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与软件开发企业需求的差距.提出利用校内实训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软件行业实用型人才的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以建立校内实训中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内容的校内教学实训的培养模式,通过进行软件开发实训,并结合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校内实训项目给出了应用实例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敏捷开发法"软件开发的思想出发,本文阐述了该开发方法的特点和流程。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出一套高效率的软件实训教学方法,证明采用该方法能提高软件实训的效率,调动学生参与软件实训的积极性,缩短软件人才的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3.
地方院校软件实训开展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院校中软件专业培养体系与软件企业实际开发需求之间的差距,探讨如何开展软件实训以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方法.阐述了软件实训开展的必要性,讨论了软件实训开展的方式,并以南阳师范学院教学为例,对已经开展的软件实训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及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需要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时也需要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的生产性实训.文章通过研究建设一整套软件实训体系,能够让学生在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中及丰富的实训资源的支持下,掌握相应的软件实践技能,同时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心态等职前技能,使学生能够满足软件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轻松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5.
软件外包岗位主要从事编写程序代码、设计动态网页和软件测试等工作,其所需要的初、中级层次的人才主要来自于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这个层次的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可以概括为:软件开发技术,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外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了解外包企业相关知识能力,软件外包综合职业修养等。在这几项主要综合技能要素中,目前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般仅覆盖软件开发技术能力,而其余项目几乎空白。将项目实训纳入到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体系中,可以填补以上空白。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内IT行业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对软件人才需求出现较大的缺口,但是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出现了人才供需的矛盾。本文通过分析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之间差距,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即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对学生进行实训、毕业实习、就业培训,培养IT行业合适的人才,满足国内不但增长的人才需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实训的实现途径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目的,而实训则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探讨高职院校目前采用的几种实训模式,并做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运用学校、企业各自的优势,"以项目为中心、以团队为主导"提出校企共建适合软件专业的实训方案。运用实践为导向,获取软件企业各技术岗位技能,结合软件开发流程分析各技术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以角色分解的方式组建软件开发团队,将企业项目提炼成仿真项目,供学生实训教学,并制定仿真项目使用周期,使得仿真项目能紧跟技术前沿。通过虚拟研发会议室把企业团队、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增强实践性。通过举办多期学生实训、中职教师培训,分析校企共建实训方案在实训中的效果,从而论证软件专业学生在软件开发流程规范下进行仿真项目实训,效果明显,为企业输送对口专业人才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逻辑产品线的软件实训工厂架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群的实训室建设问题,将三年制的教学实训过程和软件工厂产品线开发模式相结合,给出了一个“教、学、做”一体化,以软件开发为基础、以软件集成为应用、以技术创新为提高的,基于软件逻辑产品线的分层软件实训工厂架构.保证了软件实训资源的共享性、配置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扩展性,实现了高职人才与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达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软件开发实践能力,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成熟的"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学院已有师资开发实践经验不足问题,探索将软件企业里具有丰富开发实战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请进校内课堂,对学生的实验课程及暑期实训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存在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相适应的现象,结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该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协同培养等方面提出软件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强化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建设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开展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校企共建并应用实训创新平台,协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软件实训课程改革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大力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对软件实训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针对软件专业中理论知识与实际具体业务脱节的问题,引入实践型教学模式,实行多元化教学活动,营造企业式工作氛围,模仿企业运作流程,实现教学理念改革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技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训是强化学生技能的一种方式,技校应将教学与实训结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但是当前的技校机械类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如何深化技校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的环境和市场要求,促使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中国软件企业的不断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软件企业不再是仅仅需要程序员的软件作坊,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迫切需要,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探讨了在虚拟企业环境下的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为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软件开发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改革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教学是当务之急。论文从制定教学计划和选取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开发类项目实训的需要,研究并探讨了基于.Net平台的软件开发实训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模拟企业软件开发环境,再现软件开发的六个阶段,帮助学生熟悉开发流程、掌握主流技术、积累开发经验,并且使用该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软件项目开发实训系统的提出,旨在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学生进行符合当代软件行业标准的软件开发过程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平台。实训系统以TSP作为方法基础,帮助软件开发初学人员建立团队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敏捷软件开发过程,降低软件工程的学习门槛,树立正确地软件开发观念。本文分析了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发展和教育现状,总结了团队软件开发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出软件项目实训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软件外包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对软件开发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了计算机软件课程改革力度,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外包人才。本文结合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出了在Java课程设计中融入软件项目开发的步骤、模拟软件开发人员角色、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软件开发能力是软件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银行软件的开发,提出采用产品化的工程技术、以CMM思想管理开发过程和加强对金融软件人才的培养等方法,同步改进软件项目中的技术、过程和人才等三个方面,最终达到增强企业软件开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软件产业发展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对目前大多数高校培养软件工程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论述了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实训体系的构建,提出软件工程人才产学研实训体系建设应包括课程体系改革、验证性实验室建设、软件项目实训平台构建、科研研发平台建设以及软件应用企业运行体验等全程培养模式,并对梧州学院的建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