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法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学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立足于法学的法律执业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化思维的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学学生只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的现状,使他们能掌握法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思维、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法律教育更加适应法治建设和法律职业化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掌握基本的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应变能力的法律应用人才。而传统的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忽视了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过于重视知识的被动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探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学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立足于法学的法律执业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化思维的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学学生只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的现状,使他们能掌握法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思维、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法律教育更加适应法治建设和法律职业化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一、传统法学教育的困境法律职业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只有在娴熟掌握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法律工…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法学教材编写存在不少问题,如侧重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编写动机异化,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教材内容重复,不符合基本规范;法学教材与学术研究脱节,缺乏沟通与关联;教材语言呆板,较少关注现实与热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法学教材的质量,教材编写应当兼顾法学知识传授与司法技能培养,坚持以学生利益与需求为导向,契合培养法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促进法学教材与学术科研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双高”计划是国家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着实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辨明“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职业培训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职业培训服务理念;从现实需求入手,设计职业培训教学模式;加速“内培外引”,优化职业培训资源;深化保障制度,完善职业培训运行机制四点意见,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职业学院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层面和实践技能方面,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关注和培养,要在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将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各种软技能有机的融入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法学本科教育对于实务技能的培养具有局限性,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者"毛坯",此"毛坯"经过工作的历练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律职业者。因而,法学本科教育对于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不能大包大揽,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职责,一方面着眼于分析表达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克服或者避免舍本逐末之举,包括不放松专业知识的教学、专业实习不可"重形式而轻实质"、相关性课程开设不宜贪多求全等。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当今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提出了这一教育问题予以探究。经教育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知识技能与人文素质二者的关系,才是符合国家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未来职业生涯,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具有传输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属性,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在后者上有所欠缺,因此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法律思维应当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培养途径就是引入法律方法的教学。法律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理性,为法治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其作用的发挥会因条件限制而有些局限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消解。  相似文献   

10.
虞松勤 《考试周刊》2011,(64):172-172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简单转变.而且包含着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深意和期待。以往的教学,偏重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本文分析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教育方式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和内容与一国的法律体系以及司法制度息息相关。法律职业培训是为了满足民众对于司法的需要,通过国家有组织的选拔和训练,培养具有高度的法律素养和实务技能的法律家的制度。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确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关系的探索,理清西方国家法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基本模式,从而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的路径选择进行一个基本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卫生法学是医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互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知识涉及面广且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具备创新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理论讲授——拓展讨论——实践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知识——视野——技能"架构的学习态势。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司法考试体制下,法学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法律职业者的重任,而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当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伦理三个方面的教育。法学基础知识教育是向学生讲授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法律实践能力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实务能力培养和训练;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和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4.
吴德成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24-226,19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实施,明确了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应当以职业教育为方向。为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法律执业的需要,就卓越法律人才而言,法律技能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这些法律技能包括:阅读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规则、当事人或客户以及诉讼程序和法庭审理的技能;言辞表达的技能;书写的技能;学习的技能。从美国移植而来的诊所教育是法学院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应当对其进行批判性吸收。结合我国程序立法、司法实践以及法学教育的现状,需要对诊所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坚持以模拟诊所为主要形式,学生技能练习和教师知识讲授并重,并吸收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实践理性的学科,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在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寻求平衡,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强调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当强调对"问题意识"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正存在"问题意识"缺失的难题。其缺失的影响原因有:"问题意识"缺失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教育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教师职业道德的隐性下降。因此,应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解决理论问题为中心,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强化实践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诊所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是注重和强调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技能及职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法律诊所教育是克服法学教育现存弊端、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改革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法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但传统的以结果性考核为核心内容的成绩评价体系缺乏符合职业能力要素的制度设计,应当积极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旨的过程性考核模式,推动法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机制向着更科学、更合理和更公平的方向发展,这对提高法学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具有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双重特点,因此法学教学必须兼顾这两个特点,既要注意对学生法学理论素养的培养,又要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法学教学方式的改进,通行的考试方式也应随之改革。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时代.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数学教学而言.长期受“应试”功利的影响.偏重于数学的“工具理性”.偏重于“勾三股四弦五”的授予模式,偏重于知识技能的“题海”训练,恰恰忽视、甚至抛弃了作为主体的学生应有能力的培养.现就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董松一 《辅导员》2009,(18):52-52
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实践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