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年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他在《民族笔记》、《历史学笔记》和其它笔记中,明确界定东方社会特殊的社会形态,用“非资本主义生产”、“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来表述东方社会的特殊形态、结构和发展道路。毛泽东继承发展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即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建了初级阶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个概念。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概念理解东方是指亚洲国家,西方则指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是指工业革命后,东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的早期文明是在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流域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诞生的新型文明,古希腊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典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即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流,因为,西方古典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并不是同一民族和同一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古希腊的文明成就对西方文明史的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研究东方社会的动机与历史使命,决定了其东方社会理论中必然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列宁继承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十月革命,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新模式,成为东方社会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并使其发展到新阶段。十月革命的示范,使先进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化的主导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展示着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逻辑,一方面将中国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方式纳入到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  相似文献   

5.
“晚年马克思”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四大笔记,即古代与东方社会笔记、研究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哥这纲领批判》笔记、追溯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起源的世界历史笔记、关于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笔记,展现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空间,标志着《资本论》研究的深化扩展和直接继续,它启示我们立足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论;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彼此兼容论;东方落后国家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世界市场中介论。  相似文献   

6.
张丽萍 《考试周刊》2011,(32):46-47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以及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7.
对近代开端以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晚于西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理论思考,并从经济结构、政权力量、生产技术、思想意识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东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处于萌芽状态、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和东、西方关系,为东方国家加速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修订本教材,自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止。其“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可概括为:一个形态,两个时期,三条线索,四个阶段。“一个形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谓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两个时期”,是指世界近代史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为标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前期,自由竞争为其主要特征;在后期,垄断是其基本特征。“三条线索”,是指构成世界近代史具体内容的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学术界 ,沃勒斯坦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者” ,其所创立的现代世界体系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但是现代世界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和分析方法 ,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根源、学术思想根源和分析方法根源 ,与马克思主义所提的资本主义生产贸易体系尚有不同。恩格斯所论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 ,并非是作为一种学术理念提出来的 ,但是不可否认世界体系论是西方学者借鉴马克思主义来观察资本主义世界的又一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人学问题历来是中西方哲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从总体上看,西方人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于人学的研究是沿着精神主体性、抽象人性论和理性主义的方向演化的。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西方人学沿着人格主义、生命直觉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则是沿着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与现代西方人学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流向。我们评介现代西方人学,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正确地理解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生的评价和意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从而创立科学的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