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对江苏省徐州市172位农村中小学校的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校长单独访谈形成的,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学校校长的职业样态。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校长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学校的发展迫切需要优秀校长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丹江口市“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班,历时21天,7日圆满完成培训任务,顺利结业。此次培训主要是针对寄宿制学校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的责任与使命”、“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等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研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力提高了广大寄宿制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一个校长的办学理念.会受其所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在教育体制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变为“以县为主”的今天,我们苏北地区农村初中的校长面-临着一些什么困惑,又在努力寻求一些什么样的突破?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践.谈三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但又是最薄弱的一环,面对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师资、办学经费等问题,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但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短时间内是无法彻底改变农村教育的面貌的.教育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发展关键在校长,办好教育.办好学校,关键在校长。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农村校长有何作为?仰望星空,脚踏大地,让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着手于提升教育管理能力,走出农村教育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5.
记者:姜校长。您好!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吗? 姜校长: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我们对农村学校的普遍现状进行了全面审视.把第六十一中学作为培育优良种子的“实验田”。短短几年里,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这株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老树绽放了新花.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省教育的大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居于我省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只有农村义务教育得以发展,建设基础教育省才有厚实的基础。本期我们请来三位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的乡镇学校校长,和我们一起审思农村学校现有的特质,探寻农村学校如何自我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美云 《江西教育》2006,(10):28-29
要办好教育,人才是关键,要办好学校,教师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干金易得,一将难求。”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为此,校长应该把引进师资、留住教师看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许多在位多年的校长感叹:“当校长难,当好校长更难,当‘好校长’难上加难。”我以为,当校长难,当职高校长更难,当农村职高校长更是难上难。此话也许有些夸大其辞,但农村职高校长确有不少“难为”。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谋求学校生存,发展农村职教是农村职高校长的职责。农村职高校长谋政应“盘点”“难为”,讲求谋略,化解“难为”,把握“可为”,力争有所作为。一、症结“盘点”——农村职高“难为”探源1.政府行为难把握。(1)我国现行的“三级分流”方针的实施,“实际上把普通教育当作培养人才的一等教育,把职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除依靠投入可以改善的硬件外,农村学校主要弱在师资和管理。为办好农村教育,让每个孩子“上好学”,享受幸福教育,我们确立了以城带乡、扩优扶弱、城乡互动的思路,把校长、教师作为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扭紧校长、教师、管理这三个关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校之魂。办好一所学校,教师是基础,办学条件是保障,校长是关键。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导向标”和“设计师”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理应成为校长的中心工作。然而,笔者在与农村校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他们精神层面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他们也有“一肚子的苦水”。  相似文献   

11.
富有的含义     
王海芸 《山东教育》2009,(1):121-121
近年来,每当看到或提起“校长”二字,大凡略知教育管理的人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等话语。然而,在校长们倾力教育教学管理和参与改革,力推教育发展的同时,有谁能够理解和体会到他们,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忍屈负重,不乏痛楚的烦恼?有谁能够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几多惆怅与无奈?  相似文献   

12.
农村职高校长的学校工作既有“难为”也有“可为”之处。“难为”之处主要是政府行为和社会观念的偏差、农村经济状况和学校办学的落后及师资和生源素质的偏低。“可为”之处主要应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开放办学,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农村职教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美仇 《广西教育》2013,(41):50-51
做校长难,做好校长更难,做好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更是难上加难。2006年9月,我调任怀民小学担任校长,当时学校人心浮躁,布局杂乱,设施简陋,教学质量在低位徘徊,各方面均处于镇内16所小学最薄弱位置。置身于那种背负泰山般的沉重和力不从心的悲凉,我没有退缩,在经历一番对学校生存、突围、发展的思考后,开始着手实施“突围”的“三大行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农村山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学校教育正面临“教师老、手段老、教具图书老”——“三老”的困惑.极大的影响着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校长,应有这样的发展思路,从上岗那天起,就要沿着“上岗校长合格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这个方向去努力,在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这是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目标,特别是农村学校校长,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其素质能力较城市学校校长还有差距,在改革创新、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艺术等方面还不符合跨世纪校长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我市农村学校校长提高培训的教学中,特别是《学校管理研究》、《校长素质形象论》、《农村学校教育的测量与评估》等学科教学中,注意到以下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被毛泽东同志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1891.10.18—1946.7.25),其教育思想尤其是乡村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并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学做合一”等乡村教育思想,对办好我省农村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学示范校建设 ,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随着普九的完成 ,时代进入 2 1世纪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又特别是西部大开发 ,要追赶式、跨越式发展 ,更是需要以示范校带动农村学校大面积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这里就农村小学示范校建设 ,校长的角色谈点粗浅看法。一、示范学校校长要有新的理念教育界有句俗话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决定治校绩效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校长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包含了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 ,是源于对教育现实的理性思考和自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江苏省徐州市172位农村中小学校的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校长单独访谈形成的,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学校校长的职业样态。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校长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学校的发展迫切需要优秀校长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从青春飞扬到霜染两鬓,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冯振飞和他所领导的学校一起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冯振飞从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所领导的学校也由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发展成为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农村示范初中,拥有辽宁省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多年中,他有数次机会选择更好的职业,但他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是什么动力使他在农村中学校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20.
他,是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校长岗位.把一所农村中学办成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成为全省同类农村中学首例,被省教委领导赞誉为“农村中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