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5,(6):78-81
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穹顶之下》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迅速在各大网站传播开来,掀起了一阵舆论漩涡。社会各界虽然对柴静拍摄的这部纪录片褒贬不一,但其产生的巨大传播影响力不可否认地存在。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掀起舆论热潮的成功因素在于纪录片的传播五要素环环相扣,配合紧密,并富有独特的传播特色。  相似文献   

2.
去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近日出现在公众视野,她带来了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大量翔实的资料,试图回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作品播出后备受好评。《穹顶之下》的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显现,在雾霾肆虐很长一段时间的今天,公众才有机会通过一部《穹  相似文献   

3.
从2月28日到3月1日短短的24小时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网上点击量突破亿次。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柴静,抵得过一个中央电视台。柴静从央视离职后,花了一年时间,自费百万,拍摄了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网络发布,引起巨大轰动,一日之余,点击量逾亿次,成为中国环保史、中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在雾霾漫天、犬儒遍地的时候,一个女人,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名叫  相似文献   

5.
2015年2月28日,随着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的播出,公众对雾霾的思考与审视再次被唤起。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剧,雾霾这种危害性天气也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影响到了幼儿的成长。从雾霾现象反思幼儿环保教育,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其自身健康成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开展幼儿环保教育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前央视主持人柴静投资的大型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让人深思。的确,环境危机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重视环境污染,包括我们的孩子。作为学前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识要从孩子着手,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使他们日后能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正>"你见过星星吗?""没有。""你见过蓝色的天吗?""见过蓝一点儿的。"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柴静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视频中柴静采访一个三岁小女孩时,两人的对话。和小女孩的声音一起出现在视频中的是一个灰蒙蒙的画面,小女孩四周被灰色包围,头顶上方是一团团黑色烟雾状的东西,和小女孩稚嫩、纯净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就是霾!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100万,  相似文献   

8.
柴静的《穹顶之下》在传播策略上突出体现了合适时机高平台发布、纪录片新形式创新、网络发酵高人气积累、名人效应大影响扩散的特点;在制作手法上巧妙运用讲故事、移情等多种独特的形式。其作品引发广泛争议,给人们留下启迪。  相似文献   

9.
《穹顶之下》纪录片的播出使得"雾霾"成为人们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法律较为完备,但雾霾治理却陷入了法治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较为复杂,它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雾霾治理的法治困境也应当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些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原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所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关注生态的浪潮,在浪潮渐渐低沉下去之后,留给我们的却不只是一时间的热闹和集体关注,其所带给我们的还有事物深处的内涵,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反思.当然,最为重要的则是当下人类与生态该如何做到相辅相成、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夏建新  金军 《大学生》2015,(7):64-65
近期,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刷爆,环保问题日益被关注,关注环保,更需要客观,客观必须靠专业。本刊邀请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夏建新教授和金军教授从环保专业的角度推荐了下列书籍。《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简介: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推荐理由:《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出版,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该书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  相似文献   

12.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以柴静自身的故事为切入点、利用类似于TED的演讲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播出渠道进行播出,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在新媒介环境下,电视调查性报道应该选择以受众日常关注的焦点为题材选择依据,以受众新的信息接受方式为新闻报道的呈现模式、以媒介融合为革新方向的综合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颗粒物群体"逐渐变得庞大,成分变得复杂,"杀伤力"也逐渐增强。2015年推出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更是引起了关于环保的新一轮热议,但同时也滋生了关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话题的讨论。因此,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雾霾天气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结合相关国情,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只有教师教的主导性与学生学的主动性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在阐明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从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两个角度,分析柴静《穹顶之下》的教学硬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上文(此处指"《MOOC环境下〈现代维语〉微课程建设探究(一)》"一文)对MOOC环境状况下对《现代维语》微课程建设的探究,分析MOOC课程教学的优缺点,从而对MOOC环境状况下的《现代维语》微课程建设进行设定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对现代维语课程的实际运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自编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曾经是否听说过MOOC课程、你是否了解MOOC课程、曾经参加过哪个方面MOOC课程的学习等方面,以了解我校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及实施MOOC奠定基础,为提高教学质量合理选择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全国优课联盟课程《中西文化对比:冲突·互补·共存》为例,论述MOOC课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对比》MOOC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积极建设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本文阐述了国内外MOOC研究进展,探讨了MOOC的特点及优势,分析了我校《中国茶道》课程特色与教学现状,对《中国茶道》MOOC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从MOOC课程组织者—教师的角度,通过实证方式探究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MOOC教学现状。基于数据反馈,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对运用MOOC教学手段的适应性缺乏调研,而且采用MOOC教学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资源再设计能力普遍不强;MOOC对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作用不明显,适合作为《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为此,应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再设计能力,探索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给10000名或更多的学生上课是什么景象?这是真的吗?一项对从事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学的老师进行的调查显示,授课教师认为MOOC学习的过程是费时的,却是成功的。近50%的教授认为他们的在线课程教学与他们在教室里同样严格。由《教育纪事报》负责开展的这项调查,调查对象是所有从事MOOC教学的老师。在2013年2月底,在线调查问卷被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