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思想是矛盾的,较为复杂的,一方面,柳永渴望仕进,以求实现其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他又长期混迹于坊曲,过着享乐的世俗生活,眼光向下,创作了大量俚语俗词。于是,仕进心理和市民心理交织着、矛盾着、主宰着柳永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杜荀鹤仕进与退隐的心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仁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泛见于其诗之中,透此外案解析,似可煜照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酸苦心境。  相似文献   

3.
柳永创作了很多歌妓词。幼时母亲的影响,唐宋词的书写传统以及宋代的社会世情都是其创作歌妓词的原因。依据这些歌妓情感心理诉求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真爱痴情型、幽怨感伤型、自我放纵型三种心理类型。从这些歌妓类型中可以探究到柳永笔下歌妓的真实处境,能够还原柳永词中歌妓真实的悲剧人性风貌,探究歌妓生命历程,展现歌妓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最终失败的悲惨命运。这些歌妓词既是柳永对自己不平人生的书写,也表现出他对下层歌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抒写了钱塘江的壮丽景色,西湖的旖旎风光和杭州的繁华气象以及人民生活的富庶,也描绘了杭州太守"千骑拥高牙"的官场气派,同时表现了柳永内心深处"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仕进向往。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优越感和自卑感,学好专业知识与培养其他爱好的心理矛盾,学业与经济负担的心理矛盾及个人情感问题产生的心理矛盾。如不及时引导将会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实践证明,解决其心理的矛盾性必须重视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必须与挫折教育相结合、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及严格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与人的文化心理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是两个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体育的产生、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发展起着有益作用.反过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人的文化心理需求推动着体育的发展,针对这一矛盾统一体,论述体育的产生、发展与人的文化心理发展的关系,揭示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文教资料》2006,(13):125-126
柳永的一生是矛盾的,他迷恋情场,却又念念不忘仕途。柳永的矛盾既源于他本人,又源于他所生活着的社会。柳永的大部分词便映射了他这一生都无法化解的矛盾。本文就从这些词作来观照他的这一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柳永词中探索柳永描写女性的独特视角、独特手法,独特心理,以此来分析了柳永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以及女性形象至柳永笔下的新变。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表现,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在需要和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任务深度和广度的变化,引起各种心理对抗,这些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10.
柳永放浪风流的生活态度与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格格不入,他寄意世俗的审美趣味更是与典正高雅的士大夫情调迥然相别,这使得他无论是人品还是词品都很难得到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认同。然而表面放荡不羁的柳永,胸中跃动着的是一颗向往功名的心。无法割舍的功名情结和难以改变的浪子习性,构成了柳永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1.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词人。他的词集《乐章集》中"香"字共出现的次数高达81次,其中不乏清雅之作,可以看出柳永世俗之乐的审美情怀。但是,"香"大量集中在绮罗纤艳闺阁园亭俗词之中,这不仅与柳永本人浪漫率真的性情有关,更是和作者的人生境遇有密切的联系。柳永的这些词擅于和自己的悲苦生涯融合,彰显作者的独特审美视角,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北宋大众审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柳永词中的市井女性迥异于封建士大夫词中的闺秀形象,一反温柔敦厚、听天由命的性格,更加多姿多彩,个性卓异,品位高雅,鲜活生动。柳永对女性平等地认同,女子以自身的真面目出现,她们全新饱满的形象从此获得了独立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柳永在宋词的发展中是一位标识人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将市井文化、世俗文化与"雅"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碰撞,用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展露自己的真情,对词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力,对宋词能够与唐诗并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柳永一生处于求仕而事业无成、求爱而情感无依的两难困境之中,造成这种人生悲剧的原因,不仅是正统文化与市井文化的对立,更是他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及其背后儒道思想矛盾,而所有外向的追求使柳永的儒道思想无法达到哲人的完善境界,也就无法完成他自己。柳永的意义在于他努力以排斥于儒道之外的脉脉温情,来否定种种动荡而虚幻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5.
王东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6):59-61,75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郁郁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造成柳永的悲剧性人生的原因除了所谓的个人人品及文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北宋初期“重北轻南”的用人观。  相似文献   

16.
北宋汴京都市文化的繁荣带来了词的繁盛,展现汴京繁华与魅力的词人以柳永为代表。柳永有着十载的汴京生活,他的疏狂心态与世俗审美为传统词的创作增添了新的元素,创作了大量描写时令节序,展现风俗民情的词作。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柳词记录了北宋都城的节令风俗,展现真实的都市风情,获得了民俗画卷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一再向永贞革新的反对派们投递书信,企求能重新得到朝廷起用.这一无奈之举都源自他被贬永州后的生活状况和光耀柳氏家族以及"利安元元"的经国济世思想.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柳永词传播的繁荣与回归期。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但词籍彼此之间趣味迥异,呈现向南宋雅化词学思想的回归。回归之中又有新变,词谱、词话著录柳永词的火爆情状与大量"名词"的诞生,说明世人对柳永词艺术成就的认同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柳永词中可称"名词"者17首,成就"名词"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柳永为何成为宋元以来市民阶层最为喜爱的风流才子形象?柳永形象对传统才子特质有何继承和突破?在柳永的影响下,后世小说戏曲中的才子形象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柳永作为封建文化的一个异类,却成为民间传播婚姻爱情美好幸福信念的关键人物。将柳永形象放在才子形象演变与社会历史变迁、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可以清楚地发现其作为风流才子原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