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部曲:听故事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好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同样,数学也可以"讲故事"。教学中,我结合课堂内容录制各种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家长放给孩子听。一年级初始听《数是怎么来的?》,孩子们可以了解数的起源,原来6000年前,人们就会用数计算了;二年级听《很特别的音乐故事》《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等故事,孩子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数和计算,优美的音乐、漂亮的画中也有数学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增长生活知识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有趣形式.让孩子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等各种形式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3.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4.
想象力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学习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而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相信所有人都深有体会,比如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听着故事入睡,幼儿时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为故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并且随着故事讲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给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氛围,所以故事教学应当成为教师放飞孩子们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开发手段,但是在故事教学中真正做到放飞幼儿想象力的工作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的,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放飞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我们只要看看他们听故事时那种聚精会神的神态,听听他们听完故事后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便可知道听故事是孩子们学知识、学本领,接受思想品德、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但是,目前我们幼儿园教师、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是,真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时代教育意义的故事作品实在显得太少了。  相似文献   

6.
用心寻找     
杜静 《早期教育》2004,(9):16-16
从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听老师讲故事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尝试着让他们讲他们自己搜集、自己编的故事.为此,我班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连那些平常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声音响亮地讲上一段.特别是班上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后,孩子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似文献   

7.
老拳师云游回来,孩子们围着他问长问短,格外亲热。大家都想听故事,老拳师遗憾地说:“江湖太平了,故事就少啦!”布丁得意地宣布:“爷爷,我找到一个萤火虫广场的传奇花园,里面的故事一大箩,还是听我讲吧!”老拳师和孩子们来了兴致,都聚精会神地听布丁讲起来!  相似文献   

8.
曹英杰 《考试周刊》2012,(58):193-193
绘本以有趣的童话情景、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赢得了孩子和老师的喜爱。而绘本数学更是根据孩子天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里面,让幼儿在故事的氛围中了解数学概念,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何将绘本有效地运用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绘本的有效价值,让孩子们能在阅读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辨,在思辨中探索,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作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所偏远的城区学校,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他们或由父母边打工边照看,或由爷爷奶奶代管,或由社会托管部门代管.对于阅读,几乎没有起步.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在班上开展了讲故事活动.在与孩子们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成长,于是就有了我和孩子们之间那些简单快乐的故事. 紧张而忙碌的期中考试并没有冲淡孩子们听故事的热情,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无法阻挡孩子们追赶快乐的脚步.时针很快转到周五,拿着期中考试卷,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孩子们没有丝毫担忧.这就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他们对故事的迷恋让人怜爱.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4,(11):28-29
语言角投放了《小熊请客》的故事图片。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我没有把故事讲述给孩子听,而是请他们自己来编故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孩子们编写的故事,都把狐狸描述得跟其他小动物一样善良和友好,可原先故事里的狐狸是个又懒又馋还欺负别人的坏家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还有必要将原来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导他们知道狐狸是个反面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闲时围拢在我的身边,央我给他们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讲一些颇受欢迎的故事,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听讲的样子,讲者也自觉有趣,便绘形绘声地讲下去。有时因为要做其它事,不讲又难以解围,我便拿出“杀手锏”,讲一个“小孩放羊”的故事,孩子们顿时兴味索然,嚷着“不要听”,噘着小嘴走开了。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下午,孩子们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吵得一塌糊涂,为了使大家安静下来,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我料想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大喊“想听”,谁知李君等几个小朋友却说:“不听,不听,我要画画!”在一旁的周老师火了,她大声呵斥道:“老师让干啥就得干啥!都给我老老实实听故事,看谁敢再说‘不’!”我知道周老师这样做,是出于好心,为了使我不致在孩子们面前丢面子,但我觉得不必勉强孩子,让他们怀着满肚子的委屈听故事,于是我说:“那好,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从教学内容着手1.从听故事开始。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开辟出听故事的各种渠道。我借磁带让学生们听,如《大灰狼的故事》《听妈妈的话》《金色的童年》等,内容健康,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再抓住时机,让学生口述一遍,口述正确、流利的学生,给他们录音。学生一听到能录,兴趣益浓,争先恐后上台口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故事内容,向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往往是听着故事长大的,美丽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小美人鱼,邪恶的巫婆,可爱的豌豆公主,这一个又一个的童话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带给他们快乐,寓教于乐的故事更是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所以,"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里的小孩子们几乎天天都在听故事,幼儿教师能够利用孩子们对故事的惊人热情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教育目标。把枯燥的知识编成故事,孩子就容易接受了,把抽象的道理变成故事,孩子就能够理解了。可以想像,如果抽去故事这一形式,幼儿教育将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已故的故事大王孙敬修先生,有一次看见几个孩子正开心地摇晃着一棵小树,他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把耳朵贴在小树上装作仔细地听着什么。孩子们很奇怪,围上来问他在听什么。孙先生严肃地说,他听到小树在哭,是因为孩子们把小树弄疼了。孩子们看到孙先生言之凿  相似文献   

17.
吴海霞 《母婴世界》2013,(2):142-142
孩子们盼望的春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听绘本讲我们自己的故事。愿老约翰精选的原创绘本故事,带孩子们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一缕温馨的中国风。  相似文献   

18.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故事引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总是选择一些益智、趣味性较强的符合少儿心理特点的故事作生动的讲述.有时给孩子们揭示故事的结果。有时给孩子们特意留有空白。当讲完故事后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教学理念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力与喜剧色彩的关于爱的故事,所以在讲述故事时,要将现实与童话结合起来,让童话的奇幻与有趣熏染孩子们的现实世界,让故事显得意味深长。诙谐幽默是故事的主旋律,所以讲述者的绘声绘色,以及引导孩子们对画面的仔细观察,对空白情节的合理想象,对重复情节的集体参与,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听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