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社同新华书店之间为图书印数而进行争吵的事,已经延续了很多年。出版社说:出版社编书,但掌握不了图书的命运,印数是由书店决定的。书店说:书店决定的只是订数,而印多少是出版社的事。出版社说:印多了书店不要,最后压在出版社,所以订数就是印数。书店说:你印多少我全得要,销不出去算谁的?只要图书质量好,订数是不成问题的。出版社说:可是,有些质量好有价值的书订数也上不去。书店说:那就看你的宣传工作了;再说,你如果有把握,可以备货呀!……  相似文献   

2.
选择图书最佳印数需考虑的问题河南科技出版社王茂森本文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谈谈确定图书最佳印数时应考虑的问题。1.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在旧的图书发行体制下,出版社几乎完全丧失了图书的宣传发行功能,图书是否开印,印多少仅由新华书店的征订数唯一决定。这种...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出版事业呈现出兴旺发达的局面。但是到了1985年下半年,科技图书的出版发行形势急转直下。图书征订印数大幅度下降。仅以辽宁科技出版社为例,1984年图书的平均印数近5万册,到1985年下半年,由于科技图书订数萎缩,平均印数下降3万册左右,到1986年平均印数则不足2万册。我们对1986年的87种新书征订印数作过分析,万册以  相似文献   

4.
在发行工作实践中,征订和提印是发行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入库的初始和依据,征订、提印、入库和销售形成整个发行工作的循环系统。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出版管理软件中都没有征订和提印的功能。2006年下半年,云因信息和我社正式启动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在云因工程师和我社发行人员的密切合作下,专门针对发行管理系统中的征订和提印功能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在电脑中制作订单、根据订单录入订数、根据订数和备货进行汇总提印、根据印数入库等一系列的功能,从而真正实现了云因发行模块功能的全面完善。由于我社是以教材教辅出…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印数     
在努力把科技成果加速运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今天,大大地改进为各类专业工作者提供科技新书出版信息的工作,尤其显得重要。但这种先于出书乃至先于出书计划公布的信息,不应当是一些图书简介的简单罗列,其中应该有必要的材料,详细说明各种新发明、新工艺等的实质,这样才会比以往更快、更具体和更准确地确定读者对各种专业书籍的需求,从而确定其印数。众所周知,一本书的印数是根据图书发行部门的订数确定的,而发行部门调查读者需求及确定订数的基本依据正是附有每一种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上海各刊物的印数都很可观,不少外国朋友听到我们的印数甚至不敢相信他们的耳朵了。当时,有不少读者为了买到自己想要的刊物,甚至到处托人。笔者就曾在某大学新华书店用原价买了几本别人已用过的旧刊,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各刊的印数却明显地下降了,有的半年之中跌了五万,有的跌十万二十万。虽说印数并非衡量刊物优劣的唯一标准,但印数下降总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刊物印数的沉浮,在此发表一点想法。一、刊物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解决买书难的问题,除了改进书店的供应工作之外,还要大力提高出书的重版率。新书的印数,出版社通常是根据各地书店的订数来决定的,而书店的订数则是参照出版社提供的二百字的“内容简介”来估定的。一年出书两万多种,每种书都要求书店一次订足,既不能脱销,也不能积压,那是很难做到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一种书的销路有赖于广大读者的鉴别。就  相似文献   

8.
谈“印数”     
编辑发稿单上,专门印有一栏:“参考印数”,其实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为最后总是以书店提出的印数拍板的。书店的同志确实作过一番征订工作。问题在于,这种征订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他们征订的依据,只是寥寥二百字的“新书预告”,实在很难得出对一本书的准确认识,更不用说有些“新书预告”还有着浓厚的“广告”色彩了;二是负责填报订数的同志,虽然一  相似文献   

9.
胡军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5):39-40,80
图书馆学期刊是图书馆工作者发表文章的园地,刊物只有赢得读者的信任,才能植根于读者心中。探讨了图书馆学期刊的心连心问题、透明度问题、承诺服务问题和编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期刊史略(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览整个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期刊的历史,,我们知道:图书馆学期刊是推进图书馆学研究,加强图书馆间的联络与合作,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它是图书馆历史上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图书市场热点匮乏、销售平淡的形势下,有一套规模不大、特色鲜明的图书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自1998年6月份上市以来,8000套的印数已走出大半,西安书市上订数看好,北京的席殊书屋一次订货300套,并且还上了浙江电视台的图书排行榜。这就是北岳文艺出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学期刊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回顾了我国档案学期刊的发展过程 ,对各种档案学期刊的结构特点、附加资料、转载率等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最后提出档案学期刊的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梅 《新闻知识》2007,(2):52-53
学期刊是传播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这一性质决定了它负有传递学作品、反映时代变迁、陶冶读心灵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学期刊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在学日趋边缘化的过程中,在与电影、电视、网络、音像等媒体“抢夺”读的竞争中,大多数学期刊的生存日趋X艮难。本即从学期刊的这种生存现状出发,剖析原因、探讨出路,以期对学期刊在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我国出版社图书自办发行数量,迅速增长,新华书店征订数大大萎缩,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科技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实践》一书,全国新华书店的征订数仅500册,而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出版社自办发行了1.5万多册。如果还是按照老办法,即主要据新华书店征订数确定印数,已到了影响书的出版命运,压抑学术出版物的出版,短版活大量增多的严重地步。问题的症结正是传统的印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今年出版发行了几种台历,特别是《知识台历》除了日期等等以外,每一页的背面还编印了许许多多的小知识,又有趣味性,每翻一张日历,就可以学得一点知识,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遗憾的是,今年各县的报订数虽然不少,但由于印数甚少,只发给地区店一些。这样深受欢迎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多印一些呢?建  相似文献   

16.
在图书市场订数萎缩,青年读物印数下降之际,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启示录》丛书却一枝独秀,当年重印3次。其中,《沉思与遐想》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是“上海青年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整套丛书跻身上海青年最喜欢的三套丛书之列。薄薄的小本子,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不显眼的地方出版社,只有三年多编龄、尚未获得职称的“编辑”,1986年不景气的图书订数,……“天时、地利、人和”似无一具备,难怪预测者们都不敢持乐观态度。然而,这套小小的书居然冲破了困难脱颖而出,并成为热  相似文献   

17.
书籍的印数反映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请看这些书籍的印数:《格斯尔的故事的三个特征》(内蒙古人民版,1958年)333册、《米吉安尼诗文集》(人民文学版,1959年)104册、《光明之路》(作家版,1961年)100册……。绝大多数书籍的印数大抵四舍五入而只标注整数,而带零数印数的书籍却对读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并带来某种精神愉悦。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书籍的印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是个出版大国,1984年出书8万多种,印数超过20亿册;出报刊1.3万种,总印数达430亿份。苏联解体的1991年出书3.4万种,16亿多册。此后虽然受到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的严重打击,1997年仍出书4万种,总印数4亿多册。俄国现有各类出版、发行单位8000家,绝大多数在出书范围、服务对象上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分工。 过去苏联的出版机构,都是全民所有制。目前,这种意义上的国有出版机构已经没有了。绝大多数出版社实行股份制,少数则是个人投资兴办的私人企业。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报刊发行情况如何?变化原因怎样?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走访了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司。孟繁六同志回答了提出的问题。问:今年报刊发行情况怎样?与往年有何不同? 答:最新了解的数字表明,今年中央主要报刊征订数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一些专业性、文化性和省报的订数也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可以说,进入1991年,全国报刊期发总数连续几年“滑坡”的现象终于得到缓解,并出现可喜的回升趋势。今年初与去年初相比,订数增加的报刊如:《求是》杂志今年初比去年初订数增加7万册;《半月谈》系列刊  相似文献   

20.
图书印数:考验编辑把握市场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浏览业内书、报、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难找到一篇探讨图书印数的文章.为什么呢?究竟是图书印数问题不值得研究,还是不易研究?或者业内专家及写作高手不屑于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