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雷坤  黎蘅 《科学与文化》2007,(10):42-43
吸烟有什么危害?其实不管是小学生还是老烟民,绝大多数人都会联想起咳嗽、肺癌。但奇怪的是,虽然关于吸烟的危害,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说出几样,可一提到戒烟,很多老烟民都会不以为然,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不吸烟危害更大"。为了证明吸  相似文献   

2.
如今,不吸烟者患肺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不吸烟女性患肺癌的不少,这成为了吸烟者的盾牌:吸烟并不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因此没有必要禁烟。或者说,不吸烟的人也会患肺癌,所以肺癌和吸烟无关。不过且慢,如果在了解一些深层的事实真相后,再来下结论可能为时不晚。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1,(18):1-1
事件 日前,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发通知,拟对现行的卷烟包装标识进行调整。不过,这个看似要与国际接轨的政策并没得到公众的鼎力支持。不少人认为,中国烟草警示语只有一句不痛不痒的“吸烟有害健康”,而国外常用的是“吸烟致命”。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我国部分烟草企业在告知消费者烟草有害健康这一标准上“内外有别”。  相似文献   

4.
戒烟的话题     
《百科知识》2009,(10):1-1
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中国烟民有3.5亿,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每年300万人。其中因患肺癌死亡的患者当中87%是因吸烟和吸二手烟引起。作为烟草大国,中国的禁烟之路还很漫长。(文章代码:1001)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我到鼓浪屿医院探望一位身患绝症的朋友.这位朋友从年轻时就称得上是一根"烟枪",得到肺癌晚期,医生已束手无策,自觉时日无多,深悔不听戒烟劝告,真是悔之晚矣!一根"烟枪"折了,他临终前那悔恨交加的神态,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桂林市乡镇居民的吸烟及居民对烟草的健康危害认知状况,为控烟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2月份到2013年2月份,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桂林市的临桂县4个地区的自然村、镇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84人,总吸烟人数为110人(59.78%);其中,男性吸烟有106人(84.80%),女性吸烟有4人(6.90%);在所有吸烟者当中,15~25岁占绝大部分,且基本上为初中以上文化,开始吸烟的年龄为12~18岁,第一支烟的来源为同学和朋友。调查的居民中46.74%知道吸烟对自己的健康有害,43.48%知道吸烟对别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加强以学校为单位的控烟宣传工作,杜绝第一支烟,减少青少年吸烟,降低全民吸烟率。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5,(5X):5-6
今年的5月31日是第18个世界无烟日。第一个世界无烟日设在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除广泛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外,还鼓励所有商店不卖烟,所有的人不吸烟。此后的世界无烟日被定在每年的5月31日,每年均有一个主题。比如“要烟草还是要健康”(1988年)、“妇女与烟草”(1989年)、“青少年不要吸烟”(1990年)、“公共场所不吸烟”(1992年)、“烟草与经济”(1995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吸烟群体巨大,其消费心理和行为偏好等人文因素研究,可以准确了解和干预吸烟行为。为了研究吸烟人群不同饮食习惯引起的吸烟(烟气)偏好及其引起偏好的卷烟香味成分因素,对杭州、广州、成都、沈阳和兰州5个不同区域吸烟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群体调查,根据特定人群评吸卷烟样品感官评价结果,和化学分析测定各样品香味成分释放量的结果,确定引起偏好的可能卷烟香味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人群饮食习惯的差异会对吸烟偏好产生明显影响,如偏好香辣、鲁菜的饮食习惯对卷烟香气质量、饱满度以及余味舒适度的诉求较高;发现卷烟烟气中释放的几种香气成分对卷烟感官品质具有较大影响;获得了几种主要卷烟香味成分与饮食口味偏好的关联,从而确定了引起不同饮食习惯人群卷烟感官偏好的卷烟香气化学成分。本研究结果对合理指导香烟消费、降低健康危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吸烟致害近况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日前提供的数字,去年全世界死于吸烟的人数大约为400万人,如果不采取禁烟行动,到2030年每年死于吸烟的人将达到1000万人。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说,46%的美国大学生使用过各种烟草产品,将近1/3的学生仍在吸烟。在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中,发展中国家约占70%。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尤其是引发肺癌等相关疾病。科学家最近发现,过去曾经吸烟后来又戒掉烟的人,他们已经被烟永远改变了基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除了数量庞大的烟民队伍,不久前中国卫生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将视线聚焦到了另一个深受烟草毒害的群体———被动吸烟者,这个曾被忽视的群体的规模更为庞大。该报告指出,根据研究推算,目前我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有1.8亿。这里所说的被动吸烟,是指每星期至少有一天以上,至少15分钟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中。而近年的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更让人忧心:城市和农村人群接触二手烟的比例分别达到49.7%和54.0%,有近半数的国人正遭受着二手烟的毒害。其中有20个省份50%以上的人接触二手烟,在青海、甘肃、山西、陕西、吉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于60%。  相似文献   

12.
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老烟民都懂。可是吸烟容易戒烟难。"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心情舒坦啊。有些烟民甚至狡辩说,虽然戒烟可以让我少生很多病,但是吸烟给我带来的快乐可以让我少生更多病。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期待量化的研究来比较吸烟和戒烟到底哪个更能给人快乐,给人幸福。幸好,现在已经有研究发现,成功戒烟与更大的愉悦感、高涨的情绪有关。这无疑为烟民们提供了又一个戒烟的绝好理由。  相似文献   

13.
爸爸很喜欢吸烟。吃过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一边吸烟一边看电视,难闻的香烟味把我和妈妈都赶跑了;在睡觉前也要吸上一支烟才能入睡。因为烟味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4,(11):56-56
<正>"人要脸,树要皮"是不少老人贯彻了一辈子的生活准则,尤其上年纪了,更不能丢了面子。可还有一句话叫"死要面子活受罪",老人本来身体就差,如果再抱着这样的心态,只能是损害健康。要想更长寿,最好脸皮厚点。脸皮厚其实是代表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这样的人不爱跟别人较真、对生活中的得失也想得开,所以更能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反之,有些老人因为脸皮薄、怕羞,不敢穿新衣服、不敢学跳舞,到哪儿都怕因为说错话做错事而被人议论,以至于产  相似文献   

15.
戒烟好处多     
吸烟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一害自己,二害他人。据统计资料,世界每年因吸烟引起疾病死亡的有300万人,每10秒钟就有1人因吸烟而丧命。鉴于吸烟的严重危害,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场所已禁止吸烟。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健康,戒烟已成为当务之急。戒烟后到底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吸烟有害的知识已广泛普及,人们已经能够理智地摒弃香烟,吸烟人数大幅度下降,并且把吸烟看成是一种贫穷、落后和不文明的现象。而我们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吸烟呢?吸烟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技术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里程,展示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机器时代、电子时代,再到网络时代的文明形式的全面提升。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明、网络生态、网络思维、网络生活,极大影响着当今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群众都在网上",人人都是"网中人"。截至2014年  相似文献   

18.
<正>市面上的水空调都是利用冰水或冰袋作制冷剂,通过在冰水里浸湿布帘,再利用电风扇把布帘上的冰水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增加。然而,长时间使用这种电扇,易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和"空调病",同时家电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能不能设计一种既节能减排又不影响健康的"安全空调"呢?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吸烟的危害,人们认为只是对那些直接吸烟的"烟民"(一手烟),或被动吸烟"被害者"(二手烟)的健康有危害。现在,又增加了"三手烟"的被害者。什么是"三手烟"呢?最先提出"三手烟"概念的是美国波士顿"麻州儿童综合医院"的专家们,他们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9,(19):11-12
一些从不吸烟的人为何也会患肺癌?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这可能与一种被称为miR-21的微RNA(核糖核酸)分子有关。微RNA分子是能调节基因表达的一种小分子,目前已发现超过250种,其中多种与癌症有关。研究人员提取28名从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的肺组织样本,与因吸烟而患肺腺癌者的肺组织样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miR-21分子在不吸烟的肺癌患者体内显著增加。此前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是造成吸烟和不吸烟的人患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