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居延,是汉代边塞苦寒之地。但作为随军戍卒家属,由于有官府较充足的食粮供给、较好的医疗保障等,和平时期,汉代随军下层妇女衣食无忧。她们的生活与汉代内地下层妇女有诸多相似,如一夫一妻制,早婚习俗等;同时作为边塞妇女,她们屯田、守卫城防,又从事着与内地妇女不同的劳作。  相似文献   

2.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汉代妇女饮酒也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汉代妇女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妇女的地位较低,有种种套在她们头上的枷锁.而魏晋时期,由于玄学风气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有所松动.妇女们可以和男性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婚姻家庭中,她们可以和丈夫有平等的话语权;在政治上,有妇女干政、参政的现象;在经济上,她们又拥有自己的财产.所以,这个时期的妇女的社会地位比汉代要高.  相似文献   

4.
时代不同,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婚恋自由也不相同.汉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妇女的地位进一步滑落,表现在婚姻恋爱上,就是其自由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限制.但是,汉代妇女还未完全脱离社会生产领域,贞节观念也未形成习俗禁锢她们的心灵,加上汉代距原始社会尚近,原始古风尤存,使她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她们可以自择夫婿,可以离婚、再嫁,甚至婚外恋也不受时人严厉非议.可见,汉代妇女具有比后世更多的婚恋自由.  相似文献   

5.
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书信真实记录了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为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展现汉代边塞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边塞诗与边塞战争的互动关系,边塞诗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考证上古征戍诗向边塞诗的过渡与发展提供了文本参考。将传世文献中的汉代边塞诗歌与出土简牍书信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书信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拓展丝绸之路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早期边塞文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在古献中,“天田”一词歧义有三.作为边塞侦迹设施的“塞天田”为其一;近世随着西北地区大批汉简的出土。为我们揭开“塞天田”的神密面纱,提供了较丰富的新资料;汉“塞天田”与汉长城相伴。既有其源流。又有其形制与效用;汉代边塞对它非常重视,并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管理体制。成为汉代边塞防御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汉代妇女家庭地位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许多制度、礼教初露端倪或正在形成的时期。因此,汉代妇女在家庭中仍居一席之地。她们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还有对家庭成员及家庭重要事务的相关决策权。  相似文献   

8.
汉代文人诗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大类:贵族妇女悲剧命运形象、平民女子勤劳、独立的形象、文人诗笔下的思妇形象。汉代文人诗中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在于,她们是男权话语体系下的女性形象,是汉代妇女处境的真实显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美国妇女在两次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美国妇女以多种形式支持独立战争。她们或是成为随军人员或是同丈夫共同战斗 ,捐款捐物 ,照顾家庭生计。她们以行动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内战爆发后美国妇女更是积极热情地投身其中 ,成为女士兵、女护士和女情报人员。通过两次战争的洗礼 ,美国妇女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她们不断地积累经验 ,努力争取自由和平等。美国妇女在两次战争中的贡献 ,有助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妇女观 ,使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当然 ,争取权利的道路并不平坦。她们曾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这并不能使她们放弃继续寻求平等的道路。为此 ,她们前赴后继 ,不断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妇女在两次战争中的贡献 ,来探讨她们当时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所做出的努力 ,及其对后来女权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众多的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在汉代文学作品中,刘兰芝、秦罗敷、胡姬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诗人的笔下,她们都是美的化身,她们的身上,都闪烁着对不公平待遇极力反抗的斗争光芒。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中原移民对岭南的开发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由于中央王朝鼓励对边区进行移民,大批中原及内地人到达岭南,他们和岭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岭南,为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由于中央王朝鼓励对边区进行移民,大批中原及内地人到达岭南,他们和岭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岭南,为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汉代边军有着较完备的组织与管理体系。边郡太守是某一区域边防事务的最高长官,其下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掾属系统。边军的构成也是复杂多样,主要是戍卒与边郡正卒,此外还有募卒、谪卒以及刑徒兵等。边军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和必要的精神需求及文体活动。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屯戍组织维护戍卒的基本人身权利与经济利益,不仅提供各种军需及生活物资,还有必要的医疗保障设施。总体来讲,两汉时期尽管在边疆政策上都曾有过失误,东汉的衰亡也与边患直接有关,但中央政府对边军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一直是汉代边军强大的不二法宝,也是值得肯定的,这对提高边军的战斗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前身是华夏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民族在人口数量、民族源流、民族分布上表现出以上三个特点:数量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一刻也不停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份,使汉族成为一个多源合流的民族;由原来分布的黄河中下游向四面八方扩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主要在黄河流域农业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世界各国散居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清代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建立到灭亡(1644—1911)的二百多年是内地汉人流入蒙地的重要时期。内地人地矛盾、自然灾害和战乱、清朝的政策导向、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等都是汉族移民进入内蒙古地区的原因。其中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战乱等迫使内地汉人走上背井离乡的移民路。清朝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农耕发展农业的政策和全面放垦蒙地政策的实施以及蒙旗私招私垦现象的存在,也促使大量内地汉人流入内蒙古地区并加快其进程。  相似文献   

16.
和蕃,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缔结的跨国婚姻,人们习惯上认为和蕃女性命运悲惨。但若从这些女性出身、地位等具体情况考虑,其出嫁外蕃,不仅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人的喜剧,是其一生命运的转折。而这些担负政治使命的女性,也为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宋代潮州及周边地区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寇盗之区。食盐走私、赋税科扰、兵士劫掠及国家军事布防的薄弱等是寇乱生发的主要原因;寇盗基本上由闽粤赣边山区的“山贼”和闽粤沿海的“海寇”组成,乱事始于北宋而盛于南宋;寇乱的性质颇为复杂,不能一概目为“农民起义”,从根本上说来,它实际上是中原王朝国家化过程向东南沿海地区推进的产物。寇乱对宋代潮州及周边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吉林省南部以桦甸夹皮沟为中心的数百里山区内存在一支特殊的政治势力,时人称之为“韩边外”。它权同政府,非官非寇,长期存在达五六十年之久,其中原因令人思考。有关“韩边外”问题的讨论,对研究中国东北近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代妇女的权益问题,前辈学者已经多有涉及。但是,这些研究往往仅依据妇女群体的某些权益就论断其地位高低,忽视了妇女群体内部权益的差异性。其实,汉代妇女因其阶级、伦理身份的不同,其所拥有的权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社会上层妇女享有的权益远远多于普通阶层的妇女;家庭中长姊拥有训教幼弟(妹)的特权;正妻与妾室尊卑有别;女儿及儿媳的合法权益受到母权的制约,等等。  相似文献   

20.
汉代算赋作为一种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它的起征对象、征收数额及其征收时间,汉代政府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也有例外,因此,算赋在某种程度上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除了对上述问题一一详述之外,还针对赋税制度中"算"的含义较为含混的情况,归纳探讨了"算"所具有的几种含义.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算赋是汉代财政的一项主要收入,但同时这种征收制度也是最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