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古瓷铭文是陶瓷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据,对于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以及时代风貌,都有重要意义。我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战国时期,浙江境内已出现原始瓷器的生产,经过西汉到东汉中后期约300年的发展,终于烧造出瓷器,从此陶、瓷分家,取得了我国陶瓷生产上划时代的伟大成就。我国现存最早有铭文的瓷器是“东汉青瓷壶”,它的外形颇似战国时代楚国的陶壶,肩部有半环耳二个,底部刻隶书“王尊”二字。此后,历  相似文献   

2.
此书是古瓷历史学家李正中和朱裕平继《中国古瓷铭文》一书后的又一力作。著名学者周谷城教授特为本书封面题签。此书按时间顺序对中国古瓷的发展、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分析,对古瓷进行了新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陆古瓷历史学家李正中教授和朱裕平撰写的《中国古瓷汇考》由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并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图书博览会。该书配有最新发现的古瓷文物及精品彩图  相似文献   

4.
闫丽 《家教指南》2023,(1):149-158
1943—1945年,夏鼐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他在考古发掘、田野记载和文物保存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是中国学者在西北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活动。考察期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方民情,夏鼐屡次有效解决,极大地推动考察团顺利进行。考察所获汉简、碑刻、随葬品等文物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11月8日,陕西扶风城关镇五郡西村六位农民为修水渠垫基础,在挖土时发现青铜文物27件(组),其中两件"大口尊"上铸有长篇铭文。《文博》2007年第1期在"国宝新发现"栏目公布了其中一件青铜尊的铭文拓片,《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公布了《五年琱生尊》甲、乙两件铭文拓  相似文献   

6.
西汉铜镜以其铭文对社会现实强烈而直接的追求著称。通过铭文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人们普遍强烈地追求着高官、财富、金钱以及爱情和长寿。而这些铭文的产生及流行又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均有一定联系,也是现今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反思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营市的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迅速,其中基建考古和遣址考古成果最为突出。广饶县傅家遗址、五村遗址、广北农场南河崖商周制盐遗址的科学发掘以及大量先秦时期遗址的考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对考古学的研究、对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对海水制盐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文物学研究方面则对陶瓷研究、对佛教造像研究、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汉代铜器铭文的著录与研究始于宋代。其主要成果可以分为图录类,以吕大临的《考古图》等为代表;款识类,以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为代表;考释类,以赵明诚的《金石录》等为代表。在著录体例、器形的绘制描述、铭文考释以及器物定名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宋人关于汉代铜器铭文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叶正渤先生的《金文标准器铭文综合研究》有许多独到见解。该书选取四十几件有王年记载的标准器以及所谓的准标准器铭文,结合传世文献的有关记载,主要从历法方面进行历史断代,推算出若干既是标准器同时又是纪年铭文所记年月的相对和绝对的历法数据(月首干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铜器铭文历史断代的坐标来使用。叶教授在对西周标准器铭文进行考释的过程中严谨、科学,提出很多真知灼见,在学术研究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许多器物上还有铭文,是古代文物中的一大门类,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以来,成为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今天,对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青铜器学。中国古代青铜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科学考古发掘的出土品,另一部分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世品。传世品数量甚大,其中有许多精品,例如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和司母戊鼎等。对于传世品的研究工作,习惯上称之为古代青铜器鉴定。  相似文献   

11.
苗霞 《文教资料》2009,(34):67-69
铭文展示给我们一个充满魅力的精神文化世界.铭文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由人类才能创造的艺术符号。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应用文体.“铭文”丰富了文体学系的组成成分,并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具有视觉冲击的艺术形式美,呈现主体渐趋自觉的精神诉求,给人类提供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本文认为后人不能忽视铭文的价值和意义.而应很好地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出土了近四十件商周有铭青铜器,它们不仅是辽宁地区青铜文明的物证,其铭文更是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这些铭文进行辑、解,既是语言文字学及古文字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又可以为揭示辽宁地区悠久的文明史提供更为可靠的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略论西周铭文的记时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记时方式,对正确理解铭文乃至更有效地利用铭文深入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周铭文手记时方式,初期沿用殷商的表达方式,初期以后,有了重大改进,开始出现了用月民时的表达方式。总体上来说,西周铭文的记时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王十月十日干支+叙事式,二是王年+月+上+干支+叙事式,此外,还有用“辰在某某”帮助记时的。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历代文化遗迹和遗物,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见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传统文化,当前社会,经济越来越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是文物工作最艰难的时期。如今,考古勘探调查在地下文物遗存保护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82年7月,武威校尉乡祁连山北麓山顶珍珠台出土了铜、铁、瓷、建筑构件等一批文物,其中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武威金石录》、《陇右文博》曾对铭文进行了著录。2012年,《武威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考察。本文在对出土文物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对铭文予以释录,纠正了以往的诸多错误,结合出土文物和铜器铭文,认为该处寺院遗址是西夏至元代的西凉报慈安国禅寺遗址,并就相关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向以浑厚凝重、古雅端丽著称,其文辞——铭文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也恒为人所称道。铭文的语言风格如何呢?陆机说过“铭博约而温润”,(《文赋》)刘勰说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文心雕龙&;#183;铭箴》)验之殷周青铜器铭文,不难得出这样的看法:总体说来,与金文的书体风格相适应,铭文的语言风格堪称庄重典雅。这极易理解。在商周时代,能铸造钟鼎彝器并将文字施之其上的,寻常之人不作此想,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应用到文物考古发掘现场对研究文物原始保存环境、文物病害形成的原因、文物出土后保存环境的研究以及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等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离子色谱在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保护等的使用,目的是使人们了解离子色谱仪在考古发掘现场使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苏轼作为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家,研究者从无间断,但是其铭文则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三个大的方面对苏轼铭文就行了探讨,包括苏轼铭文与赞、颂、笔记、跋文等文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苏轼铭文在想象力、语言、典故等方面的文学性分析;以及苏轼铭文中“三教”思想和他最终形成的豁达的人生境界等问题。这些方面无不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最终使得苏轼的铭文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这一切又都与其独特的创作观念与人生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9.
商周铜器铭文纪时方式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殷商铜器铭文纪时受甲骨卜辞影响较大,周朝损益殷商纪时方式,确立了纪时单位“由大到小”排列的新表达模式,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鲜明的特征。西周初期和春秋战国之交,铜器铭文纪时先后出现两次较大的变动。第一次是统治者主动进行的历法革新,第二次是铭文纪时在历史环境中的被动调整。铜器铭文纪时中呈现出的整体性意识、线性意识与记事重于纪时意识,为编年体历史散文的问世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铭文纪时单位和表达方式也为编年体历史散文所借鉴。铜器铭文的纪时意识和纪时表达共同影响着后世历史散文的创作,塑造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犁文物考古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文物和考古工作者们在这一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尤其是新千年伊始恰普其海和吉仁台两大水库考古发掘工作揭开了伊犁河流域乃至中亚考古的新的篇章。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揭示伊犁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文化的基本结构、构成古老文化的诸要素的渊源等许多新疆及中亚考古中的重要问题找到了可靠的依据。目前这一地区的古代墓葬分布情况和基本形制已初步搞清,考古文化属性逐渐清晰,建立伊犁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序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早期铁器的起源等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推动了亚欧草原考古的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