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保全 《新闻爱好者》2010,(11):120-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更加剧了竞争。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多出精品、快出人才"成为各家媒体的最高诉求。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2.
安宇 《新闻传播》2004,(8):47-47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新闻精品,不外乎是新闻作品被评上哪一级“好新闻”。其实这种观念给我们多出精品、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带来很大误导——就“好新闻”而抓新闻,忽视一般性的新闻基础工作,这很容易将新闻工作引入狭隘的新闻功利的泥沼。  相似文献   

3.
新闻要多出精品。这一口号于五、六年前在新闻界提出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新闻界改革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新闻媒体自身还是广大读者,都对精品新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企盼有更多的精品新闻涌现出来。新闻要多出精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的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产生许多困惑甚至是对立,这些都需要  相似文献   

4.
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新闻工作都把出精品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而角度“精”题目“巧”,则是新闻精品的两翼。只有两翼强健了,新闻才能大有作为,报纸才能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张镛 《记者摇篮》2010,(9):18-19
新闻精品战略的提出,是上世纪末中国新闻界提出的最具魄力的口号之一。如今,打造新闻精品仍是传统媒体所奉行的宗旨。然而,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某些新闻报道往往表现出简单化、走捷径、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暴露出精品创新能力的缺失。为此,传统媒体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力求将可读性、通俗性等一般性要求提升到必读性层面。必读性是新闻精品主要评判标准之一,是吸引受众的根本保证。"高度决定影响力",打造具有必读性的新闻精品,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需要时刻面对的永久课题。  相似文献   

6.
从离开大学校门,我就走上了新闻记者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十九来,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新闻采编专业的行家里手,有11篇稿件成为新闻精品,荣获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头脑中有了精品意识,才会以完善的机制去激励,以优化的思维去策划、以精品的标准去要求,这样才能写出数量多、质量优精品稿件。  相似文献   

7.
我想,不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每年都希望能够采写出一两篇精品吧?我曾在《阳泉矿工报》担任过记者,现任阳泉煤业集团三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通讯报道工作。近几年来,我每年都有一、两篇作品被市级以上报刊评为好新闻。熟悉我的同行说:“你小子有搞新闻的命,好事都让你碰上啦!”果真是命好吗?我不这样认为。采写精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光靠碰是碰不上的,下面是我采写新闻精品的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商讨,互相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生动而准确地记录和宣传我国发生的深刻变革,热情为时代讴歌;要不断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必需。创作精品,是广播工作永恒的主题。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才是精品呢,专家们概括出五大条件:导向正确,意义重大,表现完美,制作精细,效果突出。这其中蕴含着的最主要的条件,无疑是其所具有的思想性、时代性,于是我们说———把握时代脉搏,是实施精品战略的首攻制高点。新闻是记载现实,反映时代的,是历史的缩影,是时代发展变迁的记录。但历史证明,所有的现实的记录未必都能历久,只有那些踏准时代足音,表现时…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10.
精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当然是指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1.
龚拓 《新闻世界》2013,(6):27-28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同行纷纷采用“精品栏目”、“精品言论”、“精品创作”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当代新闻人要树立精品意识,将科学思维方式应用于新闻创作中,方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12.
郝娜 《记者摇篮》2010,(7):16-16
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出的好作品。成功的采访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业内人士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写出新闻精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体现"新"字,这并不单纯是指时间上的新,更多意义上是指"新鲜"的意思。时事新闻,具有同源性、普遍性,怎么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报刊呢?笔者认为,时事新闻也能和地方新闻一样打造出精品新闻,成为读者每日必须阅览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4.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5.
毕锋  王晓 《新闻三昧》2006,(12):10-13
新闻精品,主要是指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提法准确、编写精细、制作精良、效果突出的新闻作品。多出新闻精品,是时代的需要和广大受众的呼唤。如何成就新闻精品,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吗?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的作者毕锋和他的同事王晓,在对16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源自报纸、通讯社类的所有特等奖、一等奖及部分二等奖获奖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技法和成篇历程,力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相信这篇文章对追求新闻精品的有志记者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没有精品意识,难以创造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作品,难以打造精品报纸。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新闻精品不仅在题材上、写作上应该非同一般,其社会效果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效应,甚至在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发展上,更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新闻市场的权利格局、需求格局、利益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受到了严峻挑战和剧烈冲击。在新的新闻生态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只有实施新闻精品战略,多出精品、创出品牌,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力,才能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18.
魏震 《青年记者》2003,(5):17-17
多出精品,提高报纸质量,这是平面新闻媒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一张报纸如果没有新闻精品,没有名牌版面或栏目,就不可能具有竞争上的强势和持久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更加剧了竞争。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多出精品、快出人才”成为各家媒体的最高诉求。不少新闻单位把“多出精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然而。何谓新闻精品?目前已出版的几本新闻学辞典中,都找不到答案。笔者参考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关于新闻精品的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20.
创作新闻精品就好像是沙里淘金。如果我们想避开繁重的劳动,异想天开地想从一筒沙子中淘出一筒金子,那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广播电视新闻的创优必须依靠全体电视人的不懈努力。也就是说,平常的新闻节目水平不高,很难有脱颖而出的精品;而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如果注重地方受众的需求,讲究采编方法方式,久而久之,精品自然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