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即"眼球"经济。媒体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才能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最后形成品牌力。这样才能有效掠夺受众资源,给媒体自身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商机。才能在传媒竞争中自热化阶段独善其身。不可否认,我国媒体已到了过剩传播时代。从平面媒体、广播到网络以及手机客户端,全国几千家报纸,几千家电视台及网站,还有过亿的手机客户端,极大地释放了  相似文献   

2.
李萍 《新闻前哨》2005,(9):18-18
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中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媒介品牌竞争力。可以说,争取“受众注意力”是打造媒介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杭州某电视台的《都市报道》已经“由身着长衫、略带绍兴口音的著名滑稽演员翁仁康担任主播”。让影视演员、滑稽演员担当新闻主播,是新闻娱乐化的做法,于是想起某教授的观点,或许可以用为理论的支撑:不同传媒在接触环节上凝聚受众社会注意力资源的主要竞争手段,在于其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因为只有“极致化”的东西才能在众多传媒对于社会注意力资源的竞争中获得青睐,拔得头筹。①然而,用“极致化的东西”争夺“眼球”也不完全是我们的发明。就新闻播报而言,如何在这个“接触环节”上“凝聚受众注意力”———这里有几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媒体间的激烈竞争,我们的传媒比任何时候都有更为强烈的发展意识危机意识。面对“媒体大战”,各电视台纷纷“上星”,专业频道不断增多.各类节目层出不穷。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锁定自己的频道、栏目.已成为各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强化精品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和节目质量.实施品牌经营,已成为电视业界竞争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把体育、绯闻和犯罪作为传媒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现在常说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等,这是一种并不确切的形容。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没有影响力,传媒就什么也不是了。  相似文献   

7.
江玮  蔡尚伟 《新闻传播》2004,(10):4-5,22
在传媒产业化的初期,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被理解为“影响力经济”,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更通俗地说,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对  相似文献   

8.
在传媒产业化的初期,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被理解为“影响力经济”,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时,媒体仅仅作为信息媒介来产生文本效应,这时它只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策划来吸引眼球,再靠出售注意力资源、产生影响力来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流行的说法,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随着电视台及频道的增多,其行政级别的差别已经淡化,内容之争成为进行时。观众只认内容不认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受众现状,对电视传媒来说,内容竞争有着根本的影响力。当下,电视频道成了个筐,观众只看什么内容里面装。于是各  相似文献   

10.
<正>电视台同质化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媒体价格战、促销战、用户战不断升级,利润减少、成本增加,两极化趋势凸现。传媒市场同质化竞争已衍化为一种替代型的竞争,即一种"有你无我"的"生死博弈"。作为市级电视台如何在这种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脫颖而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呢?笔者认为,唯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传媒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受众和用户。同时,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努力壮大事业、产业"块头",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格局,才能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注意力”与“影响力”的两种模式差异 “注意力”是当代海内外传媒研究者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近几年来,传媒之间的竞争可以演化为“注意力”之间的竞争,那么,能产生注意力的资源就产生了价值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信息社会的“硬通货”(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P13),所以,媒体以提高公众“注意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闻竞争白热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的现象日趋加重。作为大众主流媒体的电视台迫切需要更多独家的、有一定分量的、能解疑释惑的深度报道来“填补”新闻板块。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传媒竞相发展的形势下凸显自身特色,进而提升影响力、引导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青年受众是大众传媒受众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视的受众群体之一。对青年受众来说,大众传媒可称其为是他们的“师与友”。广大青年受众不仅将大众传媒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将其视之为消遣娱乐的最好方式。近年来,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传媒都试图通过自身结构进行不断变革和调整以广泛适应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要求以期达到在竞争中取胜的目的。尽管如此,传媒对青年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太理想,如在传媒如何才能适应、引导青年受众,传媒与青年受众之间在传、受问题上还有多大差距,以及传媒怎样更好地为青年…  相似文献   

14.
闫伟 《新闻窗》2006,(6):51-52
我国长期实行“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央及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也丰富,这些都是县级电视台无法比拟的,因而使得多数县级电视台在竞争中被边缘化,日益失去观众。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和受众在哪里?他如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办出特色,有所作为呢?本文认为,锁定当地农民这一受众群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今天,各种现代化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台如何在竞争中发挥潜在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收视心理需要,赢得受众的信赖和支持,至关重要。研究2005年两档火爆全国荧屏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传媒极其发达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传媒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传媒“吸引受众眼球”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传媒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传媒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受众研究对电视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电视传媒日益激烈竞争的趋势,加强受众研究工作,已成为关系电视台生存发展、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视节目的成败,不仅仅决定于电视人素质水准的高低、电视手法的优劣,还必须依据受众研究的成果,立足于受众需求定向定位构塑收视平台。只有关注受众心声、追踪受众脚步、透视受众心理、扣准受众脉搏、品析受众喜好、鉴识受众口味、探知不同受众对电视的不同需求期望值,才能精心打造出受众喜爱的节目,促使收视率不断提高,是电视媒体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治本立台之着。一、受众研究影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定位节目制作者…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报业观念认为,传媒发展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在同质化竞争中,比拼产品和价格,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只有通过品牌增值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在、目标群体中锁定注意力、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健康报》属于医疗卫生系统的行业报纸。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渴求日益加剧,《健康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众。但是,怎样才能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影响力呢?笔认为,注重专版策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