触。然而,他们笑了,几个男孩子, 看到电视里模糊的镜头:从杀戮到活埋。而后,解说员说,多少多少女人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对"屡教不改"或"屡教不进"的学生,有时也许会强装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找你."有时也许会恨铁不成钢地对他们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找你了,再不改正的话,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相似文献   

18.
教学之余,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我又一次阅读完《西游记》后,领悟其中不乏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4,(3):20-20
一哥: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算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如果按照成绩来说,肯定不是好学生,但是我知道自己并不笨,只是有时候会管不住自己,总是在该学习的时候去做别的事情。正因如此,原先我仗着小聪明还能应付,后来渐渐跟不上了……一开始,老师、家长还一次次和我谈心,每次我都会下定决心好好改变,可是……现在他们都觉得我无可救药了,我也想努力做出个样子给他们看,  相似文献   

20.
老师的尾巴     
一次活动进行中,忽然我听到孩子们一阵嘻笑,好像还在议论着什么。我从他们的目光方向寻找原因:原来是我用双面胶粘教具时,不小心把一段长长的白纸条粘到屁股上了。他们是在笑我的洋相。我当时觉得很丢人,差点“恼羞成怒”,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的气消了。他们是因为发现了快乐才开心,他们纯真的心灵里还没有“羞辱”这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