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距离     
有一天,教授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起来?"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教授又问:"为什么别人就在你身边时,你还是要喊,难道就不能小声地说吗?为什么要喊呢?"  相似文献   

2.
那是一天深夜,电话铃响.拿起听筒,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学生郑亮的妈妈--这么晚了打搅,真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问问您:郑亮这两天没出什么事吧?"我吓了一跳,忙问:"郑亮没有回家?"郑亮妈妈说:"回了,只是着了魔似的反反复复地说:‘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睡下了,我放心不下,就给你拔了这个电话."  相似文献   

3.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一将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就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儿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4.
那天我经过一个度假村,见一大群人围着一辆高档轿车,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轿车旁边一身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对大伙喊:"你们谁帮我爬进车底拧一下螺丝啊?"  相似文献   

5.
满山达子香     
一日,正独自看书,忽听到一位朋友在楼下喊我的名字.我从窗口探出头去问何事,朋友说:"达子香开了,不去看看吗?"  相似文献   

6.
莽林红尘     
韩田 《生态文化》2008,(4):60-64
朱汾的身体晃荡着伸了起来.朱汾抓了两下,什么也没抓到。就在这时,胡飞赶到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喊:是朱组长吗?粗犷的声音在森林间回荡着。忽见一个人从树上跳了下来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胡飞爬上大树把朱汾解救下来,抱着他回到木质的老楼里,关上厚重的木门。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听来的故事,很美. 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冬天,天下着雪,一位逃难到深山的作家迷了路.夜幕降临,四望白色茫茫,作家又渴又饿又冷,又听见狼嚎.他怕得要命,隐隐约约看见远方有房子,就不顾一切奔过去,急叩门环,里面没有声息.他只是哀叫:"有人吗?有人吗?"回应他的依然是狼嚎,而且显然声音在逼近.他绝望了,但他依然哀叫:"有人吗?有人吗?"他几乎就要倒地的时候,门开了.他一个趔趄闪进去,门立即又关上了.屋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仍然能听见狼嚎,但他不怕了.  相似文献   

8.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9.
好人,坏人     
王熙章 《文化博览》2007,(12):14-15
我对着满堂的学生讲:"看事物不应只看事物的表面,而应看其本质。好人与坏人的区分,究竟在哪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各自的看法。他  相似文献   

10.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1.
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 牧师听完了麦克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惟一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12.
买菜管理学     
一位老板向我诉苦说,他的公司管理极为不善。我问这位老板:"你到菜市场去买过菜吗?"他愣了一下,答道:"当然。"我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总是想办法缺斤少两呢?"他回答:"是的,是这样。""那么,买菜人是否也习惯于讨价还价呢?"  相似文献   

13.
换鞋与换路     
一位哲人与门徒雨后走在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许多泥点儿. 穿了雨鞋的门徒问他:"出来时为什么不换双鞋呢?"哲人望望连着村子与外界的泥泞的路,意味深长地说:"换鞋不如换路呀."门徒顿觉心头一震.后来,在哲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儿硬化了路面,从而一劳永逸,不必再受"换鞋"之苦.  相似文献   

14.
我还要回来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 他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5.
何光沪 《文化博览》2005,(12):24-25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相似文献   

16.
我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结果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死。第一个学生:"老师,什么是缸?"我晕!现在的初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缸?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他:"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第二个学生:"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把我家最贵重的东西砸了吧?"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  相似文献   

17.
贱人总是喜欢受虐的.但却不是真正的SM爱好者.贱人最明显的特征恐怕是这样的,你打了他,然后问他:"我刚才摸着你舒服吗?"他立马回答:"舒服,舒服,谢谢您了."此时贱人就会飘飘然到云里雾里去了.  相似文献   

18.
当我夹着课本来到教室,一眼看见我平日最宠爱的学生强竟伏在桌上呼呼大睡时,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气愤地大声喊了一句:"上课!"然后,我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强的身上。我一脸严肃地说:"再过几天就要会考了,可到如今,有的同学还没有紧张起来,竟然上午第一节课就睡觉……"强抬起了头。他的脸刹那间  相似文献   

19.
儿子想做官     
儿子学习很好,我问他:"大学准备念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政治。""你不觉得搞政治很没意思很枯燥吗?"我说。儿子笑笑,望着我说:"那是你没当领导。"儿子的话让我脸红,我在机关混了一辈子,还是个小科员。儿子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不喜欢做饭。"我纳闷:"当领导跟不喜欢做饭有什么关系?"儿子说:"据我调查,你们领导一周之内在饭店吃了十八顿。十八顿说明了什么?说明除了中午和晚饭不用在家吃以外,还有四天早晨也不用做早饭。"  相似文献   

20.
老鲍逸事     
战果如何鲍威尔在驻韩美军第二师任职期间,部队中常有年轻士兵偷偷溜进城去逛妓院。有一天,一个很有前途的士兵因为嫖娼被当场抓获,他的上司准备把他交到上面严厉处罚,鲍威尔把这事揽了下来。他把那士兵带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伙计,战果如何?"那士兵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