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有力的生力军。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肥田沃土。有效开展这项活动,将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深入认识学以致用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肯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其特点,突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突出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突出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要优化其过程,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注重与其他学科结合,注重与常规活动结合;要促进其发展,落实评价指标、形式、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加强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和创新活动的紧密结合,克服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注重认识,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感悟的语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应庭 《江苏教育》2007,(22):26-27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流淌着一条河.一条月亮之河。在“风花雪月、山水云雨”的大自然景观中.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咏月名章。仅以苏教版小语高年级教材而言.以月亮为主题或以月亮为衬托的文章就选择了近10篇。例如《月亮和云彩》、《嫦娥奔月》、《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等。在教学时.教师可“顺学巧导”,开展一次以“月亮”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仙居杨梅因其色美、味甜、个大、核小而成为杨梅中的极品,素有“仙梅”之称。今年6月,首届中国杨梅节暨中国绿色财富论坛在我县隆重举行。于是,我们成立了“亲近仙梅”课题组,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调查与研究,在搜集、观光、采访、调查等活动中,感受杨梅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一项崭新的教学内容。本文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综合性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提问题——找答案——共分享”。从“分解主题,提出问题;实践活动,寻找答案;展示成果,共同分享“三个步骤具体介绍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教学范式。经过近五年的教学实验,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在研讨过程中。专家对这一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章就此分析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得失。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成功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整合能力的培养,即多种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的整合;关注学习动态过程的优化,即注重个体体验、多向互动和拓展创新;关注学生精神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学习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但如何把综合性的思想贯通于具体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以语文教学为例,结合新课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语文课程的整合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又包括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学校开展了主题为“身体的秘密”的综合实践活动,期待学生能在自我需求的引领下,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体悟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到过边远农村的人都了解,那里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男教师,走进课堂常常是随随便便而不修边幅的。出于种种原因,他们有的懒懒散散、趿拉着鞋就进教室,有的忙忙乎乎、裤脚一高一低就上课,更为可笑的是还有的头发也不梳理一下,翘着一缕“青丝”,如收音机天线似的在讲台上...  相似文献   

15.
谢雄龙 《广东教育》2005,(10):58-59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标多元整合、内容多项融合、方法多种组合是其主要特征:语文教学开展综合性学习,只有充分体现这些特征才能获得应有的效能然而,由于对综合性学习缺乏认识研究,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认识偏差和形似神非的现象。对此,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语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并未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更低控制度、更具参与性、更重个别化、更需协同力。  相似文献   

17.
月亮车     
月亮山的西面有棵红果果树,每年能结很多红果果,可是,没有人来吃,红果果树总是孤单地站着。  相似文献   

18.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2,(11):31-3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  相似文献   

19.
月亮姐姐     
看看我,看看我,我是你们的月亮姐姐。打开你的窗子,让我悄悄来到你的身边。瞧瞧我,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我带来了皎洁的月光,还有那满天的繁星。快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清风明月繁星,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进入你美美的梦乡。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综合性学习是首先是综合性课程,它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语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了课内外,沟通了校内外,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它引导学生综合性运用语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