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丁仁能 《师道》2006,(4):20-20
前几天,一条关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消息让我非常失望: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6208亿元,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投入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指2000年前——引者注)要达到4%。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
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国家教育委员会郭利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目前的情况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几年下滑。...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作出决定,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包括(1)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百分之四。(2)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要做到“三个增长”、即: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还要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3)提高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  相似文献   

4.
这个"4%"专指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宣布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中的那个4%.但是,迄今本世纪已过去快十年了,这一政策性目标尚从未达到过.前些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说,到2012年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还有两年多,这个延误了的目标届时能否达到呢?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这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际比较对教育投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若达到800美元,要保持教育投资水平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下限,则教育经费占国民总值的比率不应低于4.06%,其增长系数应保持不低于0.195%。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国际平均水平)随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而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可能承担的教育经费也将增加;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劳动力的平均教育费用也随之递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受教育的要求也会更高。但是,教育经费(对国民生产总值)超前增长相对幅度,随教育投资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慢。然而,这不是教育经费增长的绝对量减缓,而是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将按同样比例,随着国民生产总值而增长。  相似文献   

7.
1999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年底工作很忙。越忙越有必要提醒大家,有些至关重要的工作,是无论如何放松不得的。切切实实保证教育投入,就是一项至关重要、不管怎样忙也放松不得的工作。确保教育投入的重要性,这里不用多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增加了教育投入。党和政府研究提出了与我国国情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经费投入指标,提出并确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明确了“三个增长”的规定,保证了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开征了地方教育费…  相似文献   

8.
对于这个4%,国人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此后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支撑力量。早在1993年,中央政府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事实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始终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并且大大低于这一目标。因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对高等动物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方面的基本认识及进展,提出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所形成的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中央决定,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确保完全用于教育。 — —摘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一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实实在在地增加教育投入,坚定不移地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对于4%这一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年内两次作出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3.93%增加0.35个百分点。这不仅意味着党和政府终于兑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的庄重承诺,而且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于是社会各  相似文献   

13.
数字     
●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7%。2005年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投资短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教育投资总量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如从1980年至1988年7年间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2.73%左右波动,低于同期世界发展中国家平均4%的水平。第二是近10年来我国初等教育生均经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6%左右徘徊。中等教育生均经费与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说明了研究高等院校教育成本问题的意义,描述了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成本问题的现状。通过与国外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的下降,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问题,政府和高校要共同努力,增加高等院校教育经费、减少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两个基本”(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个全面”(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个重点”(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这是指导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完成《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教育投资水平的国际比较,到世纪末,我国教育经费将有大幅度增加。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现在的3%达到本世纪末的4%。这样,我国教育投资水平可达到发展中国家八十年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育经费的筹措需要设立智力资源税,重在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进行调节。尽快改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逐步下降的状况,保证教育经费的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台湾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经费投入多 在台湾,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经费支出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均较大,并且逐年增长。2000年,全岛教育事业支出已达5343亿元台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5.5%。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例从1950年的8.57%增长到2001年的18.04%,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951年的1.73%增长到2001年的5.5%。其中,高等教育在教育经费支出中也占较大比例,1999年高达31.29%(含高职)。 政府各级公立大学的投入较大,嘉义大学、屏东师范学院等公立大学年政府拨款经费都在10亿元台币以上,义守大学…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决心.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奠定坚定基础;二是分解任务、量化指标,建立与各级财政收支结构相适应的资金分担办法和机制;三是建立严格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一、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加政府拨款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投资都呈增长趋势,据教科文组织统计,亚洲、非洲、阿拉伯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从1970年的3.1%、3.9%、4.8%增长到1986年的4.6%、6.1%和6.8%。按人均占有教育经费计算,1986年世界平均数为162美元,发达国家为594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8美元,非洲国家为36美元,亚洲国家为54美元,阿拉伯国家为140美元。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支出在整个政府支出中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