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即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自己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此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很多实际问题,本文谨就合作学习问题进行思考,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及价值取向1.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是以“合作思想”为依据,以“小组学习”为教学主体,辅以灵活快捷的反馈矫正和合作性的奖励结构为手段,强调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新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的课堂一改传统的单一的师生互动,它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也是更多的是增加了生生互动。  相似文献   

5.
赵海峰 《成才之路》2010,(10):I0014-I0014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展开的学习交流活动。它是指学生个体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互相依赖、合作、交流,更多地利用学习资源,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既强调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思维变化的学习过程,又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的学习责任分工,在相互交流意见、相互信赖、相互指导、共同决策中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其目的就是利用教学动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重点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当然就是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徐赛君 《湖南教育》2004,(19):17-18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团队中为明确的任务而进行的合作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①有积极的相互配合支持;②有面对面的肢体上的相互互动;③小组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④每个层面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任务;⑤期望所有学生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正伟 《成才之路》2009,(16):68-68
在课堂上,合作泛指师生为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所进行的互动活动。对学生而言,合作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使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验情感,了解个群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俊义 《考试周刊》2011,(23):120-122
合作学习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呈现者、传递者,而是要更多地与学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是共同探究的搭档。教师是作为学习目标的制定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技能的培训者、学习方法的选择者、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估者等角色全程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及合作学习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莉花 《考试周刊》2014,(43):100-100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进行有效沟通,解决组内冲突。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双边互动观,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教学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黄笑雪 《考试周刊》2014,(84):89-90
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生生、师生多维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彼此协助完成教学任务。该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减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英语的焦虑感,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的实例探讨了如何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有效应用合作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团队意识引导下的集体学习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促进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本文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包括学生个人的责任感、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面对面地交流以及对整个合作过程的管理能力。学生们经过合理的分工组成小组,共同承担某项学习任务,通过团体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每个学生不仅确保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要确保组内其他成员完成任务。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以学习为目的,一个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探索交流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将这种好的学习方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更加积极,在合作营造的良好氛围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才能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下,合作学习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发挥。 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在教学评价中,它强调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和竞争学习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含几方面的要素:一是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二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三是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四是对于多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五是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