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求解用绳子连接的物体的速度关系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一些物理杂志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种方法——绳子速度相等法。教学效果易懂、简便、实用。 一、方法 (1)中学物理习题中的绳子一般都不计质量和形变,因此当绳子拉紧时,绳子上各点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必是相等的; (2)把连在绳子上的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分解成沿绳子和垂直绳子的两个分速度; (3)根据两个物体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列出等式,即可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递推关系解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之一。所谓递推,就是顺次推导。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依次找出第一、第二、第三……种情况下物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进而递推到一般情况下物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求出需求的物理量。运用递推关系解物理问题,将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物理规律,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主要包含初速度v0、末速度vt、时间t、位移x和加速度a5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3个物理量,就能求出其他2个物理量,这里总结为"知三求二"。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天体运动等。掌握这种方法,对提升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替换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利用替换法解题,往往可以辟免复杂的数学运算,使这类问题得到简化1.利用物理量的替换同一物体的两个运动过程中,某个物理量的变化恰好对应着另一物理量的变化,这两个不同物理量变化的量值相等,利用等效替换法,可以开辟常规途径设法找到解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5.
物理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及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选择地表示成一定形式的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初始值大小与截距相对应,物理量的变化率与斜率相对应,物理量的积累与面积相对应,而两图象的相交或相切表示两物体的某些物理状态参量相等。因此,物理图象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恰当,往往会使物理问题具体清晰,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6.
等量观点是物理研究、学习过程中,当所研究或解决的物理问题不能直接用已知的条件去研究或解决时,应用物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间接研究或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的只会简单地运用数量相等来解决物理问题,有的只会用表示些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进行研究,而没有领会等量观点的本质。本文结合初中物理的几个实际问题谈等量观点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包成洲 《教师》2011,(35):105-105
“等量”观点是物理研究、学习过程中,当所研究或解决的物理问题不能直接用已知的条件去研究或解决时,应用物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间接研究或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的只会简单地运用“数量相等”来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有些同学习惯走熟路,一旦熟路走不通,就不知所措.如何破除思维定势的障碍,寻找新的解题思路呢?本文举几例帮大家分析. 例1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3∶1,吸收热量之比为2∶1,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之比分别是()A.2∶3,10∶1B.3∶2,10∶1 C.5∶3,2∶5D.3∶5,5∶2分析:运用热量公式进行比例计算,要涉及Q、c、m、Δt四个物理量.通常情况下,已知其中三个物理量的比可求出第四个物理量的比.而此题是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求另两个物理量的比.显然,靠常规经验,只在已知条件上打主意是无法求解的,必须另辟蹊径. …  相似文献   

9.
王国裕 《甘肃教育》2008,(14):59-59
初中物理综合计算题。一般只涉及到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在这两个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中有已知条件、待求的物理量,同时包含有未知量。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且很关键的量是在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中都不变的物理量。通过这些不变的物理量一般可以把依据两个物理过程或两个物理情景中通过物理量间的关系所列的方程联系起来,再解方程达到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正、负号被广泛地应用在表示意义相反的事物上。因此,物理量或物理过程,只要它们仅存在相反的两个方面(包括在特定条件下),就可冠以正、负号以示区别。高中物理中广泛地运用着这种表述方法。然而,由于各个物理量或物理过程其意义不同,它们正负号的物理意义也就各异。  相似文献   

11.
解物理题就是要根据题目的物理情景和已知条件,寻找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内在联系,运用物理规律和科学方法求出待求的量.因此解题思路可以从物理规律中寻找,从对物理规律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函数表达、适用范围的理解和分析中引出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平衡法     
平衡,是相对于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一个物理组合而言的,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组合中各物体的一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等,这时,我们就把这些物体所处的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态.初中物理研究的平衡态问题,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三大类:一是  相似文献   

13.
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时候,存在着分界的现象,即所谓的临界状态,符合这个临界状态的条件即为临界条件,满足临界条件的物理量称为临界值,在初中物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临界问题,在解答临界问题时,要找出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求出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学中,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不仅可以用公式表示,而且还可以用图像表达.物理图像是数与形相结合的产物,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体现,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清晰的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因此,用图像分析物理问题可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相似文献   

15.
一、弄懂物理图像的含义物理图像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对于物理图像,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横轴与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明确了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则知道了图像所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些形状相同的图像,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另外,在识图时还要看清坐标轴上物理量所注明的单位.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中大量而广泛存在着临界问题.所谓临界问题是指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的时候,存在着分界的现象,即所谓的临界状态,符合这个临界状态的条件即为临界条件.满足临界条件的物理量称为临界值,在解答临界问题时,就是要找出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求出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游晓明 《考试周刊》2011,(77):177-178
通常情况下,对于物理问题的描述和处理,通过两种途径和手段来解决:一是通过数学函数关系式来描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准确直接地呈现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现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物理规律;二是通过图像来直接、客观、简明地呈现物理过程.总结物理规律判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一题多想在初中物理中,同一概念的物理题题型变化多,但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对同一习题,我们可变换已知物理量,要求学生解出不同的未知量,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例如在“热学”计算教学中,可抓住热平衡方程式Q放=Q吸→C1m1(t01-t)=C2m2(t-t02)让学生进行一题多想:热平衡方程式中有七个物理量,任知六个,是否可以求出另一未知量?如任知五个物理量,是否可以求出任意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周密、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寻找出多种解题方法。二、一题多问有些教…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利用物理图像比较物理量例1(2004年连云港卷)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有些物理问题时,若制约研究对象的物理过程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将引起一些物理量、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发生变化,或是物理状态的变化引起一些物理量和物理过程变化时,就必须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推理,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以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