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结合市场和职业岗位能力变化,优化中职药剂专业课程设置,开展课程整合与优化研究。在《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课程整合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效性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状况,以促进课程整合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宜企业工作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职通信服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进行的思考,本文提出了建议,力求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通信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从而让学生形成通信行业相关服务岗位的专业技能并拥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在药品营销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问卷星调查、走访调查。结果:①企业实践有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②90.4%的学生认为最好由企业的药品营销人员讲授《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这门课程;③59.7%的学生毕业后到药店、医药公司、药厂、医疗器械公司等企业从事药品营销工作;④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中,药品营销岗位学生占63.1%。结论:企业在中职药剂药品营销职业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为中职教育药品营销的优化课程设置提供指导,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对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黎厚汉 《广西教育》2022,(2):98-101
本文以中职学校汽车维护与营销专业为例,从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出发,探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如何挖掘教材的职业元素以及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如何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接轨职业培养目标,从而培植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职学校水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分析水路运输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采用职业能力渐进的培养方式,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注重综合素质以及沟通技巧、表达能力的训练,加强专业技能操作的训练,对相关中职学校水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梅 《广西教育》2015,(6):57-59
在对中职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布、工作过程特点以及相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参照纺织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工、商、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日常信息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而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本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专业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标准需要及时有效的与市场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了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变化趋势,探究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培养能逐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并提升职业能力,使教师及时了解职业岗位需求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并顺利地完成教学改革与实践,最终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有效衔接,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改革与课程内容改革。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调查,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推进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中职卫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实用性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河南省中职卫校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特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中职卫校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对中职卫校主要专业职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各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劳动用工进行考察,对比分析了学生能力储备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异同及差距,提出了以职业精神的培育为主导,以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拓展为支撑的人才培养对策,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职业岗位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