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瑞丽  宋燕 《新闻世界》2011,(4):136-138
面对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南方周末》一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自我反思,是有责任媒体的代表之一。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个案,从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其就此类公共暴力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由此,本文提出此类事件中媒体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从责任意识出发对媒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瓮安6.28群体性冲突事件中新华社、《贵州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应对情况为例.围绕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应承担何种责任,怎样承担其责任展开分析,根据公共危机事件四阶段特点提出媒体责任过程模型,具体阐述了事件各阶段媒体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发挥对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庆华 《编辑之友》2012,(8):121-122,125
明星新闻报道争议不断,对明星应如何报道呢?媒体应把握怎样的原则,来提升明星报道审美价值?回归历史,以史为鉴,20世纪初《申报》是如何报道明星的?《申报》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申报》必定集中报道。中国的电影明星产生于20世纪初,研究《申报》电影明星报道,以《申报》对阮玲玉的报道为例,从社会责任理论、保护人格尊严、社群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审视当今娱乐明星的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新闻周刊,深入剖析新闻事件、深切关注现实生活,以宏观精英的视野、犀利独到的角度阐释着转型期的复杂中国,并从新闻维度、文化维度和生活维度出发进行社会批判,在彰显媒体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社会批判价值显示出一定的媒介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洁 《新闻世界》2014,(5):92-93
环境新闻报道关注环境,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以《人民日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上的不足,认为作为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张蓉 《东南传播》2010,(12):20-23
针对短时间内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质疑,本文以报纸为取样对象,选择《人民日报》、《华商报》和《南方周末》,以校园暴力事件有关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体裁、报道题材两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报纸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总体构建。通过分析看出,媒体报道加速校园暴力事件的连续发生,并冠之以"示范效应"的观点有待商榷。不同类型的报纸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遵循不同的报道理念,除了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以及对信息全面深入的阐释和分析外,还需告知公众,理性的社会和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新闻,从不同角度发挥着报纸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2):19-21
在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肩负着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本文以《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院士逝世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在全媒体时代针对重大新闻事件,传统主流媒体如何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立体融合传播体系,提高受众关注度,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个别媒体曾报道“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有些媒体也跟风加以传播。对此.竞报、北京青年报先后以《面对爆炸新闻的媒体责任》、《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为题发表评论说:“面对爆炸新闻的‘诱惑’.如何能表现得更成熟和自律、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中国媒体需要恩考的”:“越是这种影响巨大、拼抢激烈的新闻事件.媒体越要谨守职业道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翔实。”  相似文献   

9.
关注弱势群体、真实全面地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给予弱势群体真诚的人文关怀,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媒体和社会的责任.基于国内弱势群体报道现状,本文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切入点,研究其弱势群体报道模式,为其他媒体更好地发挥职能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冠华 《新闻世界》2013,(12):131-13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客观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报道策略,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重大事件关乎公众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涉及面广,产生的社会波动大;各类媒体如何报道,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各地纸媒是报道当地重大事件的主导力量,本文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大报纸为例,剖析纸媒在报道本地重大新闻事件中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并简要诠释这些报道对当地公民意识、社会生活、区域形象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今传媒》2015,(1):57-58
在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攻坚期的矛盾期阶段,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方面更应该明确起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准确把握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实现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预期效果。本文以央视品牌新闻节目《新闻1+1》为例,研究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刘峥 《新闻世界》2012,(8):266-267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影响力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更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执政,因而此类新闻的报道更需要媒体承担好责任。本文以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我国媒体对于该类事件的报道现状,并围绕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应怎样承担好责任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受新闻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儿童伤害案"和"灭门案"等恶性伤害事件的报道上,对报道与否的争论反映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矛盾与模棱两可。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强调对新闻自由的尊重的自由至上主义新闻理论和突出媒体责任的"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性质、功能和责任进行了表述,但却没有也无法为所有新闻事件确定具体的报道标准。在缺乏实证研究以证明报道比不报道更影响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之下,笔者强调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并指出理论困境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客观、智慧的报道是媒体规避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灾难是上天考验人类的一种最残酷的方式,天灾不可怕,人心不稳最可怕。在灾难中,媒体有自己的社会担当,及时传递灾情信息,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引导人民积极抗灾、减灾,开展生产自救,成为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地市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灾难中守土有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灾民鼓劲加油,彰显社会责任呢?笔者以2013年《湘潭日报》抗旱报道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对新闻媒体非常重要,它是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报道形式,也是决定媒体地位、彰显其社会责任的最有效手段。《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以下简称《报道如何深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小窗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徐蕾 《新闻战线》2023,(14):73-75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本文以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融媒报道《中国工程师》为例,通过对其前期策划、拍摄制作以及传播推广等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论述地方媒体如何跳出传统宣传模式,创新主旋律报道,从而取得更好传播效果,体现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就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纳入监督,通过对重大主题报道、新媒体创新报道、媒体监督、疫情防控报道开展专题评议,以每年发布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督,推动新闻战线贯彻落实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积极传递正能量、改善舆论生态,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准则》颁布实施至今已30周年,期间也经过多次修订.2019年11月最新一次修订的《准则》更加完善,也在后续新闻舆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岁华诞,国庆报道也成为各媒体的“重头戏“。现代社会媒体竞争激烈,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党报在做好主旋律报道的同时,也创意连连。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家全国性党报为例,分析了党报国庆报道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