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亚金融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得到较快的发展,早期预警系统、货币互换和回购,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和发展,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标志着合作的不断深入。着重分析了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亚洲债券基金建立的意义,以及东亚各国为加快金融合作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最受关注的领域。广州是我国干细胞研究起步比较早的地区。但由于相互间协作少,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分量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按照“平等合作、互惠互助”原则,自愿组成的一个专业性、非盈利性的利益共同体,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英文名:Guangzhou Stem Cell Regenerative Medicine Consortium,GSRC),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摘要: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成果丰硕。尤其是“一带一路”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对接各国发展战略的粘合剂。诚然,科技与文化发展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国家间文化的生态状况,而且在世界互联互通的发展中逐步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探究科技和文化的合作发展,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点面结合,以“一带一路”沿线7个合作紧密的国家为典型,全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合作发展的现状,窥见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三螺旋理论分析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中政府、企业与社会合作资源共享、合作模式、合作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共同体农村综合咨询服务、复合集成技术服务、针对性精准化服务等价值追求;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服务共同体、多元协作利益共同体和地方特色发展共同体;在强调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主体螺旋发展的同时,推动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共同体是一个超越一般性区域创新府际合作机制的新提法,是综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的模式探索,对于深化府际合作和区域创新理论具有积极意义。从府际合作理论出发,提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生成机制,搭建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理念下的府际合作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从府际间政策协议和专利合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府际合作研究,发现在政策合作方面参与度较广但合作紧密度不高,专利合作呈现极核效应,域内外专利合作不平衡,行政层面的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创新研发合作中。最后,从共同体意识、合作网络、府际创新合作“多核”模式和一体化的创新政策支撑四方面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国际合作专利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专利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潜力、发展现状和合作效果进行分析,以把握该领域国际合作特征,揭示我国的优势和差距。结果发现:(1)美国在该领域拥有最强的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德国与中国台湾则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亚、欧两洲因集群创新成为国际技术合作较成功区域,但集群内合作研究领域的趋同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是合作三方为发挥各自在产业推广与商业化运作,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而有意识形成的合作网络。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这种战略联盟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1824年由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创立的世界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吉森实验室。这既是职业科学共同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谢洪燕  罗宁 《软科学》2011,25(6):118-122
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从贸易金融一体化与经济趋同性入手,就影响和制约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因素及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问题进行最优动态决策分析,围绕对内生性假说的实证检验探索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余云龙  邱均平  金钊 《情报科学》2022,40(5):144-153
【目的/意义】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对科技工作者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政策制定与管理者制定政策 与实施有效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以同位素径流分割领域为例,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对该领域的 科技文献增长规律、主要学科、核心出版源、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分布特征及其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结合文献计量学指标和地理信息系统,刻画国家尺度下该领域科研产出和影响力重心时空分布特征,揭示该领域 未来发展格局。【结果/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同位素径流分割领域发展加速,尤其是2015年以来。该领域涉 及学科数量较多,且新学科不断涌现。水资源、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是该领域发文量前3的学科。中国科学 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McDonnell JJ是该领域发文量与影响力最高的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加拿大、 英国和中国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国家。北美和西欧地区的国家主导了该领域的国际合作。该领域学者倾向于机构 内合作或国内机构间合作,国际合作有待提升。领域内科技文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科研产出和影响力重心逐渐 向东亚转移,但科研影响力重心的转移滞后于科研产出重心的转移。【创新/局限】该研究结果可为同位素径流分割 的学科建设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可为图书情报领域学科发展态势挖掘与可视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淮 《中国科学基金》1998,12(3):229-229
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邀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代表团一行16人,于1998年5月2—14日来华访问。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前夕派出大型代表团访华,其规模之大、涉及学科领域之广,是两基金会建立协议关系以来前所未有的。团长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局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项目主任—狄安杰,多数成员为科学部学科主任或项目主任,还有财务司和科普教育项目负责人等。该代表团成员学科覆盖面广,熟悉美国科技政策,具有多年丰富的科学基金工作经验,了解本领域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与中方建立持续有效的科技合作关系和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持有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