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作文应不应当规定字数 ?以我之见 ,不能简单地说“应当”或“不应当” ,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回答。小学生即使到了高年级 ,也还是处于练笔的初级阶段。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刚刚形成 ,有的还未形成。真正能写出象样的文章的学生 ,是不多的。有的小学生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 ,有的写着写着话就没了。因而 ,在平时练笔时 ,适当地规定一下作文的字数 ,或对个别学生规定作文的字数 ,是有好处的。我们都知道 ,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一个方面。对儿童 ,应当适度地给他们一点儿“限制” ,才能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也与培育果树苗…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学生学习品质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后的小学生在学习品质总分以及学习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相似文献   

3.
刘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18-219
2013年8月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学"减负"就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小学生负担过重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本文基于《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出发,对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小学识字量规定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学识字的字量和字种,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益的前提.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小学识字量方面的规定,从应"识"、应"会"总字量,各学段(年级)应"识"、应"会"字量和识字程度要求三个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时期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小学识字量方面的规定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显得无序而随意.在语料库统计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要研制<基础教育常用字表>,就需建立与小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种种大型语料库,把识字教学和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赵冰聪  张婧 《考试周刊》2014,(93):185-186
随着2013年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经多次修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地小学不断深化改革,严格落实规定要求,"减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规定的实施并没有切实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各种课外班依旧火爆,不少学生迫于考试和升学压力,在寒暑假、双休日甚至每天放学之后依旧非常忙碌,进行着各类校外辅导班的学习。"减负"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方面阻力,如何在多方受阻的情况下推行"减负",值得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2013年6月22日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这是教育部三令五申学生"减负"后,专门针对小学生减负出台新规。征求意见稿对小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规范,如,在作业方面,小学不留书面式  相似文献   

7.
规定字数作文与规定句数作文在作文长度、词汇复杂度、句子层面上有显著差别,但在准确度和连贯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对学生的访谈分析表明,完成规定句数作文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运用复杂句型以及运用连接手段方面的不足,而完成规定字数作文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点。  相似文献   

8.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住宿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规范住宿学生行为的要求和标准,各大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高校《学生手册》中宿舍管理规定的收集整理,将从规定的文本行文、内容、程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为《学生手册》中宿舍管理规定的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参考》2013,(19):13-13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从9月5日起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至9月18Et结束。截至9月18日17:00,共征求各类专门意见建议1209件,其中对减负十条规定具体条款明确提出修改意见的占44.1%,其他意见是就减负问题发表议论、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表达对减负工作的期待、表态支持教育改革、提出其他意见建议等。有97.1%的公众对教育部拟出台减负十条规定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课间做游戏时,被另一个8岁的小学生从滑梯上推下,造成骨折。按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其监护人,对其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应当配合学校,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学习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职责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这个8岁小学生的父母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学校也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今年秋,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就小学生入学、编班、教学、作业等十个方面对小学生减负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是学校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规定的,如:数学概念的定义,数学法则,数学符号等。数学规定是合理的、必要的,也是最优化的。数学规定是约定俗成的历史产物,不是哪一人定下来的,而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既然如此,数学规定的教学就要突出规定本身的内涵,同时更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理解数学规定的合理性、必要性,了解相关数学规定优化的历史演进脉络。这样可能更利于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学。因此,对于有些数学规定性的内容,仅仅止步于"告诉"是不够的,况且对规定性内容的探究或展开式的教学,还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让我们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更深入、细致地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居高不下,致使许多小学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行为及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多与父母沟通交流,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现有监护人的教育素质,学校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0,(12):48-48
在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6岁~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问,到商店里买东西:10岁~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给全家人擦皮鞋;14岁~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岁~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如果孩子不自觉执行,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将派专门的执法人员监督孩子执行法律条例。而德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严谨,绝对没有半点的庇护,即使孩子因为生病不能做家务,也必须要给父母一个正式的书面说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对儿童的高要求、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升学的压力、离婚家庭的增多、父母的分居或冲突及独生子女问题等,都使小学生出现心理困扰问题。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状况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实践表明,当代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问题最严重。本文重点对造成小学生焦虑问题的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她是2005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她决心以更优异成绩考取“免费生”资格,从而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王炎 《家庭教育》2010,(11):40-41
向阳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个聪明、活泼的学生;在同学的眼里,他是个乐观、友善的同学;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个健康、阳光的小小少年。为了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父母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他们从不给小向阳施加过多的压力,但也不放松对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张海龙张金双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是不可能与兄弟、亲友、师长、同学和睦相处的,更谈不上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现在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能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家里当上了“小皇帝”,顶撞父母者有之,驱使父母者有之。因此如何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及孤独感和自尊在二者关系间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小学生学校归属感正式问卷、儿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对730名2~6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与学校归属感呈正相关,父母拒绝与学校归属感呈负相关;(2)孤独感和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之间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3)孤独感和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启示,应该从家校社三个方面协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家庭层面,父母应为子女提供积极的教养方式;在学校层面,应通过多种方式发挥育人主导作用;在社会层面,应构建完善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父母教育观念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挫折承受力量表,对宁波、杭州两地的30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有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父母教育观念和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3)父母学历、小学生性别及其所在地区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模式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