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思维决定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各自的语言中,使得英语汉语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语言世界图景的实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以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语言为中介,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再现。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就是以语言、思维/认知、现实三者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包括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哲学渊源、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语言是世界图景主要的表达手段,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了解Иван.含的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熟悉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观念研究的实质是思维或心智的语言化研究,它揭露了在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意识中关于世界的不同认识。把звезда(星辰)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звезда一词所体现的相应观念,阐述其在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言语化表达,研究其在俄语语言文化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对比,分析现象世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级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哲学体系的不同,哲学作为时代文化的核心,所塑造的民族与所在区域人们的思维方式就存在着不同之处。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的提出,更是强调文化自信是最为根本的,如何运用东方哲学与传统文化建立国际思维与全球视野,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世界图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由认知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认知活动的客体(包括微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具象世界和抽象世界)和认知活动的结果三部分构成。语言世界图景来自于朴素的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语言化、符号化、语义化表达。它是历史形成的,是某一语言社团对外部世界的朴素的观念认知的总和。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有借助语言,现实世界才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该民族认知世界的统一的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7.
韩丹 《林区教学》2014,(9):74-75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渗透的是不同的民族心态,也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为本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世界图景"。俄汉语中表动物的名词的文化世界图景与俄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宗教、历史、民俗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此,以蛇、狗、羊、熊等为典型动物形象,以俄汉语中有关动物的传说、神话、文学作品、成语、谚语为主要素材,分析俄汉语中表动物的名词所反映的文化世界图景的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提从语言哲学角度考察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对哈萨克族儿童语言的影响是拓展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该文主要从语言与存在和语言与思维两个方面探讨民族语言。探索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可以达到对中国哈汉两个民族存在特征的认识;探测语言文化与哈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方式的关系,可以考查中国哈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思维形式的发展状况对哈萨克族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概念在俄罗斯民族定型、民族意志乃至民族性格塑造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它的这些功能特性和内容构成独特的民族世界图景。本文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俄罗斯民族文化概念世界图景展开研究,具体分析文化概念民族属性、文化概念民族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文化概念民族世界图景,探讨文化概念中的民族世界图景及其构成,阐释文化概念与民族世界图景的互动性。这对于深入认识和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民族特质、民族类型和文化定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各国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是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生活方式差异的反映。而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各民族的观念、思维方式、交际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则体现为:语言规律的不同,语法概念和内含的不同,语序排列的不同,以及一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联系着特定的文化系统。由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分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分歧、社会生活习俗的迥异等原因,中文与英语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着无法一一对应转译的现象,即词汇空缺现象。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消解语言障碍和困难,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语言单位,特别是成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态度,记述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理念和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因为语言和文化有这样紧密特殊的联系,所以人们通常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作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综观中国古代社会,等级观念和礼制联系紧密,所以,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强化了等级序列,人们的民族心理也愈来愈趋向崇"尊贵",贬"卑贱".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单位,尤其是成语,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文章从性别、方位、动物图腾、空间、器官、数字、朴素自然等八个大的方面对成语中的"尊卑"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影响民族的思维,而思维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不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更体现出了民族的思维特性。汉民族是一个深受氏族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的民族,自古以来在认识上倾向于整体模糊综合性,这种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的认识观,中国人的这种思维在语言上也得以体现出来。本文旨在讨论造成汉语民族整体模糊性思维的原因,并对其相应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4.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role in it.Some social scientists consider it the keystone of culture.Language and culture evolved together and have been mutuall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海外英语》2012,(3):16-17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nd its controversial poin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cul ture and cognition is analysed in detail: language and culture co-exist, they interact each other, influence each other. Language determines cognition in a certain sense. The more knowledge a person knows about language, the more he can know the world around him, especially his abstract thinking. As culture co-exist with language, it has the same influence on cognition as language does. Cognitive categories are dependent on the immediate context-culture and language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相似文献   

16.
张馨元 《海外英语》2014,(20):225-226
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Both language and thought are culturally loaded and dependent,as culture is an almost all-inclusive complicated system with thought,views of the world,patterns of thinking,values,beliefs,customs and language as its underlying base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might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but controversial one,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yet arousing great contention. Thus,in this paper,my thesis focuses on studying 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 revolved around Sapir-Whorf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环境.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大千世界的种种看法,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对某种外国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对该种文化的了解过程,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较为稳定的民族特征之一,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各自民族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出它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中词汇是最重要、最敏感的载体。选取汉英两种语言,重点从词汇内涵、构词方法和词汇来源三个方面比较汉英民族差异在各自语言词汇层面的反映,即汉英民族差异的词汇印迹。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语学习者通过目的语的世界图景去理解异文化,实现“文化拓展”。但母语的世界图景又巩固了本族语的“文化核心”,故而也不能轻视。外语教学的过程不应该长期停留在方法论的阶段.它不仅应该成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更应该成为一种异文化导入、母语文化推介的过程,从而形成多元文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