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读了今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上《地市县报园地》专栏刊登的《总编辑亲自撰写评论》一文,产生了一些想法。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写评论,本是新闻界的光荣传统,也是总编辑们的“份内事”,现  相似文献   

2.
总编辑三题     
总编辑究竟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地位、作用、职责是什么?在新闻学研究中专论不多,总编辑的概念在新闻界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安岗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生作系列专题讲座时说:“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见《新闻记者》1988年第8期)。此话触及到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总编辑这个“角色”,不仅是关系到总编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报纸、节目的方向、特色、开放程度以及所有采编人员的“思路”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生前先后是《莱茵报》、《德法年鉴》、《新莱茵报》和《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主编(相当于目前我国的总编辑),他和曾经作过编辑的恩格斯指导过数十家报刊主编的工作。他们对总编角色的天才论述和在此岗位上的经纶鉴戒,足可深化和拓宽令人对这一社会角色的思虑和体验。本文企求对这两位先驱心目中的“总编角色”作一大略的勾勒和评介,不当之处,恳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4.
读过今年第四期《新闻战线》发表的孙友深同志的文章《新闻改革,难!》,颇有同感。文章提出的“新闻改革难,关键在于新闻体制的束缚,总编辑几乎没有自主权。”是一个大胆的、实事求是的披露。孙文谈到:“编辑记者有怨气——埋怨总编辑胆子小。”其实,总编辑胆子小,也是事出有因的。自1957年反右到十年文化大革命,“左”的乌云长期笼罩着新闻界。在一些总编辑中,由于身处新闻工  相似文献   

5.
总编辑究竞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地位、职责、作用是什么?这方面的“专论”不多,新闻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我认为,少不了“总编辑”这一章。在一个新闻编辑部,依次有采访、撰写、编辑、编审、编排、校对、出版、发行等若干程序或者说各个紧密相联的不同系列或环节。各个程序或环节,都有不同的职责规范。如果把这些环节组合起来比做一个人,那么,总编辑及他主持的编委会便是这个  相似文献   

6.
当演员,主角难投;担任报纸的总编辑,“第一角色”难演。主角难扮.演员还得粉好;“第一角色”难演,总编辑也要演好。总编辑的“第一角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评论员,总编辑还要当好第一读者。总编辑应是首席记者报纸的总编辑首先应该是首席记者,只有当好首席记者,总编辑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性。总编辑应努力从三个方面扮演好首席记者角色。第一,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多出精品。作为总编辑,事务繁多,要想深入调查研究,确非易事。可以利用下乡联系工作,抓报纸发行…  相似文献   

7.
读了今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上《地市县报园地》专栏刊登的《总编辑亲自撰写评论》一文,产生了一些想法。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写评论,本是新闻界的光荣传统,也是总编辑们的“份内事”,现在却要在“撰写”之前冠以“亲自”二字,可见,这“份内事”正在变为“份外事”。这不是笔者在这里瞎估摸。今年春天,我曾在一个全省报纸副刊会议上询问了十几位地市报纸的编辑,回答是,没有一家报社的总编亲自写评论。平心再想,这似乎也不能全怪总编辑们。事务缠身,会议接踵,往往拖得他们精疲力尽,思路闭塞,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去“鉴古”、“察今”。再加上方方面面某些人又总爱“自动对号”,总编辑们和我们普通评论作者一样,往往也是论笔未下,芒刺在背,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心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是人之常情。  相似文献   

8.
读了第二期《浅议总编辑角色》一文,我这个外行人也认识到一份报纸的好坏主要责任在总编辑身上。人常说文如其人,也可以这样说报如其人,有什么样的总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为什么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9.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文章,也是“屈指可数”。而质量呢?据1988年度、1989年度江苏省两次好新闻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以后,湖北省专业报记者协会及时在大同湖农场召开总编辑理论研讨会,紧密联系办报实际,认真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专业报编辑记者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把全省四十多家专业报办得更有水平,更有特色,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45名专业报总编辑副总编辑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大部分同志带了论文在会上宣讲,研讨会开得既有学术气氛,又有务实精神.《旅游导报》总编辑潘杏英强调专业报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她还着重论述了专业报要讲究新闻宣传艺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问题.《湖北科技报》总编辑王铁兵认为科技宣传对经济建设至关重要,报纸要力求专业性和社会性融合,把科技宣传落到实处.《国防教育报》总编辑高万亿谈了专业报要以“专”为主,“专”而有度,把专业报办得更加有朝气,吸引人.《书刊文摘导报》总编辑李德复论述了文摘报的导向功能及其社会性.《湖北新生报》总编辑沈俊军、《青年人报》总编辑罗庆平、《荆州广播电视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相信总编辑会办报。但也有人提出:总编辑不要作茧自缚。我认为对于企业报的总编辑,更需要强调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同社会上一般新闻媒介相比,企业报的“婆婆”更_为明确,报纸所受的“管束”也更为直接。因此,企业报不容易办活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而且从目前新闻改革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报迈}乜的步子比社会上其它报纸小得多。有的常常单纯表扬好人好事、大量报道企业工作动态和生产纪录,因而被职工们称为“铅印黑板报”、“生产简报”。由此看来,企业报总编辑争取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和新华日报《新闻通讯》联合举办的“怎样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征文评选活动,10月20日在南京揭晓。这次征文活动于2月初开始以来,各地县市报总编辑以及其他新闻界同行踊跃参加,结合各自的实践体会撰写论文。截止8月31日,计收到寄自国内16个省区的征文120篇。这些论文紧紧围绕如何当好县市报总编辑这个主题,从思想工作、个人修养、编采业务、经营管  相似文献   

13.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一个报社工作状况如何,总编辑们的工作是起关键作用的。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对总编辑来说则是报如其心,总编辑的苦心都溶于其上了。尤其是我们与兄弟报不同,一个编委会同时管三张报纸,其中有两张同级党报,即地委机关报《承德群众报》和市委机关报《承德市报》,还有一张由省开发办和承德地市合办的《经济消息》报,任务大,涉及面宽,人员多,事情杂,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总编辑怎么当  相似文献   

15.
一个报社工作状况如何,总编辑们的工作是起关键作用的。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对总编辑来说则是报如其心,总编辑的苦心都溶于其上了。尤其是我们与兄弟报不同,一个编委会同时管三张报纸,其中有两张同级党报,即地委机关报《承德群众报》和市委机关报《承德市报》,还有一张由省开发办和承德地市合办的《经济消息》报,任务大,涉及面宽,人员多,事情杂,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总编辑怎么当好,更需要摸索经验。下面几点,是我在摸索中遇到的和认识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报纸总编辑重视和参与新闻摄影,是近年来中国新闻摄影的新态势。如何因势利导,进一步开发地、市、县报总编辑新闻摄影的内在潜力,推动新闻摄影向高层次发展,是当前新闻界面临的一个值得重视和认真探讨的课题。 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地市县报的“老总”至今仍在口头上讲图文并重,但在实践中习惯于往文字报道上用劲,心安理得地当文字  相似文献   

17.
标题出彩的总编辑李德存陈俊李德存是张家口日报和张家口晚报的总编辑。他的新闻标题制作叫响河北新闻界,已不是近几年的事了。在河北日报工作期间就有人总结说:“他标的标题形象生动鲜活,仪态悠然,且趣味横生,自成风格。如《一张通告管住了白“喝油”的“电驴子”》...  相似文献   

18.
探讨总编辑的“总编意识”,有必要先简略地重温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问题的若干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总编辑作为党的新闻战士和文化人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作为“记者头子”(毛泽东语)这样一种新闻舆论部门的领导人,自然下可避免地应具有符合其角色和身份的“总编意识”。  相似文献   

19.
童兵 《新闻记者》2001,(10):6-8
一位称职的中国报纸的总编辑该怎样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撰文提出 :请还给总编辑一个形神完一的性格。那是从新闻伦理的角度 ,呼吁总编在对党委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两方面坚持同一性 ,社会为这种同一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舆论环境。在九十年代还写过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总编辑”》的文章 ,认为作为一社之长 ,总编辑应在德、识、才各方面成为全社的表率 ,并表示赞同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编辑部实行“总编独裁”的评价。但报纸总编辑究竟如何“操持” ,现在《海口晚报》总编蔡旭现身说法 ,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今春于哈尔滨举行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一群报(刊)社总编辑大亮相,成为今年中国新闻界自己的“明星”。他们之中有一位年轻的“老总”成为全国第一个“总编辑摄影奖”三连冠得主,他就是哈尔滨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王建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