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教育家费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甲方’为‘乙方’(‘A’for‘B’),也不是通过‘甲方’关于‘乙方’(‘A’about‘B’),而是通过‘甲方’与‘乙方’一起(‘A’with‘B’),以世界为中介而进行下去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正是作为“甲方”的教师与作为“乙方”的学生一起,以优秀的言语作品为中介的相互对话。而话题确立的好与坏,又会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对话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如何使话题具有引爆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抓住…  相似文献   

2.
甲方:爷爷乙方:我光阴似箭,眨眼又过了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五年级了,为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乙方决定与甲方签订本协议。l.因为甲方没有与乙方住在一起,乙方每周要主动向甲方报告学习情况。报告要实事求是,不能报喜不报忧,考好了要汇报,考砸了也要汇报,不能遮遮掩掩。甲方保证不向乙方父母“泄秘”。为了汇报方便,不是情况特殊,乙方每周六要陪甲方睡一晚。睡觉时,乙方要为甲方捶背、按摩。捶背、按摩不能马马虎虎应付,甲方若不满意,乙方不许“下线”。2.甲方不必每天一大早就到乙方楼下接乙方,然后送乙方到学校,下午放学后,又来学校接…  相似文献   

3.
甲方:爷爷乙方:我光阴似箭,眨眼又过去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五年级了,为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乙方决定与甲方签订本协议。1.因为甲方没有与乙方住在一起,乙方每周要主动向甲方报告学习情况,报告要实事求是,不能报喜不报忧,考好了要汇报,考砸了也要汇报,不能遮遮掩掩。甲方保证不向乙方父母“泄密”。为了汇报方便,不是特殊情况,乙方每周六要陪甲方睡一晚。睡觉时,乙方要为甲方捶背、按摩。捶背、按摩不能马马虎虎图应付,甲方若不满意,乙方不许“下线”。2.甲方不必每天一大早就到乙方楼下接乙方,然后送乙方到学校,下午放学后,又来学校接…  相似文献   

4.
朱万喜 《海南教育》2014,(24):16-17
拜读过《与太阳对话》这本书后,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一段话印象深刻:“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学校开展的有声有色的生本教育与吕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和。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是外在地把知识教给你,而是一种对话,是心灵的微妙接触,“既然对话是接触,在接触中,对话双方的联合反思和行动是针对待改造和待人性化的世界,因此,这种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有待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更不是那些既不投身于命名世界,也不追求真理,但却把自己的真理加强于人的一场充满敌意的论战。”(保罗·弗来雷)其实,学校教研也是一种对话。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教师欣赏学生: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在教学“约分”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下面的辩论话题:判断4/3是不是最简分数。甲方观点:4/3是最简分数。乙方观点:4/3不是最简分数。一场激烈的争论开始了。甲方:“请问对方什么是最简分数?”乙方对答如流:“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平等对话为人关注。平等是语文教学对话的前提。对话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对话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学生就在这种对话的参与中获得了教育。因此,对话并不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对话过程本身‘提示’了真理,它使真理‘显现’出来,从而通过学生的理解而接受”。  相似文献   

8.
龚薇 《湖南教育》2023,(3):62-63
<正>所谓“甲方”,指的是提出目标的一方,而负责实现目标、开展具体工作的,则是“乙方”。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领者、主导者和支持者,应扮演好“甲方”的角色,通过细致、全面的构思和安排,为学生搭建锻炼综合素质的平台,而学生,则应扮演好“乙方”的角色,提高自育能力,成为具体实施这些工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彤媚 《小学生》2006,(1):7-7
“表达”杯师生争辩赛现场版片段 甲方:蝴蝶同学 乙方:燕子老师 乙方坐在正方辩席上正在用红笔批改作业。 甲方上台,冲乙方鞠躬:老师好。 乙方请甲方坐下,然后问:听说你在班里唱什么“亲爱的,你慢慢 飞”,你知道什么叫做“亲爱的”吗? 甲方挠挠头:报告老师,知道,电视里每天要出现100遍这个台词。老师,我唱的可 是最流行的《两只蝴蝶》呢! 乙方:你看看你,嗓子是不错,可是不能每天在学校唱什么爱啊情啊的,老师不是教  相似文献   

10.
甲方:爷爷乙方:我光阴似箭,眨眼又过去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五年级了,为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乙方决定与甲方签订本协议。1、乙方每周要主动向甲方报告学习情况,报告要实事求是,不能报喜不报忧,考好了要汇报,考砸了也要汇报,不能遮遮掩掩。甲方保证不向乙方父母“泄密”。为了汇报方便,乙方每周六要陪甲方睡一晚。睡觉时,乙方要为甲方捶背、按摩,不能马马虎虎图应付,甲方若不满意,乙方不许“下线”。2、甲方不必每天一大早就到乙方楼下接乙方,然后送乙方上学、接乙方放学。原因有二:一是读一二年级时,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有大人接送,甲…  相似文献   

11.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提倡和推行“生活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c“它不是外国洋教条的抄袭,而是地道的中国‘特产’;不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的中国化.而是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和现实基础的;不是社成‘做中学’的花样翻新,而是批判旧教育改革旧方法的杰出创造”。“陶行知先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那还超语)为改革中国的旧教育,勇于革新,不断探求。如他所言“我们在这十二…  相似文献   

12.
摆在笔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份“合同”———“为了宋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进步,甲乙双方特约定以下事项,望双方自觉遵守。甲方:父亲宋昌华乙方:女儿宋婧甲方的责任与义务一、甲方是乙方的家长,有责任有权利教育乙方,制止乙方一切不成熟的言行举止,正确引导乙方做人的标准。二、甲方不准打骂乙方,如有事情不能统一看法,要语重心长,两代沟通,相互尊重理解,甲方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是父女更为朋友。三、甲方下岗失业并不可怕,只要努力做工,不管三九严寒或三伏暑热,坚持摆地摊、做点小生意,就能维持生计。甲方尽自己…  相似文献   

13.
情景对话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重要考点。下面我们就情景对话热点考查内容及应对方法来做解析。一、问是否介意及回答考点说明:甲方问乙方是否介意常用Would(Do)you mind doing(if)...?句型,若不介意,乙方可用Of course not/Certainly not/Not at  相似文献   

14.
“情景对话”题是中考英语考查的热点之一。本文谈谈“情景对话”题的考查内容及应对方法。(下面划横线的备选项为正确答案)一、考查考生对常用情景对话一般规律的掌握情况1.问对方“是否介意”的用语及答语犤考点说明犦甲方问乙方“是否介意做某事”常用“Would/Doyouminddoing/if...?”句式。若表示“不介意”,乙方可用“Ofcoursenot./Cer-tainlynot./Notatall./Notabit.”作答;若表示“介意”,乙方可用“Imafraidyoudbetternot./Youdbetternot./Betternot./Imafraidyoucant./Idratheryoudidntactually.”作答。[试题精选]1)(2004年…  相似文献   

15.
李丽 《早期教育》2006,(7):46-46
“教学即相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人与知识的“相遇”:人与知识的“相遇”并非两者简单的面对面,而是精神的对话,对话使人由“认识性存在”提升为“生存性存在”。在教学中,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与以文本形式呈现的知识都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对话者,而知识则是另一个对话者。“知识获得了‘对话者’的身份,知识参与到人的精神结构中后,成为人类精神生长的重要力量,心灵和知识的对立由此走向消解。”在这种知识观下,教材已不是供人顶礼膜拜的“圣经”,不是被讲解、被记忆被认同的对象,而是与师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与师生进行着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罗&#183;弗莱雷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批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式教育,提出了著名的“对话式教学观”。他认为,教育不是谁教育谁。也不是自己教育自己,而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互动与对话过程。对话是平等的、谦虚的、充满爱的。通过对话,人们改造世界、进行批判思维,从而获得人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现在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标“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8.
过去,大家一直把各学科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当然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育家叶圣陶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及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良好习惯的任务,提出了“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大力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倡导课程标准的今天,叶老的这种观点仍然是具有前瞻性的。  相似文献   

19.
过去,大家一直把各学科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当然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育家叶圣陶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及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良好习惯的任务,提出了“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大力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倡导课程标准的今天,叶老的这种观点仍然是具有前瞻性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认为,阅读行为的实质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教师在阅读中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是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学生阅读“个性化”,决定了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建构)在阅读中如何合适地倾听、合适地言说,即学会‘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