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舒斌 《网络传播》2007,(12):24-25
“一个网站没有品牌,就像一个企业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近年来,红网一直强调品牌战略,并确立了“新闻立网、策划兴网、人才活网、品牌强网”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区域特色网络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2.
红网,中国地方新闻网站第一品牌,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和综合网站,国内重点新闻网站中唯一一个率先并连续6年实现赢利的新闻网站。红网在全国率先创办网络评论栏目《红辣椒评论》,成为全国最大的原创评论基地;《百姓呼声》栏目成为全国最成功的网络维权平台;红网创办的《湖南手机报》,用户有望突破100万;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引导性的新技术项目,也有望化蛹成蝶,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2005,(8):34-35
在新闻宣传上,红网将继续坚持“以编为主,编采并举”的方针,着力打造原创新闻内容,将红网由“主流媒体”向“强势媒体”推进。一方面,红网将加大省内54家新闻单位集中上网的整合力度;另一方面,红网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同时,逐步规范日常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重大活动报道、大型新闻战役报道以及系列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4.
档案网站策划应坚持自己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网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网站,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类型划分明显,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具有特色,地区差异性明显,功能复杂化等。众所周知,在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建立自己网站的今天,没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就难以立足于信息化大潮中。因此,档案网站的策划也应有别于其他网站,要凸显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各商家ICP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种功能。中国“第四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群体组合阵列已经形成。由于新闻网站的建设有着特定的规律,这一事物的新颖及发展变化的迅速,使得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规律。网站的前期策划是建设一个高质量新闻网站的前提,因而网站的前期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车美萍 《新闻知识》2001,(12):49-50,27
一个网站要开展网上调查,选题策划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策划选题,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招数"和"套路"。按照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确定网上调查选题,策划出来的选题会直接影响网上调查所得数据的权威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纵观不同的网站搞的网上调查,在选题策划上,虽然具体做法各有不同,内容上也千差万别,但从宏观上看,大体有这样三种思维模式:企业网站,调查内容讲究"务实";商业网站,调查内容讲究"抢眼";媒体网站,调查内容讲究"互动"。在谈到网上调查体现这三种思维模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作为一个交互性很强的工具,为市场调…  相似文献   

7.
苏海涛 《今传媒》2005,(10X):49-49
红网全称为湖南红网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红网(www.rednet.com.cn)。该网站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湖南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远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网站于2001年1月1日试运行,5月31日正式开通。自成立那天起,网站就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定位于“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新闻和综合网站,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和网络新闻总站,湖南省第四媒体,省一类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8.
徐蕾  罗杰 《新闻前哨》2009,(6):60-61
新闻网站被卡在商业门户网站和各个行业网站的中间,之所以集体没有走出这个“怪圈”,是因为没有对新闻网站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准确的定位。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要准确定位网络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共存共荣的矛盾中的位置,定位与商业网站的竞争关系。强化内容与技术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有效地整合传统媒体既有的优势资源,以谋求一个既适应新的需要、又适用于自身的“品牌共享、报网共赢”之道。  相似文献   

9.
李涛 《传媒》2015,(6):22-24
2015年的全国“两会”已圆满结束,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央广网的“两会”报道与往年相比,策划和报道更着眼于大局,在内容原创方面有创新、有成果,并通过多平台快速呈现.在“两会”前期策划和报道过程中,网站紧紧依托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运营办公室,与全台内容中心全天候顺畅沟通,通过技术平台、设计制作、数据分析、集纳呈现、联合推广等全方位开展有效合作,极大提升了央广统一品牌全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刘津 《网络传播》2005,(3):36-37
新闻网站享有的原创权是一块潜力巨大的拓展领域.在与资金人员优势明显的商业网站竞争中,原创内容可以成为新闻网站的“独门武艺”.吸引忠实的访客群。  相似文献   

11.
论原创新闻     
窦锦平 《青年记者》2002,(11):14-15
网络时代是崇尚原创的时代。网络媒体中那些加有“原创”标记的栏目和作品——原创新闻、原创报道、原创评论,总是赢得更多的点击率。国外许多著名新闻网站是靠原创新闻称雄网坛的。国内的大型新闻网站越来越重视原创,以丰富快捷的原创新闻,吸引受众。正缘于此,许多网络新闻传播学研究者认为:“原创新闻是新闻网站的取胜之道”,“速度和原创是网络新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全新改版,新版千龙网首页在第一屏加大北京新闻的篇幅,为网民播报身边的新闻。同时增加了政务查询,区县、街道新闻,原创品牌栏目《市民留言板》也恢复上线。此次改版,千龙网提出了“看北京,上千龙”的口号,凸显地域特色。改版后的千龙网还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北京拍客”、“图吧”、“播客(视频分享)”都是精选网民上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殷秦 《网络传播》2008,(4):28-29
随着新闻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叫得响的评论栏目,比如,人民网“人民时评”、新华网“原创评论”、红网“红辣椒”评论等。网络目前的议论话题依然极为庞杂,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点非常集中,网民的价值取向有时也会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因此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十分强大,已经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其影响力不可低估。今年“两会”期间,新闻跟帖、博客、评论等互动栏目都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健康的网站必须是内容和经营两条腿走路,这样才不至于一步一叩首,否则就须依靠拐杖行走。地方新闻网站非常清楚手持拐杖走路带来的风险——一旦政府财政取消或缩减给新闻网站的这副能够平衡走路的拐杖,在没有找到自身盈利途径之前,摔倒是迟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公共图书馆建设"文化品牌"网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网站建设时突出文化性、树立“文化品牌”的必要性,并着重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建设“文化品牌”网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至今,国内视频网站竞争的发力点聚焦在原创节目领域,包括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知名视频网站纷纷打造自己的原创节目。视频网站热衷于原创节目是其在内容生产方面的重要转向,而如何凸显原创节目的网络特色则成为节目竞争的核心与关键。通过以爱奇艺为例,分析其原创节目的内容特色,并透过爱奇艺与国内电视台的台网联动新模式探讨视频网站原创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网络问政一直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是各地政府网站,一条是各地新闻网站搭建平台。新闻网站凭借着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传播力以及巨大的网络流量,搭建的问政平台不但早于而且取得的效果总体上要高于政府网站,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新闻网站在网络问政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红网"百姓呼声"、大河网"焦点民声"、奥一网"网络问政"、宁波网"对话"等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问政栏目,2017年红网"问政湖南"再次问鼎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标志着网络问政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本文是地方新闻网站网络问政历程及发展的回顾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期间,荆楚网特别制作的专题,集纳了省内主要媒体的报道内容,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形式,全面展示了湖北社会发展的成就,共发布十八大各类稿件1700多篇.图片176张(组),其中“湖北声音”栏目发布荆楚网原创稿件180篇:“小航盛会行”发布原创稿件48篇、原创视频29条;“心系十八大”发布原创稿件79篇;“新世纪新文物”发布原创稿51篇。在全国省级新闻网站的十八大报道中,荆楚网以原创栏目多、全媒体报道多、原创评论多、报网互动鲜活而独具特色,赢得了社会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9.
赵少俐 《青年记者》2012,(21):83-84
当下网络媒体迅速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原创能力、专业新闻采编及丰富策划经验的从业人员.只会“拷贝+粘贴”的网络编辑已难以适应网络媒体的需要.网络编辑除了为网站转摘服务内容外,更需要掌握与网络受众互动的技巧、了解受众的阅读需求和习惯,挖掘更有价值的稿件等.  相似文献   

20.
汪海 《视听界》2015,(2):116-117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广电媒体纷纷建设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网站建成后,做什么,如何去做?浏览各个地方媒体网站的页面,发现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千网一面"。1.编辑力量不足,原创内容较少。编辑力量缺乏是地方媒体网站的普遍状况,尤其以县市级媒体的网站最为严重。这些网站少的只有四五人,多的也不过十几人,连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都人手偏紧,更不要说进行内容的原创。因此,内容复制成了地方媒体网站的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