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液膜扩散法鉴定溶液中存在的Fe3+和Fe2+.鉴于不同浓度的Fe3+、Fe2+与不同的鉴定试剂反应呈现不同的现象,通过不同反应体系的"比邻式"或"同心圆"的自然扩散实验,得出一定实验条件下Fe3+、Fe2+与不同鉴定试剂反应的最佳浓度比,可以鲜明、准确地对Fe3+、Fe2+进行鉴定,由此为中学化学实验中其他常见阳离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教材上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验进行了拓展和探究,并对Fe3+与Ⅰ-的反应及其限度进行了课堂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溶液中,用HNO3氧化Fe2+为Fe3+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采用微型实验,以影响该实验的HNO3自身所含铁量、HNO3溶液的浓度及用量、KSCN溶液及Fe2+浓度等为可变因素,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存在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若滴入HNO3溶液的浓度适合且是少量的,则HNO3可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应,将Fe2+氧化为Fe3+,即可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若HNO3溶液浓度用量过大,就会继续氧化SCN-而使鉴别实验失效.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高一化学1(必修)中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是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掌握的好,有利于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及有助于今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文章就如何通过实验手段优化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5.
对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几种常用检验方法的使用条件进行了验证和探究,发现较理想的检验试剂为K3[Fe(CN)6]溶液和KMnO4溶液.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和相关文献对Fe3+的颜色、氧化性、还原性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从"Fe2+与Fe3+转化"出发,编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原创实验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贯彻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Fe2+和Fe2++Zn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Fe2+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提高,就蒜而言,Fe2+的毒害作用大于Zn2+;Fe2++Zn2+共同作用时,细胞分裂比率高于单Fe2+而低于单Zn2+,核异常细胞比率比单Fe2+单Zn2+都下降,说明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Fe3+强化TiO2光催化降解磺胺嘧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Fe3+参与TiO2的反应机理及微污染物的矿化效果,研究了Fe3+辅助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D).通过TiO2悬浮液中预添加FeCl3和既定的时间取样并测定SD浓度的方式,分析了Fe3+参与TiO2催化降解反应后的效能、SD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和SD的矿化效果,探讨了溶液中Fe3+与TiO2之间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情境 在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互相转化"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Fe2+转变成Fe3+并验证Fe2+的存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1.用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备FeCl2溶液. 2.取新制备的FeCl2溶液5ml置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约10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这组学生在各自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滴入KSCN溶液时,试管中浅绿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H2O2溶液时,有三名学生的试管中出现了血红色,另有二名学生的试管中先出现了血红色而后又褪色.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1设计思路和教学流 程对于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教学中,按教材要求,教师都认识到该单元应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对一道以Fe3+与SO32-反应为素材的探究题提出质疑,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证实试题中的实验设计存在科学性错误,并对试题中的实验设计的改编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3.
董顺 《化学教学》2023,(2):75-79
由两道高考试题引出对Fe2+与H2O2反应的探究。结果发现,不同的亚铁盐与H2O2作用的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在无外加酸碱时FeSO4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碱式硫酸铁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FeCl2溶液与H2O2作用会得到聚合氯化铁胶体。在酸性较强时Fe2+与H2O2作用主要生成Fe3+;在酸性不太强时主要得到胶体,往往得不到沉淀。亚铁盐与H2O2混合除了发生Fe2+与H2O2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外,同时含铁物质会催化H2O2的分解,H2O2分解放热还会促进Fe  相似文献   

14.
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5年高考考试的热点之一。"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析反应现象和原理,该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基于若干实验试题存在缺乏科学性与实证性的问题,以通常条件下酸化的NO3-是否一定可以氧化强还原性离子Fe2+、I-;Fe(OH)2制备过程中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是否一定是因为被氧化成Fe(OH)3;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能否用氨水来进行区别三个典型案例做了系列实验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这三个案例中大家普遍认为的结论与所做的实验事实不符,存在认识的误区,进而引导实验命题必须关注科学性及实证性.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化学新教材介绍的两种定性检验Fe3+的方法——硫氰化钾法和亚铁氰化钾法进行了实验对比,认为在溶液含低浓度的Fe“检验时后者更具优势.据此,对近年各地高考化学卷出现的硫氰化钾法为检验Fe3+唯一参考答案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董强 《成才之路》2013,(16):57-57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二,从学生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出发,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3+、Fe2+。关于Fe3+、Fe2+的相互转化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要让学生自己设计Fe3+、Fe2+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相似文献   

18.
"棕色环实验"中的络离子--[Fe(H2O)5NO]2+的稳定性和结构,教科书中几乎没有说明.本文就这个问题,根据各种化学结构理论,从微观的角度,对[Fe(H2O)5NO]2+离予的结构和稳定性加以分析研究,探讨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20.
1教学教材分析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第2节《重要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演示制取Fe(OH)2的实验,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为此,利用探究式学习,进行实验设计制取出纯净的Fe(OH)2,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互相转化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