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入手,利用模因顺应论分析了"hold住"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hold住"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hold住"的流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是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的,而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概念内容和基于概念内容的语言结构.本文从范畴化、象似性、隐喻、转喻等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阐释,认为语义认知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有很好的解读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悲剧"与"杯具"为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阐释了网络流行语"杯具"及其相关流行语的语义认知模式。"杯具"来源于"悲剧",但其语义内涵更加丰富。因为谐音双关,人们通过对"杯具"与"悲剧"的相关信息投射,整合推理出"杯具"的浮现意义。与"杯具"相关的网络流行语基于其不同的输入空间信息的整合使得其浮现意义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在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有的甚至出现在了官方报纸上.汉语网络流行语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流行,并被人们使用于网络之外的交际中,有其背后的认知理据.运用认知语言学里的转喻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对其分析,可以发现其产生的认知机制和意义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隐喻是认知的,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而语言作为思维的容器则更是一种能体现人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之一.本文将以网络流行语作为切入点,研究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概念隐喻的体现,以及概念隐喻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望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赫鹏波 《海外英语》2016,(15):197-198
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很强的解释力,可解释很多语言现象。2015年的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用语,它们具有很强的衍生性。文章将从ECM角度,对"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和"Duang"三个网络流行用语进行分析,以深化ECM理论在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亮了"是目前一种常见的网络流行语,多见于论坛、门户、微博和各类社交软件上。该句式广泛地运用于对事物或人物行为的评价中,在网络上其引申义的使用已超出其本义,可用来表达"出乎意料""不同寻常""吸引眼球""幽默诙谐""略显轻蔑"等意义。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用途和意义,并探索其能够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冬霞 《英语辅导》2011,(4):156-159
随着“山寨”、“给力”等热门词汇在各种媒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网络流行语的生成理据。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交流、抒发感想,一些网络流行语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如现今常见的网络用语"种草"与"拔草",这两个词有其原本的含义,但借助隐喻机制,在网络上有了另外的解释,即"旧词新意"的现象。除了"种草"与"拔草",很大一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都要借助隐喻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流行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语言的产生规律和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