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很有特色,创作中开拓性的大胆革新手法和娴熟技巧,不但代表着李斯特的创作风格特点。也使之在浪漫主义的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文章在论述影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因素前提下.对其典型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性的朗诵旋律、形象化的伴奏织体和丰富多彩的和声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深刻认识李斯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苏夏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进而管窥出苏夏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并对其演唱加以阐述,以期引发更多对苏夏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璐 《文教资料》2007,(11):88-90
黄自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典范。本文从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分类及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谈到自身演唱黄自艺术歌曲的体会,其中以《玫瑰三愿》为例,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肖邦被美誉为"钢琴诗人",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他的艺术才华,不仅局限于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他独特的浪漫情怀也渗透到了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来.在肖邦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共创作了十九首艺术歌曲,每一首都独具匠心,情感深厚.虽然,肖邦的艺术歌曲篇幅都不是特别宏大,演唱技巧也并未追求的华丽的色彩,但是无不彰显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格调,这也赋予了肖邦艺术歌曲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纵观肖邦的艺术歌曲创作中,爱情题材占据了近一半的比例.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从肖邦"爱情"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分析入手,来呈现肖邦艺术歌曲的创作意义和艺术价值,从而促进国内研究者对肖邦艺术歌曲的重视,并在舞台表演和演唱教学中进行深度的专业探索,呈现肖邦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创作概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民族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的创作与演唱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掌握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特征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自己演唱体会在情感的表达、歌词的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形体表演等演唱出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献词》(Widmung)是舒曼艺术歌曲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优美旋律洋溢着热情、喜悦和活力,音乐充满了幸福感。这首艺术歌曲是声乐学习者必唱的"必唱"曲目,也被李斯特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本文选择四位歌唱家演唱的不用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斯特的艺术创作范围涉及钢琴音乐、交响乐、器乐曲等,范围广阔,但却很少被提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他的音乐创作具有独特的音乐审美特征和开创性的音乐创作技巧,这使他成为众多优秀浪漫作曲家中的佼佼者。本文从李斯特一生创作的经典艺术歌曲出发,分析并总结了他典型艺术歌曲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朗诵性的戏剧化旋律和最具诗意的钢琴伴奏等,对进一步认识、学习和理解其创作特色与艺术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雨丰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75-76,79
艺术歌曲是人类音乐和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递的音乐精神与先进的创作理念始终影响着世界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对训练学生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提高学生情感和声音的表现力都有很大帮助,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演唱能力,促使学生的技术与艺术全面发展.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的介绍、分析,来引起师生对艺术歌曲演唱的重视,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望乡词》是由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典型的中国音乐风格的男中音艺术歌曲,歌曲真挚、深沉而又气势磅礴,成为当代中国男中音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其创作背景、音乐结构等方面的剖析,归纳总结其音乐特征;从音色、唱腔与咬字半声演唱等方面对其演唱进行研究,从而对笔者今后对这类艺术歌曲的演唱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舒曼是继舒伯特之后为德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舒曼的艺术歌曲将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本文通过分析舒曼艺术歌曲的文学特征和音乐特征以及本人演唱<献词>的感受来试论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及其演唱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以李斯特部分代表性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中转调手法的分析来展现其个性化的和声语言,为探究其音乐作品中戏剧性因素的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学习演唱艺术歌曲,其中也包括中国艺术歌曲。艺术歌曲的内涵深刻,是声乐艺术中的珍品,而中国的艺术歌曲在中华民族整体音乐文化中也因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演唱好中国艺术歌曲对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歌曲之所以能超越时空被人们广为咏唱,并推崇为艺术歌曲的典范,自然不乏其深邃的艺术内涵。通过对舒伯特歌曲的词、曲、伴奏三方面进行分析,深刻体验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精美。  相似文献   

14.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艺术歌曲体裁的经典名作。作品采用忧郁的抒情调子,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来衬托和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悲剧性色彩。这漫长而又阴郁的旅行正是舒伯特一生的写照,在此基础上,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解析作品论述其内在的悲剧性色彩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后四首歌》不仅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辞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从尘世中得到解脱、净化,具有高度哲理性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与以往的德国艺术歌曲不同,作曲家将人声器乐化,因此在演唱上也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文章从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演唱者较好地把握作品,对声乐教学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的风云人物,爱因斯坦以他在物理学领域的非凡创造而为世人所瞩目。关于他的创新奥秘,多年来人们从众多的角度,进行过广泛的分析。文章试图从审美直觉这一独特视角,就创新动力、创新方向和创新检验三个层面,全面剖析其在爱因斯坦理论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已经逐渐引起了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林译《桃花源记》在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叛逆"是由其独特的翻译观和翻译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从路遥小说中的矛盾交叉及路遥的生活经历入手,透视作家的意识世界和潜意识世界,分析其创作心理机制的审美构成。路遥在创作时对这种内在矛盾性在其作品中的存在的认识却并不是完全自觉的,这还不是作家主体主观上完全自觉的理性要求,而恰恰是作品中这种内在矛盾性的存在形成了路遥特有的审美取向,成就了路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厘清潘岳的河阳、怀县之作,探究他离都外调的心路历程,以及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与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透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