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其精神内涵和艺术成就.透过作品,不仅可以看到"现代小说流派旗手"白先勇的传统文化情结,还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悲剧意识、美学意蕴、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花卉摄影是一个表现难度很高的摄影题材,其作品意境美是作品的精华之所在.这就要求拍摄者:运用摄影语言表达拍摄思想,展现花卉摄影的意境美;注重花卉摄影的构图,用优美的艺术形式体现花卉摄影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校园里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卑,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担心被鄙视、嘲讽、甚至是人身攻击,因为他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性取向.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内在状况,并从大学生心理辅导视野出发阐述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索针对这一现象改善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婷 《职大学报》2009,(1):40-42,83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作品的丰厚,风格的多变,题材的广泛,无不给人以惊艳的感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她又以大量的全新的作品卓然独立.本文拟从王安忆语言的角度,分析其各阶段语言的风格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素质抑或精神情怀广泛显现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之中。追本溯源,从白先勇的个人身世经历、宗教情感以及所受的中外文学遗产的影响等方面可以发现白先勇小说创作中人道主义的清晰印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同性恋文化也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特殊文化现象的主体,同性恋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高校大学生同性恋问题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文化建设也产生重大影响,而高校文化建设的缺失也加剧了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恶性循环发展。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诱因及对策,促使高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人文关怀型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8.
审美是人类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形成一种超越功利目的关系状态,具有形象和情感的双重表征。商战题材电影作品既有认识价值、伦理价值,更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电影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电影作品的一种方式,也是商战题材电影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有明一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新兴商人阶层的崛起,市民意识的形成,便社会风尚日益世俗化.明代社会世俗化的倾向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历来史学家对此颇有论述.笔者期望换一个视点,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切入分析.以烟花世界的恨男怨女为题材的青楼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然而,明代青楼题材的作品内容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是前代所没有的.几乎所有的通俗小说都或多或少的涉及青楼.出现了许多以反映“青楼韵事”为主的文学作品,本文从青楼文学这一角度对明代社会世俗化的倾向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作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着眼于人的深层精神世界.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开拓和挖掘.在中国当代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将残雪和鲁迅放在上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几乎相似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在打通现当代文学承继性方面,残雪不论从题材的选取、技巧的应用以及作品自省意识的渗透方面,都是鲁迅精神的一种回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师曾人物画作品体现出以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核心的人文情怀:从其题材内容看,作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反映现实;从其技法创新来看,不但以中西合璧技法诠释作品内容,更是用概括简约的人物刻画,促进了漫画的出现.陈师曾人物画人文情怀意蕴深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古代罗马社会中的同性恋是“希腊化”的结果。比较古代罗马与希腊的同性恋,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已毫无共同之处。同性恋在罗马的遭遇一方面证实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对人类性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使我们从中透视出希腊、罗马文明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唐宋诗词中有关“金陵”的作品不胜枚举,而最能体现“金陵”历史沧桑与审美风格的当推咏史怀古类作品.诗人们在缅怀历史遗迹的过程中感慨繁华、哀叹人事、讽谏君王,金陵的兴废更替、盛衰荣辱通过伤悼情怀、历史古迹加以呈现,延伸出特有的金陵情结,在宋元以后文人的金陵题材的作品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14.
分析《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题材、主题、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声音、意象创造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两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的区别,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对于理解该作品以及文学创造规律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题材需要独特的眼光发现,而独特眼光的形成,既要靠丰厚的专业积累,又要有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个性追求,这样以独特视角选取的独特题材,再以独特手法编创的舞蹈作品,它的独特性自然是水到渠成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其题材来源于历史,此类作品通常涉及许多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是历史文学审美的重要向度,不同视阈下的两种真实,以及历史文学创作中两种真实间的平衡把握,分析了历史文学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神话故事搬上荧幕插上一双翅膀。中国传统神话成为导演们争相挖掘的题材。让人炫目的技术也使神话故事中的"万物有灵"得以精彩展现。笔者结合相关电影作品,分析研究近些年来神话题材电影作品的叙事新方法,新思路,以及新技术的融入为电影叙事以及神话故事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一生坚持的对自己"乡下人"身份的强调,应该是作家本人理性的自我认知."乡下人"对于沈从文,代表的不是现实的社会身份,而是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乡下人"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启蒙文学的异质特色.在他的湘西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是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沈从文的都市题材作品关注的是都市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使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了厚重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9.
方向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1):105-108
凯绥·柯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柯勒惠支的艺术充满着一种对社会对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她的作品题材多以表现工人、农民的苦难、饥饿、疾病、死亡、挣扎和反抗、斗争,她的版画和素描,人物形象生动真实,用笔刚劲,单纯统一,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短篇小说就其内容而言,不外主题和题材两个方面,但作为形象结构的内容主要是指题材而言的。短篇小说的结构,就是作家依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题材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有机组织和安排的形式。有了严密的结构,题材才能精当地组成统一的整体,主题才能得到充分有力的表现,文章、作品才有逻辑性、艺术性,对读者也才会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引起共鸣,使读者受到教益。反之,松散的组合,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