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英汉语篇的省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和其它的语篇衔接手段一样,省略也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英汉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汉语是“形合”语言,英语是“意合”语言,而这些差异的造成来自于一个根本原因:英汉民族文化及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这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衡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4.
省略是各种语言都使用的一种衔接手段,汉维吾尔语省略现象在功能和类型上有共性,但在具体现象上也有本质性的差异:汉语意合和维吾尔语形合导致汉维吾尔语省略倾向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共时的角度分析汉维吾尔语篇省略现象的功能、类型,以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发掘其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均有省略现象.从句子成分角度而言,可分为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和宾语省略,但这两种语言省略手段的使用不尽相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语是综合分析语,重形合,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重意合,而这种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造成.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要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表达忠实于原文、合乎语言规范、文辞畅达.  相似文献   

6.
形合与意合是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红楼梦》第四回的英汉翻译对比研究,提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差异在语篇衔接上主要体现在连词、省略及从句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7.
省略是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语篇中的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其在广告语篇中广泛使用,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句法层面对广告语篇中的省略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广告语篇中省略出现的依据、特点及其功能,从而阐明:省略不但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也能够满足广告语篇修辞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四种语法衔接手段探讨了英汉语衔接手段的差异以及调整英译汉语法衔接手段的常用翻译方法。英汉语法机制差异突出体现在形合与意合的问题上,两种语言间的差异经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语法衔接机制发生冲突时,为了维持语篇的连贯性,有必要根据译入语的衔接原则调整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9.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小句性省略是省略的极致,表达简洁明了。文章以哈代的小说《苔丝》为语篇语料,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1)(2)的语篇衔接观出发,以英汉对比方式分析英汉语篇中小句性省略的异同,阐明英汉小句性省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一个区别。语言。汉语重意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英语重形合,是因为它是一种以综合型为主要特征的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根源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以句段为语篇单位,以语篇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的差异对语篇衔接造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对语言差异造成影响的原因并指出双语转换时语篇衔接变化的主要趋势,有望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英汉重复格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使重复这一辞格在英汉语言中的运用各具特征。英语为摆脱赘述而倾向于避免重复,除非是为了特别的修辞效果。汉语为求语义突出、音韵和谐及句式的平衡与对称而不避重复。翻译中不顾及语言的差异则可能导致累赘重复。  相似文献   

12.
李燕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3):123-12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重大区别。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掌握相应英汉口译技巧,提高双语转换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法化程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语优先和话题优先,在英汉——汉英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话题优先和主语优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英汉类型学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运用翻译任务和可接受程度判断实验方法来探索中文的主题突出结构在习得英语过程中对学习者中介语的影响。得出3个主要结论:第一,学习者的中介语受到他们母语的影响,存在很多主题突出结构特征;第二,由于中介语渗透性,学习者的中介语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渐由主题突出发展为更符合目标语的主语突出特征;第三,可接受程度判断测试部分证实在语言知识层次,汉语的主题突出结构不会迁移到中介语中。  相似文献   

15.
英汉在篇章句式结构上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分别在主语和话题突显、聚集和流散以及繁复和简短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特点,以当今热门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4-读写教程》为分析文本,对英汉篇章句式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种语言篇章句式结构由这三方面所体现的形式与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否定表达突显性纵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1):102-106
文章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朗读任务中否定表达的突显性。通过语音标注、分析软件Praat对14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四个年级的朗读材料进行标注,参照音高曲拱、音强曲线、时长等声学参数,并利用听辨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否对传递新信息的否定词赋予音高、音强或时长上的突显。研究考查了学习者句法否定表达、语意否定表达、词缀否定表达三种不同类别否定词的突显情况,并分析了四年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英语学习者朗读中的否定表达大多被赋予突显,其中词缀否定表达突显比例最高。但综合四年的朗读情况,突显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此研究结果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汉英指人疑问词共现的句法位置,揭示了共现疑问句中英语共现wh-词移位和汉语疑问词原位的内在原因。英语共现疑问句中必须有一个共现wh-词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信函语篇连接词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突出主题与提供商品信息等功能,是重要的构建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之一.商务英语信函翻译要注意语篇连接词中关键词汇的正确使用及长句中英汉形合与意合对比.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同样也是译坛的经典之作,曾被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爱好者欣赏和点评。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翻译艺术,并通过《红楼梦》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了形合与意合机制产生的内在动因。论文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体现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并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