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语文"二字,传统的解读总停留于字面的分析,逃脱不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本文认为,作为一门课程,"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应在现代语言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揭示"语文"内涵的新途径,从母语形成的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教育的本质,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聚焦"体性"是为了凸显语文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种差,聚焦"类性"是为了区分文章视域下的各种文类差别,避免语文教学中将各种文类一锅煮的话,发掘文本的"篇性"则是为了区别不同作者的不同文本,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的个性化表现力。从这个角度说,苏宁峰老师没有因循始于言语形式终于言语内容的文学解读或文化解读,而是牢牢坚守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再返回言语形式的语文解读,不断深入揭示文本的篇性,具有重要的语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备受广大语文专家、教师的关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老师面对一篇教材,只是凭依一般化的教学目标、零星的课前提示和几道课后练习这样一些"蛛丝马迹"进行"臆断"来设计教学,从而造成教学内容处理上的"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在小语教学中应从准确提炼主题、恰当选择内容、巧妙重组教学三方面剖析文本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的“标准化”的强大冲击。确实.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进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章丽 《学子》2014,(17)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方法"是为了解读文本而采用的一种技巧性的行为方式,而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路径"是为了解读文本寻求的一个方向性的角度。对这两者的辨析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建立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根据,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客观、更理性地选择解读文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冰 《湖南教育》2007,(8):14-14
"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解读"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呢?笔者认为我  相似文献   

7.
“文本多元解读”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热点问题。随着这一理念的倡导和推行,语文阅读教学吹起了一阵清新之风。与此同时,“文本多元解读”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阅读教学的混乱现象。一开始学生觉得轻松自由了,甚至可以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了,似乎进入到了“自由王国”。而最后是学无所得.肚子空空。  相似文献   

8.
从字源学的角度来解读语文,不仅能较为准确地揭示语文的本质,而且可以看清语文和人、人性的血肉联系。"语",是人类口中发出的"有意识的声音";"文",是一种"有生命的图符"。"语"和"文",本身就是"人性"。对语文作字源学的解读,其意义正在于"人"。这不仅仅是出于方法论的考量,更是出于让语文找到"回家的路"的希冀。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充满灵性与情感的学科,本应是学生放飞身心,释放心灵的所在,然而由于我们语文老师在演绎语文教学时,方法简单粗糙,导致语文课堂也俨然成了说教、填鸭的所在,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效果低下。新的课程理念呼唤语文课堂的多元化解读,从而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己和课文亲密接触,才能读有所思,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1.
龚自伟 《考试周刊》2014,(40):34-35
对语文来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言是"形式",亦是"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体式角度,从学情角度,从课程目标角度出发,做出既突出多元,又重视一元的准确透彻的解读,让课堂回归文本,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对教学有效性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小学语文阅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需要发掘教材切入点,帮助小学生突破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时髦化,"创新阅读"也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相关的新视点、新建议、新理论应运而生,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反映到阅读教学中更是"丰富多彩".这反映了人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实难令人满意的现状、冲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内心渴望,体现出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也确为我们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新气象、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课前"文本解读"不够,教师对文本语用点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课上又如何能外化实现教学价值?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的诠释、目的、原则和策略几个方面,阐述作为语文教师要如老中医"望闻问切"那样地去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5.
多少次听到家长一边说着"初中知识太难了,除了语文我们都辅导不了了",一边却在抱怨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比小学差这么多?作为语文老师也曾迷茫,为什么孩子们在语文方面看上去什么都会,但却看不到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呢?我想说:去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捕捉那些不容忽视的解读细节,带领学生真正在解读中感悟、体会、思考、研究、成长……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实现了所有年级的"全覆盖"后,教材解读成了摆在所有一线教师面前的新议题,备课组作为学校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理应在组织教师进行教材解读等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以教材解读为主题,依托语文备课组从整个教材体系、单册教材架构、单元结构、典型课例等方面分专题组织研讨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材解读关注的"意识",提高教师教材解读实践的"技术",推进学校教研水平的规范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钟艳 《广西教育》2013,(13):9-10
解读,即理解与诠释。教材解读,就是要进入文本,跳出文本,回到文本,深入了解教材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这是对教师阅读理解能力、深入探究能力的一种砥砺和考验。只有准确把握不同课型的解读脉络,充分挖掘其"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获得发展和提升。一、多向研读,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个性都有自己的理解.语文学科对个性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解读.在语文教育语境中把个性理解为“以个体言语能力为核心的各种素质的独特整体,这些素质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范畴”,显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句话体现在阅读教学上,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偏好等方面的差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于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与理解,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针对"文本多元解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学语文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的提出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就其教学要旨提出相关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