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我党孜孜以来的理想和人民的愿望,经过多年的苦苦追求和探索逐步形成。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并构思出经济发展战略蓝图。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表述,毛泽东同志“分三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与邓小平“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虽处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探索、继承、发展的关系。没有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早期探索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就不会有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探索的开始和丰硕的成果。但与毛泽东的赶超战略相比,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更加实事求是,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思想和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这个战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不断深化的三个时期 ,它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三步走”战略是立足中国国情 ,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战略的时候 ,要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惠 ;要坚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根本的经济制度保障 ;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要始终把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加快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步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及意义叶昌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指导我国目前改革开放和下个世纪中叶以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有些学者对它的形成过程虽作了探讨,但未进行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它提出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认识高化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提出的五个紧紧抓住...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包括经济发展战略的远大目标、三个步骤、产业重点、实施策略。四分别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灵魂、保障、基础和关键。目标是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步骤是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学三个层次五个产业;策略是抓机遇,保速度、上台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包括经济发展战略的远大目标、三个步骤、产业重点、实施策略。四者分别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灵魂、保障、基础和关键。目标是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步骤是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学三个层次五个产业;策略是抓机遇、保速度、上台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产业革命步伐的双重任务。因此,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步骤及实现途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及实现途径,经过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实践检验并逐步完善,已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战略构想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一、“三步走”战略的形成及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作风,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事实出发,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考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时,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因此,开始提出的战略步骤是分两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现代化一直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60年代中期,就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促进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步”的具体化。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建立、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战略目标上争取世界和平,在基本原则上反对霸权、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我国主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国际形势进行辩证分析,科学地制订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我们可以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发现“孙子兵法”的科学精髓。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邓小平在全面分析和研究我国振兴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发展趋势以后,慎重做出的积极稳妥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发展是跨世纪中国的最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勾画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指针和战略措施;在思想方法上,他实事求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把握时代和世界的脉搏,着眼大局,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战略思想对于跨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均衡推进模式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富帮后富思想 ,先沿海后内地战略及“三步走”目标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经济发展布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必须保持较快的速度,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显特征。快速发展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人民生存条件改善,实现小康和共同富裕的需要;是有效反对霸权主义,中华民族生存下去,“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力发展战略进行了艰辛而可贵的探索。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这三者既密切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后者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重大转移,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转换.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缩小东西部的贫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