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产生深远意义。同时,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与影响。现阶段,在思政教育视角下,探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方法,明确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有利于通过良好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达到全面优化高校宿舍管理载体、资源载体、队伍载体的目标,推动高校宿舍管理工作与宿舍文化建设工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就业指导是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并探析职业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发展诉求,确定社会经济建设与个体发展的内在联系。而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整合,可以切实发挥思政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双重影响下,更好地解决岗位发展与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本文结合思政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探析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存在各种问题,高校应把国学教育纳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范畴,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精神内涵,对提升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对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影响深刻,特别是对思想活跃、观念开放的大学生影响较大。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独立意识,激励学生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多元化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变革巨大,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碰撞,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矛盾性,这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校文化服务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文化思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文化思政建设中有助于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本文首先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思政建设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思政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扬弃性、包容性等基本特征,其中很多资源可以成为上海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和载体。海派文化视阈下的上海高校思政工作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可以增强思政工作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探究如何将海派文化素材及其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上海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当中,有助于大学生对海派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拓宽上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载体和路径,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传统的显性思政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隐性融入成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学科竞赛中,隐性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隐性融入的问题,以学科竞赛为例,分析了思政教育元素在竞赛中的融入方式和作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竞赛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经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自身所具备的能够传承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性,使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功能。大部分的思政教学都是单一且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时也是很深奥复杂的,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思政教学之中,是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分析研究"留青竹刻"社团的案例,希望能挖掘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给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高等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日渐重要。要在其他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方面的教育元素,并能做到全方位的有效渗透,来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亦应对相应的教学资源特征等方面有充分认识。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融入相应课程的具体特点,并明确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促进相应内容的融入,让田径、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日渐提高,高校网络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特点。高校网络文化思政育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茧房”促推学生群体舆情环境同质化,“沉默螺旋”效应影响学生群体真实的意见表达,传统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方式的弊端影响教育的实效性。融合多元渠道,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立体式平台;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思政网络文化团队;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建立高效联动反馈共同体;优化网络载体,构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新平台;润物无声,打造“四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新品牌是高校网络文化思政育人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