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兼任三年级科学课的教学,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有时上课前我会有些紧张,生怕教学中出现错误,所以,在课前我总会想尽办法去准备实验材料,充分地理好每一次上课的教学思路。我希望我的科学课堂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但每上完一堂课,反思教学过程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遗憾。学生的学习经常会脱离我的教学预设,教学效果有时也与我预设的相去甚远,但在遗憾的同时,我也感觉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2.
【现状点击】 现在,教学观摩课、公开课、赛课等课堂教学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借班上课成了教学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上课教师都会进行课前谈话。因为不是正式上课,很多教师的谈话都相当随意。据笔者观察,教师的课前谈话常有如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如何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三个“多”字 ,即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1 多动脑、善质疑善于提问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 ,又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 ,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我在每节课上课前 ,先让学生预习课本 ,然后将本章节中的疑问提出来写在纸条上 ,由课代表收集后交给我 ,我在上课前先把这些问题看一遍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是带着问题来上课 ,我是针对问题来启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提问水平不断在…  相似文献   

4.
我于课改的前几年参加语文教学工作.那几年,我发现,如果没有教案,根本不知道怎么上课,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案一丝不苟地教学,生怕教错了.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上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小熊请客》。由于是借班上课,在上课前我委托该班数学老师帮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对5、2、3的乘法口诀掌握不太好(顺着背还行,挑着背错误较多)。于是,我将第二个教学目标由"理解并熟记4的口诀"调整为"理解、会背4的口诀"。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我认为必须在上课前对教学起点、教学材料、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等进行精心全面的灵活预设,在实际课堂教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上课没有什么概念。上课铃声响了后。还要在外面玩一会儿。走进教室,大喊大叫,又打又闹,上课很久了,都安静不下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学生懂得课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我制订了详细的课前准备要求:如听见上课铃声,马上回教室,把桌椅摆放整齐,拿出学习用品,坐得端端正正,安静地等着老师来上课等,并且用了一周时间讲解给学生听。我讲解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说:“知道了!''可是一到上课,学生全忘记。因此,我每节课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课前组织教学,课堂效率很低。怎么才能让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使教学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苦苦地思考着。正在此时,我无意间读到《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通俗生动,富有激励性;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容易记住简单的、琅琅上口的幽默的语言。于是我灵机一动,将课前要遵守的规则变成顺口溜,我和学生一起来说顺口溜,旨在规范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沈俊 《湖北教育》2007,(12):30-31
这是一节"想象作文"研讨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天地""奇思妙想"的习作教学。课前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了校园的"五园五坛"、"一雕一池"等布局,要求他们边观察边展开想象,我还让孩子们搜集了有关想象的范文。上课伊始,孩子们在小组里交流着,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检测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这里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上课、课后三个教学常规来谈谈怎样进行有效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转眼,我来孟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一直担任培智班课程教师并兼任班主任。其间,在上课之余,我也十分关注这些孩子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谁上课不愿进教室了,我要安抚他的情绪,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谁不小心弄脏裤子了,我要帮他清洗;谁欺负同学了,我要帮他们化解矛盾。上课前,我精心准备,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课余时间,我带领他们做游  相似文献   

11.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地准备教案,信心百倍、满腔热情地去上课.可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冷静下来思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不够民主。  相似文献   

1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某校借班上课。为了使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分组合作的环节。课前,我请班主任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组,并推荐  相似文献   

13.
<正>"大家好,现在我来向大家分享我们小组的学情观察,我观察的学生叫江洛汐。整节课下来,我觉得他是个好奇又胆小的孩子。上课前几分钟,他一直在观察身边的老师,整个上课过程,也不断地观察其他同学,在老师要求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有发言冲动,但一直不敢举手……""我观察的同学叫朱宇航,这位同学听课比较认真,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他都能很快记录下来,但我感觉他只是机械记忆,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他似乎在倾听,也在学习单上记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9日,我参加了绍兴县教育局组织的首次“新生代”课堂教学比武。所谓“新生代”,是指教龄在3年以内(包括3年)的老师。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人参加,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而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每位参赛选手在上课前一天得知上课内容,在上课当天抽签确定要上课的班级,然后在上课前20分钟熟悉班级。  相似文献   

15.
微笑教学,即快乐教学,通俗来讲就是开开心心上课。我任教已有二十一年了,前十八年在军校任教,2004年后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书。刚上课的头几年在课堂上没有微笑教学。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了在平凡的教学中留有一些美好的回忆和有价值的东西,每教一期学生,我都准备一个精美的本子,让学生在留言簿上留下青春的倩影和珍贵的话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在课堂中就会注意力集中,使听课的时间合理分配,课后复习效率大增。预习,就好比到某一个名胜地去旅游,如果预先看一下导游图,大概了解要去的地方,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因此,预习在教学中作用重大。我从二十年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它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一是指观察、实验活动,二是指思维活动。供学生操作的思维材料,是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获得的事实材料。获得事实材料是学习的基础。 ●怎样指导好学生操作观察、实验材料的实践活动? ○我有一次教《放大镜》的特殊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1988年我教四年级4个班的自然课,前3个班都是用老办法教学。我到第4个班上课,刚进教室就有急事  相似文献   

18.
我所谈的“背课”,意思是在上课前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一系列材料装在脑子里,记在心上,做到呼之即出。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有许多让学生自己观察的实验内容。上课之前,合理安排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一、观察实物,整理观察日记在实验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举手真难     
“上课,一定要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定!”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下着决心。“嗨,举就举呗,不就是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吗?有什么可怕的!”临上课前,我又故作轻松地想。上课铃响了,我的心不禁一沉。几分钟后,老师提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可我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