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技战术运用的分析,指出中国男篮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和世界强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防守战术的数量及变化,个人防守能力、全队配合的整体性,后场篮板的控制等方面;提出需更新理念、继续引进外籍教练员、聘请外籍裁判员、支持我国球员加盟国外俱乐部、改革竞赛制度更新训练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14届世锦赛看世界男篮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男篮的不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本届世锦赛的中国男篮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中国男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材和培养观念上的偏差;防守理念和防守战术落后;身体素质与世界强队存在较大差距等。世界男篮的发展趋势是力量第一;速度加快;配合简练;技术全面。  相似文献   

3.
尽管王治郅缺阵,但拥有NBA状元秀姚明及掘金队巴特尔的中国男篮竟然在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1胜7负。1个多月后又在亚运会男篮决赛中输给了韩国队。具备世界级身体条件的中国队的表现与国内外期望值形成强烈反差。该文通过对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的7场比赛及亚运会决赛录像的统计分析,发现了我外围队员在个人进攻与防守能力、各种进攻方法比率、参与全队防守战术的质量、抢篮板球等方面与国外强队存在较大差距。提出更新理念,改革竞赛与训练体制,引进外籍教练、球员和裁判员,选派教练员赴NBA进修,增加与世界强队的比赛,借鉴NBA训练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欧美强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尽快缩短中国篮球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与其竞争对手比赛技术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较深入地探讨了此届中国男篮与美国、意大利、希腊等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指出了中国男篮在技、战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男篮运动水平,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防守的相对薄弱是中国男篮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的重要原因。研究和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根源,为提高中国队防守综合实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防守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防守体系整体结构不够严谨,对攻方内线和快攻的控制相对薄弱;防守战术结构严谨程度不高,尤其是作为战术核心要素的防守基础配合的运用质量和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戴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42+102-42,1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八强国家以及上届世锦赛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本届世锦赛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世界强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提出:继续发扬拼搏努力的作风以及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是中国男篮跻身世界强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中获得了平历史最好成绩的第8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仍很大,其原因包括:对现代篮球运动防守发展变化的趋势缺乏清醒深刻的认识,防守训练的质量不高、个人防守技术和意识欠缺、防守战术单调等。建议:提高国内联赛质量、加强与NBA及欧洲强队的交流、提高我国篮球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重视和提倡科学化的训练、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科研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对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中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总结了中国男篮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法等分析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世界强队的特征以及中国男篮的差距,为中国男篮训练、比赛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结论:世界男篮强队在身体方面都具备了高大化、均衡化的基本特征。在实力接近的高水平比赛中,获胜球队的防守质量更高,投篮机会的选择更加合理,外线远投的效率更高。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身体对抗训练,丰富比赛经验,提高防守质量,加强后场篮板球的拼抢,注重整体配合,提高3分远投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全部6场比赛中在队伍结构和人员配备、突破、篮板、快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运动战是现代篮球技术、战术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世锦赛和亚运会比赛统计资料分析了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篮球强队在技术战术方面的差距,指出了发挥高大队员的优势、有效地组织外线队员的移动进攻、组织灵活多变的运动战,是改变中国男子篮球发展现状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徐丰 《体育科研》2007,28(4):69-7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和对手6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比赛效率低,失误过多,前场篮板球抢获能力较差。外线队员中、近距离投篮次数少,进攻技术不全面,个人防守能力不强,内外线防守配合质量不高。这些是造成比赛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观察比较分析法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队在2003年世界青年男篮锦标赛上失利的6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青男篮在攻守能力、人员调配及防守理念等方面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篮的技战术打法与其战略目标定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审视我国男篮在悉尼奥运会的技战术打法。认为:“差”在强对抗的能力弱;“输”在其攻防战术打法的变化少:“少”在缺乏一拼到底的精神面貌。指出中国男篮要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一扫过去的耻辱,首先需要重新设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男子篮球队防守技战术剖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统计方法,剖析了中国男子篮球队防守技战术。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在防守战术的数量及变化,个人防守能力、全队配合的整体性,后场篮板的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更新理念、改革竞赛与训练体制、引进外籍教练员、增加外围队员上场人数及时间、聘请外籍裁判员、支持中国球员加盟国外俱乐部、更新训练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身体对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8届奥运会上与世界强队攻守对抗过程中身体接触时技术运用质量,对身体接触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不同场区的运用效果和犯规情况等方面的观察与分析,揭示出身体接触对篮球比赛中的攻防效果有重要影响;中国队员在身体接触状态中运用技术质量较差,反映出我国运动员运用身体接触时在力量、速度、反应、技术、灵活、主动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土耳其、美国和澳大利亚女篮比赛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分球失分过多是处在新老交替中的中国女篮伦敦奥运会失利的主要原因。防守意识、体能、防守技术、防守战术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男篮应对全场紧逼的攻防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观察与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对手全场紧逼时中国男篮的攻防战术。结果表明:对手使用半场或消极紧逼时,中国男篮各种进攻方法的使用较为平衡,成功率也较高。对手改用全场紧逼时,中国男篮依赖成功率较低的个人进攻(运球突破、长传),失误率较高;仍一成不变地使用半场盯人战术,防守效果落后于对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男篮2007—2008CBA联赛前10轮比赛主要进攻战术,即快攻战术特点、前场阵地固定战术进攻特点、前场阵地机动战术进攻特点、前场端线界外球进攻战术特点等。结果表明:上海男篮发动快攻基本以抢防守篮板球为主,针对对手的不同特点制订不同的战术配合及多套前场界外球战术配合。建议:上海男篮应多打比赛,以赛促练,丰富队员场上比赛经验,尽快形成本队的进攻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奥运会我国男篮进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男篮进攻体系中,内线有比较强的优势,外围得分也具有一定能力,但突破技术运用的能力相对不强;快攻意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严重影响到进攻的整体效果;阵地进攻中个人机动进攻的比例偏大,而战术配合进攻比例偏低,进攻方式的比例结构没有建立在一种相对合理的基础之上;战术配合运用质量,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较大,面对世界篮球运动更加积极、更加严密、更具攻击性的防守,中国男篮的进攻的综合能力上显现出一种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