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奠基作,约塞夫海勒采用大量的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手法来揭露和抨击荒诞、丑陋的社会图景,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充分展现了黑色幽默寓悲于喜的新幽默特征.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是一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荒诞的幽默"。在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和《五号屠场》中,作家通过对悖理逆情事件、"反英雄"人物、荒诞军规和血腥场面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的生活现状,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黑色幽默小说也因此在批判荒谬至极的极权社会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作是中国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但是,鲁迅所说的讽刺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讽刺是有区别的,把《儒林外史》看成是幽默小说更具合理性。《儒林外史》的幽默是悲伤、冷峻、绝望、荒诞的幽默,和美国文学流派中的“黑色幽默”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作者对残酷现实的一种过激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8,(3):43-47
余华的先锋小说诞生于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之中,而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一派的"黑色幽默"在余华的创作中时有闪现。余华用绝望的幽默嘲讽社会、人生,逼使人们正视残酷的现实和荒谬的历史;用"反英雄"式的小人物形象来凸现世界的荒诞、历史的悖谬和人生的乖误;同时,藉助"零度"和"重复"的叙述手法,余华将悲剧转化为喜剧,令其作品获得了看似轻松实则坚毅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黑色幽默不同于传统幽默,其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从审美效应看,传统幽默带给读者的是乐观,而黑色幽默带给读者的是极端的悲观和绝望;从嘲讽对象看,传统幽默的嘲讽对象是丑恶,而黑色幽默常常嘲讽善良,嘲讽痛苦,嘲讽受难者,甚至于嘲讽自己;从审美形态看,传统幽默属于喜剧范畴,而黑色幽默则是呈现为喜剧形式的悲剧;从审美属性:看,传统幽默的本质是关,而黑色幽默的本质是丑。  相似文献   

6.
<正> 1965年3月,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作品选,收集了十一名美国当代作家和一个法国作家作品的片断,以《黑色幽默》作为这个选集的书名。事实上,这些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因人而异,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但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东西。从此,它广泛地被人们所采用。人们把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这个文学流派称为“黑色幽默”,又称“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病态幽默”、“荒诞小说”等,但以“黑色幽默”的提法影响最大,广泛为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7.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作者海勒以“黑色幽默”的笔调为世人勾勒出一幅荒诞的社会图量。本文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尤索林绝望的幽默感出发,探讨“黑色幽默”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黑色幽默是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的喜剧.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我们来探讨黑色幽默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反英雄式的人物的塑造以及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独特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一般认为他在文学派别上主要归属于表现主义和存在主义,其作品的基调大抵是荒诞、隐晦、悲剧、无奈的。但他的作品中还存在幽默的元素,这种幽默的主旨就是对人的荒诞的生存困境的揭示,在冷峻的态度和不动声色的描绘中讽刺各种社会的不公和弊病,这种创作手法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作家发扬光大并被称之为黑色幽默。因此可以说卡夫卡才是黑色幽默手法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0.
黑色幽默文学通常被等同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其实它超越创作体裁、国界和时代的限制,体现的是一种处世态度。狄金森的幽默常常与荒诞感相结合,产生了黑色幽默。狄金森的黑色幽默巧妙地揭露了鲜为人思的人生荒谬面,体现了她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1.
霍桑的"心之寓言"这一类短篇小说包含大量且典型的黑色幽默元素,本文认为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有一些文化因素促使其作品中出现了这些黑色幽默的元素,例如,社会大环境催生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家世背景促使其作品笼罩着阴郁荒诞色彩、个人经历造就霍桑深刻的思想、大众文化和民间传说给予了他幽默的养分。  相似文献   

12.
路静 《文教资料》2010,(4):89-90
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作品.该剧以黑色幽默、荒诞氛围表现了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的人的真实生存状态,而其诙谐、幽默的文字与荒诞的戏剧效果背后隐藏的则是现代人的伤感、抗争与无奈。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作品,该剧以黑色幽默、荒诞氛围表现了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的人的真实生存状态,而其诙谐、幽默的文字与荒诞的戏剧效果背后隐藏的则是现代人的伤感、抗争与无奈.  相似文献   

14.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因1965年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弗里德曼出版了一本题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而得名。黑色幽默就是用怪诞的喜剧手法来表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悲剧性事件,揭示社会的畸形和人性的扭曲。这种幽默,有些评论家称它是“荒诞的幽默”或“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与传统的幽默并不对立,反而常常糅合在一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震动了沉闷的美国文坛,使美国小说走进了黑色幽默(Blsck Humor)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文学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品《囚鸟》,近日引进国内出版。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与马克·吐温、约瑟夫·海勒齐名的黑色幽默大师,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视为美国20世纪文坛最重要的作者之一以及"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其代表作有《囚鸟》《五号屠宰场》《没有国家的人》。冯内古特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  相似文献   

16.
在王小波的创作中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质,作家摆脱“真实”原则对情节、人物、场景的约束,大胆创造,抛弃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一般的语法规则,情节散乱荒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戏谑、夸张、幽默。  相似文献   

17.
苏晶 《海外英语》2011,(9):309+313
库特·冯尼古特在六十年代以后作为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产生了广泛影响。《猫的摇篮》是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纳古特于196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问世以来,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冯尼古特的作品始终关注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把荒诞幽默与科学幻想相结合,对二十世纪文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本文将从黑色幽默的四个特点出发,分析《猫的摇篮》中的黑色幽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黑色幽默"产自于20世纪的美国文坛,对中国当代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约瑟夫·海勒的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背景,揭示黑色幽默作家隐藏在幽默背后的深切的批判意识和悲观态度。此外,黑色幽默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将以王朔作品为代表,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丽宾 《考试周刊》2014,(95):14-14
<正>一、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把这种荒谬和压迫加以放大、扭曲、变形,变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更加反常无理、丑恶可憎,其中寄托他们无可奈何的悲观和痛苦心情。因此,有人把黑色幽默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中以幽默讽刺的语言、荒诞戏谑的情节安排、夸张意外的故事结尾以及鞭挞批判的主题,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使读者在无可奈何的苦笑中深刻体会到了荒诞不经、黑白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宿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